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作业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作业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作业设计.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角形的特性作业设计 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基础练习(一)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是的画“”,不是的画“”)()()()()()(二)填空。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一个三角形有()条高。3、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个不同的四边形,这是因为四边形具有()性;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角形,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性。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 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 3 个顶点,右边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5、右图,在三角形 ABC 中,
2、线段()是 BC 边上的高。(三)判断题。(对的画画“”,错的画“”)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3、一个三角形只有一条高和一个底。()4、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四)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五)下图中谁围的篱笆更牢固,在括号里画“”。底 底 这是因为()。第二部分:提高练习(一)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用字母表示出来。(二)拓展延伸: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摆出三角形?摆摆看。1、准备四根长分别为 3 厘米、5 厘米、7 厘米、10 厘米的小棒或纸条。2、从四根小棒或纸条中任选三根摆三角形。(注意边摆边记录
3、哟)我的记录:(1)()厘米、()厘米和()厘米的三根小棒或纸条可以摆出三角形。(2)()厘米、()厘米和()厘米的三根小棒或纸条可以摆出三角形。(3)()厘米、()厘米和()厘米的三根小棒或纸条不可以摆出三角形。(4)()厘米、()厘米和()厘米的三根小棒或纸条不可以摆出三角形。3、请简要分析上题(3)和(4)不能摆出三角形的原因。三角形的特性 作业设计思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作业设计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三角形的特性。基于课标的思考: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认识三角形。关键词是:认识。核心概念是:三角形。
4、基于教材的思考: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性质。因此,对三角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基于学情的分析: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地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因此,本节课我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作业,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体验三角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我叙写的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能够有条理的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准确表述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
5、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2、能够借助工具准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3.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说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及特性和会画三角形的高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检测以上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我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部分,其中,基础练习为必做题,提高练习供中等生和优生选用,要求中等生选做其中一题,优等生重点选做第 2 题。下面我就逐题进行说明:第一部分:基础练习 一、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是的画“”,不是的画“”)()()()()()【设计意图】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通过出示图形,判断哪些是三角形,抓住“三
6、条线段”、“围成”“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些关键词,从而进一步学习巩固三角形的概念。【评价标准】1、全部判断正确说明学生已经真正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2、如果第二、五个图形判断错误,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围成”、“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些关键词。【作业预估】98%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预计时间 1 分钟。【错误原因】对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不深刻,没有抓住“三条线段”、“围成”“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些关键词深刻理解三角形的概念。【采取措施】引导学生抓住“三条线段”、“围成”“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这些关键词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二、填空。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边、()个角和()个
7、顶点。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一个三角形有()条高。3、用四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个不同的四边形,这是因为四边形具有()性;用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出()个不同的三角形,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性。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 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 3 个顶点,右边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5、右图,在三角形 ABC 中,线段()是 BC 边上的高。【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三角形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 1 题让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征;第 2 题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概念;第 3 题通过操作、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
8、形为何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的性质;第 4 题,巩固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方法。第 5 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一一对应的关系。【评价标准】1、全部正确说明学生对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第 1 题出错,说明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没有记住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第 2 题和第 5 题出错说明学生对三角形的高和底理解不到位;第 3题出错,说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第 4 题出错,说明学生没有掌握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方法,没有很好的认识三角形的特征。【作业预估】95%的学生能够正确完成,预计时间 5 分钟。【错误原因】对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的特性 人教版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三角形 特性 作业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