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_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_1.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格式-可编辑-2019 年 XX 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2 分)(2019XX)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 伏 B24 伏 C110 伏 D220 伏 2(2 分)(2019XX)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3(2 分)(2019XX)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 4(2 分)(2019XX)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2、 5(2 分)(2019XX)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2 分)(2019XX)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WORD 格式-可编辑-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7(2 分)(2019XX)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 M、N 两点(M、N 间距为 20 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乙,经过 t 秒,甲、乙相距 10
3、 米。则()Av甲v乙,t 一定为 10 秒 Bv甲v乙,t 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 可能为 10 秒 Dv甲v乙,t 可能为 30秒 8(2 分)(2019XX)如图 1 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 90-WORD 格式-可编辑-后,如图 2 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 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4、 6 分)9(3 分)(2019XX)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不变。电键 S 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0若电阻 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WORD 格式-可编辑-10(3 分)(2019XX)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回声的形成 B彩虹 C用吸管吸饮料(2)在下列
5、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托里拆利实验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 2 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三、作图题(共 7 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 2B 铅笔 11(2 分)(2019XX)重为 10 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WORD 格式-可编辑-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G。12(2 分)(2019XX)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 AO 画出反射光线 OB。13(3 分)(2019XX)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闭
6、合电键 S 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泡 L 亮度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四、计算题(共 27 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4(6 分)(2019XX)体积为 2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F浮。-WORD 格式-可编辑-15(6 分)(2019XX)杠杆平衡时,动力臂 l1为 0.6 米,阻力臂 l2为 0.2 米,若阻力 F2的大小为 60 牛,求动力F1的大小。16(8 分)(2019XX)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 0.08 米,容器乙中盛有另
7、一种液体。若水的质量为 2 千克,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 V水。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水。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196 帕,求液体乙的密度 液。17(8 分)(2019XX)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伏且保持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 10 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A”字样。电键 S 闭合后,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5 伏。求:通过电阻 R1的电流 I1。电路正常工作 10 秒后,电流通过电阻 R1做的功 W1 移-WORD 格式-可编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电源电压和电压表示数的比值最大为 3,求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8、的差值。五、实验题(共 18 分)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18(3 分)(2019XX)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指针调到 刻度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 。19(2 分)(2019XX)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10 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于”或“缩小”)。20(3 分)(2019XX)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WOR
9、D 格式-可编辑-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 3 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 Rx、电流表、电压表、电健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有 A、B、C 三个(分别标有“5 2A”字样、“10 2A”字样、“50 1A”字样),以及导线若干。小华实验时选取其中一个滑动变阻器,正确连接电路,且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中点附近,闭合电键时各电表示数如图 10(a)、(b)所示,并记录第一组数据。继续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在如图(a)的基础上偏转两格后,记录第二组数据,此时小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偏转角度相同。求:电压表的量程是 伏。计算说明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根据记录的第二组数据,计算出此时待测电阻 Rx的阻值。21
10、(3 分)(2019XX)某小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 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 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WORD 格式-可编辑-深度为 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以及 F0和F 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 A 替换为液体 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表一 液体 A(A0.8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 h(厘米)F(牛)F(牛)1 3 8.5 1.5 2 6 7 3 3 9 5.5 4.5 4 12 5 5 表二 液体 B (B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 h(厘米)
11、F(牛)F(牛)5 3 8.5 1.2 6 6 7.6 2.4 7 9 6.4 3.6 8 12 6 4 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WORD 格式-可编辑-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5 与 6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根据实验序号 1 与 5 或 2 与 6 或 3 与 7 的数据,分析比较F 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 h 的大
12、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WORD 格式-可编辑-2019 年 XX 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2 分)(2019XX)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A1.5 伏 B24 伏 C110 伏 D220 伏【分析】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是 2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V;动力电压为 38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不高于 36V。【解答】解:一
13、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V,故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2(2 分)(2019XX)听音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的讲话声具有不同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WORD 格式-可编辑-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 C正确,ABD 错误。故选:C。3(2 分)(2019XX)首先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A牛顿 B欧姆 C安培 D奥斯特【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牛顿是英国伟
14、大的物理学家,在力学、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B、欧姆是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不符合题意;C、安培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发现了安培定则。不符合题意;D、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符合题意。-WORD 格式-可编辑-故选:D。4(2 分)(2019XX)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
15、核外电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故选:B。5(2 分)(2019XX)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分析】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四冲程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WORD 格式-可编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 正确。故选:C。6(2 分)(2019XX)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16、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分析】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 2 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解答】解:根据 Qcmt 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故 A 正确。故选:A。7(2 分)(2019XX)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 M、N 两点(M、N 间距为 20 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17、若甲、乙的速-WORD 格式-可编辑-度分别为 v甲、v乙,经过 t 秒,甲、乙相距 10 米。则()Av甲v乙,t 一定为 10 秒 Bv甲v乙,t 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 可能为 10 秒 Dv甲v乙,t 可能为 30秒【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2)经过 t 秒,甲、乙相距 10 米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 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 10m。据此根据路程相等,利用速度公式列出等式求解。【解答】解:(1)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 v甲0.4m/s;乙的速度 v乙0.6m/s,故 v乙v甲;(2)根据题意可知,经
18、过 t 秒,甲、乙相距 10 米时有两-WORD 格式-可编辑-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 1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 10m。故可得:v甲t+v乙t10m 或 v甲t+v乙t10m+20m30m,代 入 数 值 可 得:0.4m/s t+0.6m/s t 10m 或0.4m/st+0.6m/st20m+10m,解得 t10s 或 t30s,即 t 可能为 10s,也可能为 30s。综上分析可知,选项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8(2 分)(2019XX)如图 1 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
19、针旋转 90后,如图 2 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p甲p乙 Bp甲p乙,p甲p乙 -WORD 格式-可编辑-Cp甲p乙,p甲p乙 Dp甲p乙,p甲p乙【分析】(1)甲乙的压强相等,知道甲乙的受力面积,根据压强公式可以判断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知道受力面积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2)压强变化量等于原来的压强和现在压强的差,然后进行比较。【解答】解:(1)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SS),甲乙压强相等,根据 FpS,可以判断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所
20、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 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 S、S,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由于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所以旋转后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即甲p乙。(2)ppp 因为面积变化相同,甲对地面的压力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力,所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WORD 格式-可编辑-量即p甲p乙。故选:C。二、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6 分)9(3 分)(2019XX)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0,且保持
21、不变。电键 S 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0若电阻 R1、R2中仅有一个出现故障,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并联,电压表 V1测量电阻 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测量电阻 R2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判断电路故障。【解答】答: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并联,电压表 V1测量电阻 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2测量电阻 R2两端的电压,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若 V1示数变大,故障可能为电阻 R1断路或电阻 R2短路,-WORD 格式-可
22、编辑-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0,则故障为R1断路;若 V2示数变大,故障可能为电阻 R2断路或电阻 R1短路,再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为 0,则故障为R2断路。10(3 分)(2019XX)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C A回声的形成 B彩虹 C用吸管吸饮料(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 A托里拆利实验 B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 C马德堡半球实验-WORD
23、 格式-可编辑-(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 2 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分析】首先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然后判断选项中的内容和什么知识点相关,最后做出选择。【解答】解:(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A回声的形成是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B彩虹是太阳光的色散,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符。故选:C。(2)A 托里拆利实验,当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上海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_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