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五年级数学下册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pdf
《2019春五年级数学下册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五年级数学下册3.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2019 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3.1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4 新版 西师大版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建议安排 2 课时进行教学,完成练习九中的习题。2.在开始教学本单元之时,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从家里带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使学生在准备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自然唤起对这方面认知的回忆,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学习做一些心理和材料上的准备。3.单元主题图的教学,建议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先让学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中的信息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学过的数学知识,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地方有长方体或正方体,再看看图中三个小朋友关心的问题,让你又想到了什么,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长方体或正方
2、体的知识(引入课题)。4.在正式教学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之前,先将教师准备的和学生从家里带来的不同形状的纸盒、易拉罐、皮球等物品进行辨认,向学生介绍,我们看到的这些物品的形状都称作立体图形,然后将实物的形状抽象成直观图。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形状,回忆并交流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告知学生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平面图形。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后,让学生自主列举生活中所看到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说出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5.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教学中,最好让每个学生都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多角度感知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
3、也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例 1 时,通过观察和手摸的不同感觉,分别介绍面、棱和顶点,并让学生在自己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上指认出面、棱和顶点,然后向同伴介绍。针对教科书上“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各有多少个”,可以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教师可进一步提出:怎样能数2/6 得又对又快?在学生交流中,注意手中的物品不动,抓住有顺序的数这个关键,进行评议和自主选择。在学生的多次交流体验中,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6 个面、12 条棱和 8 个顶点”。例 2 的教学是先对长方体的特征作进一步认识,再类比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两个活动都可以先通过对长方体盒子(最好是长、宽、
4、高互不相等的盒子)进行观察,对哪些棱会是一样长的,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会是一样的,有一个初步猜测与认识,再实际动手操作,进行验证或进一步的发现。第 1 个活动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的认识:相对的 4 条棱是一样长的;长度相等的 4 条棱刚好“围”成一周(彼此是平行的);这 12 条棱,可以分成 3 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 条棱长不相等。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对特殊的长方体(相对两个面是正方形)进行棱的特征认识。第 2 个活动是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征。认识同样采用实际测量与交流的方式,可让学生先观察、猜测,再想办法验证,通过讨论交流来认识面的特征。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异同,是对这些特征
5、的整理,可以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帮助形成直观的图表。在介绍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之后,应借助长方体模型,让学生对不同摆放位置的长方体,能正确指出它的长、宽、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进一步,当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这个长方体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正方体的棱,就不再区分长、宽、高了,就直接叫做棱。由此认识“正方体是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也就水到渠成了。6.课堂活动中的第 1 题可以安排在例 2 之前进行,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理解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并列举一些其他图形,说明它是
6、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第 2 题可安排在例 2 教学之后,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提问,在实物中指认,尽量把长方体的特征都涉及,帮助学生建立表象。3/6 7.关于练习九的教学建议。第 1 题,通过学生在透视图中按要求填涂,进一步体会长方体或正方体顶点、棱、面的特征,增强识图能力。如果部分学生填涂有困难,可以借助实物模型,摆放成图上的位置,指着对应部分帮助思考。在学生完成填涂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交流:长度相等的 4 条棱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相互平行)?涂色的面看起来是平行四边形的,实际上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第 2 题,让学生练习看长方体的透视图,可以先说说哪里是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指出分别是多长
7、,其中有特殊的长方体吗?这时的长、宽、高还可以怎么说,从而再次感受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与联系。第 3 题,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够不够,再实际算一算。该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制作这个铁架共需(523)4=40(dm)的铁条。第 4 题,在学会看图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确定指定面的长与宽,再算面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利用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或相对的棱长相等的特征,来说一说这些面积分别是怎样求到的。不仅提高了识图的能力,也为下一小节即将学习的表面积做一定的准备。第 5 题是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部分的内容。可让学生先判断这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想象各个面是什么样的,作出判断。然后可用小正方体实际搭一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数学 下册 3.1 长方体 正方体 认识 教案 新版 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