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2022年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达州市四川省达州市 20222022 年中考生物试卷年中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我国很多古诗词和民俗谚语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解释不恰当的是()A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植物的无性生殖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物影响环境C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答案】B【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解答】A“插柳”意思是用柳树的枝条插在土壤中,即扦插,属于无性生殖,A 不符合题意。B描述的是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
2、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说明了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 符合题意。C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 不符合题意。D“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了。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
3、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优美的旋律让人们对美丽的大草原十分向往。下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其中A,B,C 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添加图二中的C 和非生物部分B若该草原生态系统遭到污染,图一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二中过程开始的D物质和能量在图二中的 A,B,C 之间循环流动【答案】D【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食物链
4、和食物网;生物富集【解析】【解答】A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食物网构成生态系统需要补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 不符合题意。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B 不符合题意。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故该生态系统中能
5、量流动的起点是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C 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
6、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3罗伯特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开启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之旅。下图一是显微镜的结构,图二是某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三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图二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步骤 c 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液体是生理盐水B图三由视野甲到乙时,应先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观察细胞时可调节图一中的使物像清晰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少了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答案】A【知识点】观察动物细胞【解析】【解答】A“擦,滴,刮,涂,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
7、滴加生理盐水,刮是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涂是将口腔上皮细胞均匀的涂在载玻片上,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因此正确操作顺序为cadb,c 是滴生理盐水,A 符合题意。B显微镜下的像是倒立的像,甲图细胞在视野的左上方,因此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才能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 不符合题意。C观察细胞时使视野中物像更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 不符合题意。D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少了细胞壁、液泡,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8、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漱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盖盖玻片染色。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许许多多活细胞有组织有秩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构成一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物。下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DNA,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再均分C叶表皮属于 a 层次,与皮肤一样属于保护组织Dc 代表的是植物体,d 代表的是动物体【答案】C【知识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结构层
9、次;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分裂;植物体的组织【解析】【解答】A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许多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A 不符合题意。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 也随之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两份(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前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B 不符合题意。C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叶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皮肤属于上皮组织,C 符合题意。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
10、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 c 代表的是植物体,d 代表的是动物体,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5粮食丰收,颗粒归仓!自 2013 年以来,达州粮食总产量连续 9 年稳居全省第一。下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一是由图三中发育形成,我们吃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一中的B图二中的是由图一中的发育而来C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主要依靠图四根尖的区来吸收D神舟十三号将作物种子搭载到太空,这是利用了太空辐射产生可
11、遗传的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及功能;生物变异的应用【解析】【解答】A图一是水稻果实由图三中子房发育形成,水稻是单子叶植物,营养贮存在胚乳中,因此我们吃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图一中的胚乳,A 不符合题意。B胚是新生命的幼体,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图二中的茎叶是由图一中的胚芽发育而来的,B 不符合题意。C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的,C 符合题意。D由于太空中,农作物种子受到失重、宇宙射线等因素的作用,导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属于诱变育种,同时这
12、个新性状是可以遗传的,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 25 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成熟区,也称根
13、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6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均属于无性生殖B家蚕、蝴蝶、青蛙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C卷柏和水稻发育的起点都是种子D鸡卵的卵黄表面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解析】【解答】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
14、克隆均属于无性生殖,而试管婴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A 不符合题意。B家蚕、蝴蝶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而青蛙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 不符合题意。C卷柏和水稻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不是种子,C 不符合题意。D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鸡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鸡成年鸡。所以,鸡卵中能发育为雏鸡的结构是胚盘,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鸟卵的结构: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
15、气。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系带:同定卵黄(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7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达尔文在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化石和进化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B箭毒蛙的警戒
16、色使其容易被其他生物发现,这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D人体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天然防御屏障【答案】B【知识点】生物进化的研究方法及证据;生物进化的学说【解析】【解答】A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A 不符合题意。B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B 符合题意。C结合分析可知,
17、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C 不符合题意。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人体免疫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天然防御屏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他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
18、,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8“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以下有关急救、用药与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应立即对其先做15 次心脏按压再做 1 次人工呼吸B若意外导致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伤口的近心端压迫止血C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只与遗传因素有关,与生活方式无关【答案】B【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解析】【解答】A发现心脏骤停病人时,先做30 次胸外心脏按压,并
19、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反复进行,A 不符合题意。B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 符合题意。C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其他疾病无疗效,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因此患流感时服用抗生素不一定痊愈,C 不符合题意。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
20、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静脉出血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二、资料分析题二、资料分析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2 年 5 月 21 日,多国报告人感染猴痘的确诊或疑似病例。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感染风险最高的是在猴痘患者出现症状后与他们有过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控制猴痘疫情的关键是接种疫苗,这也是
21、人类消除天花的方式。材料二:人类还在继续与新冠病毒做斗争,多种病毒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注射疫苗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某生物学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科学上发表的新冠病毒疫苗的动物实验,将研究结果简单梳理成下表:实验实验过程(接种新冠疫苗一段时间后用新冠病毒感染观察恒河猴的反应第 7实验对象族别天后检测)都未检测到病毒,恒河猴无发热现象,食欲和1 组6 微克精神状态正常每组 4 只能部分检测到病毒,恒河猴无发热现象,食欲2 组3 微克恒河猴和精神状态正常标本中都检测到了大量的病毒,恒河猴出现严3 组不接种重的间质性肺炎(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猴痘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属于。(2)将 2 组和
22、 3 组作为对照,实验变量是。在实验过程中,各组使用的恒河猴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3)接种猴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猴痘,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从免疫的角度分析,通过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属于免疫。(4)从生活方式来分析,病毒与患者的关系是。(填“共生”、“寄生”或“腐生”)【答案】(1)病原体(2)接种新冠疫苗的量;保持变量唯一(3)特异性(4)寄生【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所以,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猴痘病毒和新冠病毒都属于病原体。
23、(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将2 组和 3 组作为对照,唯一不同的条件为是否接种,故该实验的变量是接种新冠疫苗的量。在实验过程中,各组使用的恒河猴的大小,性别及健康状况等应该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变量唯一。(3)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
24、特异性免疫。所以,接种猴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猴痘,接种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新冠肺炎。从免疫的角度分析,通过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所以,从生活方式来分析,病毒与患者的关系是寄生。【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2)人体免疫分为两种
25、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三、综合题三、综合题10某研究机构对一些家庭进行先天性耳聋遗传调查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 表示),得到下表数据,请分析作答:婚配方式子女家庭数目组别父母耳聋正常一耳聋耳聋46580二正常耳聋7421102三正常正常1585278(1)在遗传学上,先天性耳聋和正常称为一对。(2)根据第组可判断显隐性性状。第一组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3)第三组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4)第三组中的一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
26、先天性耳聋男孩,则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答案】(1)相对性状(2)三;aa、aa(3)Aa 或 AA(4)37.5%【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解析】【解答】(1)在遗传学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先天性耳聋和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2)第一组数据,父亲和母亲都耳聋,子女也都耳聋,如果耳聋为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可能为AA 或 Aa,若父母基因为 AA 时,那么子女也都表现为耳聋;如果正常为显性性状,则父母的基因都为aa,子女都表现为耳聋,所以第一组无法判断哪一性状为显性性状,哪一性状为隐性性状。第二组数据,父亲正常,母
27、亲耳聋,子女有正常的也有耳聋的,若正常为显性性状,父亲的基因为AA 或Aa,母亲的基因为 aa,若父亲的基因为 Aa,母亲的基因为 aa,子女的性状表现既有耳聋也有正常的;若耳聋为显性性状,父亲的基因为 aa,母亲的基因为 Aa 或 AA,当父亲的基因为 aa,母亲的基因为 Aa 时,则子女的性状表现有耳聋也有正常的,所以第二组无法判断哪一性状为显性性状,哪一性状为隐性性状。第三组数据,父母都正常,子女有耳聋也有正常,若正常为显性性状,则父母的基因组成AA 或 Aa,若父母的基因为 Aa 时,子女的性状表现有耳聋也有正常的,如果耳聋为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组成都为aa,子女都表现为正常,所以耳聋
28、只能是隐性性状,所以根据第三组数据可以判断正常为显性性状,耳聋为隐性性状。(3)通过以上判断,表现正常为显性性状,所以父亲的基因类型为AA 或 Aa,母亲的基因类型也为 AA 或 Aa,只有父母的基因组成都为 Aa 时子女的性状表现既有耳聋的也有正常的,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但是,不是一对父母,在这 158 对父母中,也有基因类型为 AA 的,所以第三组数据中父亲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 或Aa。(4)第三组中的一对父母第一胎生了一个先天性耳聋男孩,所以这对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所生子女正常的占75%,而生女孩的概率是 50%,所以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75%50%37.5%。【分析】同种生物
29、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11番茄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大众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其生理活动:图甲中的A、B、C 分别表示番茄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番茄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关系图。为了进一步探究番茄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作答:(1)图甲中根吸
30、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番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时(填“m1”、“m2”、“m3”或“m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移动。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甲中A 与 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 不变蓝,B 变蓝,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B(2)m2(3)向左;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
31、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解析】【解答】(1)B 表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 蒸腾作用。(2)种植密度为 m2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原因是播种密度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效率。(3)关闭阀门,并放置在黑暗处,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红墨水在外界气压作用下,向左移动。将装置移至阳光下,移走氢氧化钠溶液,打开阀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由于叶脉被切断,叶脉有运输水的功能,因此 A 叶片处没有水,B 叶片处有水,AB 的变量是水,所以一段时间后,甲叶片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A 不变蓝,B 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