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素材.pdf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素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素材.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很多同学无从下手,所以如果能有解题思路与方法就就最棒了,所以今天分享一部分关于材料题的截图方法和思路;一、材料解析题的考查目的 材料解析题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忠实于材料而不是忠实于课本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它的设计是在试题中引出一段或几段历史材料,要求应试者在读懂试题材料的前提下,依据课文所体现的历史知识网络,从提供的种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各个问题。这种试题能够有效地考查考生驾驭史料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较高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考生在材料题上的功夫能反映该考生对历史知识
2、掌握熟练程度和相关知识面。二、材料解析题的分类 1、材料解析题按其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数字材料、图形材料、综合型即前面三种材料的结合型。2、根据命题者给予材料提示的显著程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 这类材料解析题,命题者不给考生任何有关材料背景的说明,完全依赖于考生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背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属于哪部分历史范畴时间、朝代、范围,这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判断这一步走对了,才能在此基础上回答命题者所给出的有关问题。第二类、直接提示型材料解析题 这类材料中,命题者在给出材料前,往往在题首给出关于材料的背景说明,或引用提示明显的材料
3、,考生据此可立即发现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历史范畴。考查考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例 1:材料一: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1 扼要指出材料一、二的核心思想。2 分 2 从时代背
4、景方面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差异的原因。4 分 3 试从客观作用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4 分 答案:1 材料一:宣扬君权神授。材料二:君主是天下大害。2 董仲舒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君主专制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黄宗羲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期,君主专制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枷锁。3 董仲舒的观点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推动了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黄宗羲的观点在继承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衰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挑战,具有进步意义,对后来的
5、反封建斗争有着积极的影响。例 2:阅读以下材料:上海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名义资本为 15 万两,分为 1500 股。每股 100 两,但只有1100 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 1 人,中国职工约 100 人。此厂每月能产纸 60 吨,实际上 1891 年全年产纸共 600 吨。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过股息。因为这个原故,同时又由于原材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优待的章程。摘自海关十年报告 1882-1891 年 回答:根据材料,把伦章造纸厂的基本情况概括为若干要点列出来;并指出这个厂的命运说明了一个什么
6、重要的道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材料后边的时间1882-1891 年信息可判断该题谈的是 19 世纪 80、90 年代中国民族主义工业的发展状况。本题的答案如下:基本情况:1 是一家股份制的私人企业;2 经济效益差;.3 受到日本纸的竞争;4 得不到政府的支持;5 经营困难,濒于停业。道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非常困难。伦章造纸厂的遭遇是一个缩影。本题第一部分答案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第二部分体现了命题中的高层意图。三、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材料。读 通过阅读来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
7、提条件。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间、人物、事件。第二遍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 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同时用符号直线或曲线画出关键词句,去粗取精。第三遍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号标出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作为答案。根据你所感觉的难易,可以灵活掌握,最好第一遍就把材料和设问全部读完,第二遍就带问题去阅读、理解,将问题逐个解决。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阅读、理解过程中应该注意:1、题目四语 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其题干一般有四个成分:第一,提示语,它告诉你答题方式,是
8、根据材料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第二,主干语,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第三,限制语,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第四,答案语,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是原因、内容、影响,还是认识。2005 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 39 题的题干:根据材料一、二提示语,概括两汉时期限制语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干语主要变化答案语。结合所学知识提示语,指出材料三中限制语仓慈的做法主干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语。2、注意每段材料后面的材料出处有的包括时间、国别和作者。有时命题会把材料出处放在材料的开头,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放在材料开头的材料出处一定有用,是必读
9、的;放在材料后面的出处,有的对解题有用,有的未必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取舍。3、第一遍阅读时要分出扣本内容和超本内容,以便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材料解析题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课本内容,又高于课本内容,第一遍阅读时就应将材料中反映课本的内容与课本对号入座,确定材料反映的是课本哪一章节哪一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超本内容。理解扣本内容是解题的基础,理解超本内容是解题的关键。扣本:课本里有 超本:课本里没有,材料里有。二、领会命题意图。思 命题者在设计材料题时,根据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进行设计,那么考生要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领会命题是想通过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
10、得到哪些认识,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等。1、思考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解题的大方向就有了。2、思考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推测判断,得出答案。这样,从设问
11、到材料,再从材料到设问,问题就容易解决了。3、思考设问间的关系。设问间的关系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每一设问逐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甚至下一设问的问题是上一设问的直接或间接答案,因此要考虑材料间的关系。其中,材料与材料间有的是并列关系,比如同一时期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材料间不存在先后顺序,目的考察考生能否从不同角度的材料中归纳中心。有的是以一定的逻辑顺序为排列依据,突出在变字上,所以材料的先后顺序不能变换。考生就要细心观察每一材料间的联系,明确为什么会变,变成怎样,变产生什么影响,怎样评价它的变化。.三、组织答案写 对材料已阅读、理解了,对命题者的意图也揣摸了八九分,那么下边就该动笔
12、组织答案了,应注意以下规则:1、按问按分列点。依据设问的分数分布和评卷的可操作性原则,按分列点,分多则多写,分少则简写。另外可以评分的操作可能性推断答案的条目数量。比如设问的分值是 2 分,则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为 1 点或 2 点;分值是 3 分则可能是 1 点或 3 点;分值是 6 分则可能是 1 点或 3 点。2、语言要方简意赅。材料题不是问答题。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分值一般不大,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准确使用历史语言,不滥用文学语言或口头语言。坚持论从史 材料出,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由此依据而得出。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教学 教研 历史 材料 解析 解题 思路 方法 素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