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pdf
《三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理解面积的含义。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 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的表象。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
2、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
3、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知道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及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积6 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材第 6062 页的内容。1.理解面积的意义。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3.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第 1 页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 60 页的图。提问:同学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5、。1.教学面积的意义。(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的教材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教材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教师说明: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及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认识面积单位。(1)出示教材第 6
6、1 页例 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 1 厘米的圆)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 9 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说明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标准不同,必须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来测)(3)带着问题自学。提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平方厘米,边长1
7、 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米)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 1 平方厘米。同桌两人互相比画 1 平方分米的大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 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出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练习本。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 1 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 8 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第 2 页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 25()。(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 9()。(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 5000()。(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 40()。1.下图
8、中每一个小格是 1 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1)平方分米(2)平方厘米(3)平方米(4)平方米思维训练1.(1)5 平方厘米(2)6 平方厘米(3)2 平方厘米(4)8 平方厘米(5)7 平方厘米2.周长一样长,都是 30 厘米。面积和面积单位(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1.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及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
9、: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2.本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的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国旗的表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3.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4.通过学生观察实物、
10、操作测量,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利用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教材提供了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息。如:墙上的黑板和电视机屏幕,它们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加以区别;教室内,同学们都在进行操作活动,有的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教材及练习本封面的大小,有的在长方形上摆圆片或三角形片,有的把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大拇指上及指甲比大小,有的用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课桌面的面积。这样,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加
11、以理解。例一张10元人民币的长是14(),宽是7(),它的面积是第 3 页98()。思路分析:要得到人民币的长和宽,我们应当用尺子来测量,测量人民币的长和宽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根据人民币的长宽情况,我们选择用厘米作单位,人民币的面积是指人民币的大小,它是一个平面,应该用平面图形(比如长方形或正方形等)来测量,所以要用面积单位。1 平方分米大约有手掌那么大,而 1 张 10 元人民币大约也是手掌那么大,显然不可能是 98 平方分米,而应该选择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解答:一张 10 元人民币的长是 14(厘米),宽是 7(厘米),它的面积是 98(平方厘米)。面积和面积单位(2)教材第 63 页的内
12、容及第 64 页练习十四。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通过图示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及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2.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及长度单位。10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 根 1 分米长的毛线和1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第 4 页么不同。学习教材第 63 页例 3。1.比较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 1
13、 厘米的线段和一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学生说明画法,教师板书)(2)提问: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a.单位名称不同。b.1 厘米画出的是一条线段,1 平方厘米画出的是一个平面图形,由 4 条 1 厘米线段围成)你能用手势比画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吗?(同桌互相演示)2.比较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 1 什么?(展示 1 分米长的毛线)(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 1 什么。(出示
14、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出 1 分米及 1 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概念)教师展示学生画的图:3.比较 1 米和 1 平方米。(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 1 米多,你能到前面指一下是从哪到哪吗?(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同学们有了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 1 米和 1 平方米有什么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 1 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 1平方米)第 5 页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
15、解。(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和 1 平方米。1.教材第 64 页练习十四第 5 题。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3.用 9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一条线段长 5 平方米。()(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 10 米。()(3)一根铅笔长 15 厘米。()(4)一座高楼高约 100 平方米。()(5)小明
16、从学校要走 50 米的路才能到家。()动脑筋,想一想。课堂作业新设计1.米平方厘米厘米平方分米分米平方米2.3.如图,面积 9 平方厘米,周长 18 厘米。(周长答案不唯一,但面积是不变的)4.(1)(2)(3)(4)(5)思维训练不能放到镜框里。面积和面积单位(2)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果。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的不同之处。2.学习
17、需求来自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教材通过第 63 页例 3,引导学生将 1 厘米及 1 平方厘米、1 分米及1 平方分米进行对比,以促进相关概念的精确分化。其中 1 厘米及 1平方厘米教材已经画出图形,让学生看图比较。1 分米及 1 平方分米则要求学生自己画出图形,再进行比较。至于 1 米及 1 平方米的对比,安排在“做一做”中的第 1 题,指导学生“伸开双臂,比画 1 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四个同学伸开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 平方第 6 页米。”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切实感受
18、两种单位的区别。首先强调两种单位的区别,再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联系。如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厘米等。区分了两种单位的含义、图形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加以区别,即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使用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 66、第 67 页的内容。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1.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准备 15 个面积是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口算下面各题。153=8060=6030=254
19、=430=178=4005=913=127=263=11100=453=1.学习教材第 66 页例 4。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 15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学生会发现每行摆 5 个,可以摆 3 行,共摆 3 个 5,面积是 3 乘5 等于 15,正好是“长宽”的结果)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同学们准备好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
20、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每排几个6(长)有几排2(宽)个数12面积12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会发现每排的个数正好是长方形的长,排数正好是长方形的宽,每排的个数乘排数是总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所以“长宽”就是长方形面积。同时根据拼摆过程,学生们会自然发现,用“长宽”求面积适合所有的长方形)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第 7 页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拼摆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
21、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宽3.学习教材第 67 页例 5。出示例 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 26 厘米,宽大约是 18 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
22、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给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468 平方厘米。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通过练习培养学生估算的准确度,同时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要计算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就要测量封面的长和宽)1.口算下列各题。135=511=223=168=313=810=4103=712=
23、422=412=1302=204=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 45 米,宽 30 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1.把表格补充完整。名称长宽周长面积8 7厘长方形厘米米92第 8 页100边长厘米2.从一个长 8 分米、宽 5 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课堂作业新设计1.65554612893801230848448260802.4530=1350(平方米)(45+30)2=150(米)思维训练厘米,56 平方厘米,3 米,27 平方米,20 分米,25 平方分米,25 厘米,625 平方厘米2.85=40(平方分米)55=25(平方
24、分米)40-25=15(平方分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课后对学生的提问和访谈看,学生能自发地举例解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2.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经历了“测量面积产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测量卡片的面积,逐步产生并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用几个长方形试着去验证,这样大大丰富了例证,逐步归纳出了公式;最后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及应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
25、数学的理解。在教材第 66 页例 4 中,第(1)小题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方格或摆面积单位,采用计数或计算的方法,得出长 5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15 平方厘米。从中形成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第(2)小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然后,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第 67 页例 5 是一道实际问题,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能解决。例从一张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 第五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