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0【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地理精选高二地理 1010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理(含解析)理(含解析)高二地理(理科)试题高二地理(理科)试题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60 分)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 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 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 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D. 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 与图示区域 A 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热量带 干湿区三江平原山
2、东省和市A. B. C. D. 【答案】1. A 2. C【解析】试题分析:【1 题详解】区域是人们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故选 A2 / 20【2 题详解】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故选 C考点:区域与区域差异点评:本组题要求考生熟悉区域的概念及其特点,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 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 有界性 B. 差异性 C. 整体性 D. 层次性4. 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按照自然要素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
3、 B. 其区域界线是模糊的C. 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 D. 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答案】3. B 4. C【解析】【3 题详解】本题主要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面积、人口、城市化等特征的差异。所以是区域的差异性。选择 B 项。【4 题详解】区域面积、人口数值为确定值,说明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是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区域划分。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3 / 20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故答案选 C 项。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内涵和主要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三大区域之间的面积、人口与城市化水平不同反映了区域间差异性的表现与区域划分的指
4、标。(2)面积、人口数值的确定性,说明区域是以行政区为界线划分的。(3)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存在着地区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是( )A. 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 B. 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到东地势降低C. 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地貌结构复杂 D. 多为崎岖的低山丘陵6. 在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A. 广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 B. 广泛分布有黄土C. 有淋溶强烈的砖红壤 D. 有肥力较低的红壤7. 有关青藏高寒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是西北低、东南高B. 山地
5、垂直自然带数目从高原东南边缘到内部逐渐减少C. 本区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在西北高原上D. 夏季风是不可能到达青藏高寒区的【答案】5. B 6. D 7. B【解析】4 / 20本题组主要考察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5 题详解】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是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A错误。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包括西部的黄土高原和东部的华北平原,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 正确,CD 错误。【6 题详解】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冷湿的东北平原地区,A 错误。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B 错误。我国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区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烈,发育砖红壤,它是中国最
6、南端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华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东南丘陵地区,由于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在亚热带湿热气候和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形成了肥力较低的红壤,D 选项正确。【7 题详解】青藏高寒区,从东南边缘向高原内部海拔升高,山地的相对高度下降,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数目逐渐减少。所以该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 选项错误,B 正确。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如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高原的东北和东南地区,C 选项错误。青藏高原东南地势较低,且有山谷利于来之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深入,因此高原东南地区也会受到夏季风
7、的影响,属于我国的季风区,D 错误。5 / 20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8. 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A. 气候 B. 地形 C. 洋流 D. 植被9. 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A. 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 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C. 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 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10. 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A. 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 农业基础薄弱C. 水土流
8、失严重 D. 自然资源不足【答案】8. C 9. B 10.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划分,区域发展差异,难度较小。【8 题详解】中国的“新三大地带”区域的划分是按陆地自然环境的差异划分。气候、地形、植被均为陆地自然环境要素,而 C 项洋流为海水运动,因此 C 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 【9 题详解】结合图示,甘肃、宁夏、云南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ACD 项错误。6 / 20远西部地带主要位于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省区,B 项正确。【10 题详解】远西部地带发展主要位于我国青藏和西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开发历史短,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制约其发展,A项正确。该区自
9、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薄弱但不是限制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B 项错误。C 项水土流失和 D 项自然资源属于自然因素,不是经济因素,C 项和 D 项错误。“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描写的即是下图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特点。结合其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1. 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主要的原因是( )A. 风俗习惯 B. 地表形态C. 土壤性质 D. 地质构造12. 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小麦 B. 小麦、谷子C. 谷子、青稞 D. 青稞、玉米【答案】11. C 12.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文景观和农业。【11 题详解】黄土高原的黄土土层深厚、直立
10、性强、富含钙质、具有一定的胶结力、不易崩塌。窑洞的开凿主要是利用了当地土壤的特性,依山而7 / 20建。当然也与当地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环境相适应。因此当地就地取材,建造窑洞,又不占用过多耕地、不破坏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冬暖夏凉。因此黄土高原地区居民修建窑洞最主要的原因是借助黄土的特性而建,C 选项正确。【12 题详解】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B 选项正确。水稻主要分布在湿热多雨的地区,A 项错误。青稞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粮食作物,C 和 D 选项错误。读“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
11、、二、三产业比例为 4.155.340.6,图中可以表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是( )A. B. C. D. 14. 目前发达国家的许多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据此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在近期变化趋势是( )A. 第一产业比重会有所上升 B.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下降C.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D. 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上升【答案】13. C 14. D【解析】【13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坐标图判断。由材料分析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4.1:55.3:40.6,说明第一产比重较低,二三产业的比较高,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稍大于第三产业,结合图8 / 20示坐标判断,符合题意的选
12、择为,故答案选 B 项。【14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其大量迁入会使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地一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故答案选 C项。“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98E、40N)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另外,我国还有已建成的西昌(102E、28N)、太原(112E、38N)以及即将修建的海南文昌(110E、20N)卫星发射基地。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5. 关于四个发射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酒泉位于区,年降水量少B. 西昌位于区,交通便利C. 太原位于区,地形平坦开阔D. 文昌位于区,气温年较差最大16. 关于图中各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降水
13、丰富,河网密布 B. 区石油和水能资源丰富C. 区以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丛为主 D. 区海拔低,多属内流区17. 由图中各区的面积和人口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是( )A. B. C. D. 18. 图中区和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A. 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 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9 / 20C. 种植业区和放牧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答案】15. A 16. C 17. C 18.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地理特征和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15 题详解】酒泉位于我国甘肃,地处西北地区,属于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寒夏热,干旱少雨,A 项正确。西昌位于
14、我国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属于区,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B 项错误。太原位于我国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属于区,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C 项错误。文昌位于我国海南,纬度低为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较小,D 项错误。【16 题详解】区是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比我国南方地区少,河流较少,A 项错误。区是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地形主要是高原和盆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水能较为贫乏,B 错误。区是我国青藏地区,气候高寒,降水较少,地表波状起伏,草甸荒漠灌丛广布,C 正确。区是我国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较低,西高东低,为外流区,D 项错误。【17
15、 题详解】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在结合图示所给各区所占全国总面积和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可以大致推算出各区的人口密度10 / 20大小关系。区所占我国面积较大,而人口最少,因此该区人口密度最小,C 项正确。【18 题详解】图中区和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它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A 错误 D正确。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大致是长城一线,以北为春小麦以南是冬小麦,B 错误。种植业区和放牧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畜牧业区,以东为种植业区,而秦岭淮河大致我国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C 错。国务院批复的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10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