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排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工程设计概况 1.1、沿线概况及工程地质状况 该路段所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含卵石粉质粘土层和下伏的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岩及泥岩层.本道路所属场地为稳定地块,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为建筑抗震的可利用地段.1.2、工程设置情况*市二环路西半环二期绵三立交排水工程,仅设置立交雨水排放:地面辅道1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排入东侧新建14#桥旁下河,地面辅道2及周边区域的雨水排入西侧新建涵洞;地面辅道 3、4、5、6 在木龙河 11#、12#桥旁下河,匝道设置边沟排水,共 8 组雨水边沟,在每组边沟最低点利用管道接入立交雨
2、水管道系统,进而排入木龙河.1.3、管材及基础、根据设计及图纸会审,本项目工程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d300 雨水进水管采用 360 度混凝土满包基础.管顶覆土小于 1.0m,或管道过河时,采用 II 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360 度混凝土满包基础.管顶覆土 1.0mH7.0m 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GB/T11836-1999,180 度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06MS201第 11页.管顶覆土1.0mH4.5m时采用II级管,管顶覆土4.5mH7.0m 时采用 III 级管.管顶覆土 7.0mH9.0 时,采用 III 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180 度混凝土基础.管顶覆土 9.0mH,
3、采用 III 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360 度混凝土满包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每隔 2025m 设现浇混凝土套环柔性接口,作法见国标图集06MS201第 3537 页.承插管其接口采用柔性接口,接口处混凝土基础分缝,缝内填 2cm 厚沥青木板.柔性接口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 JC/T946-2005 标准要求.、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刚性接口管道和雨水方沟不小于 0.15MPa.若地基为膨胀土,管道及方沟、检查井基础下增铺 15cm 厚 8%灰土垫层加强,再按国标图进行基础施工.给定中心桩边线铁钎高程桩高程辅助线高程尺杆、当管道位于回填土基
4、础上时,可采用砂卵石或 8%灰土回填,其宽度为沟槽底宽度.先按土基要求检测合格后,再按照管道基础图进行施工.二、施工技术措施 2.1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原状土夯实验槽天然砂砾垫层下管、稳管清理管膛、管口撞口检查中线、高程清理 沟槽回填交验.2.2 管线测量 将水准点引测进入施工区域内,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同时所有控制点必须经过校核并经过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严格按施工图定出管线平面位置,包括管中心线和开槽边线.定线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方可使用.拉边线和高程桩线控制管道中心与高程:土方开挖时,在槽底给定的中心桩一侧钉边线铁钎,上挂边线,边线高度与管道中心高度一致,以控制管道中心.边线距
5、管中的距离等于管外径的 1/2加上10.在槽帮两侧适当的位置打入高程桩,其间距10m15m左右一对,并施测上高程钉.连接槽两帮高程桩上的高程钉,在连线上挂纵向高程线.拉紧高程线,用眼串线看有无折点,是否正常.以此控制管道高程.采用边线稳管,具体操作:安装外径相同的管时,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与选定的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安装外径不同的管时,用水平尺找管中,量取至边线的距离,与给定管外径的 1/2 加上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为正确.对管道高程控制的具体操作为:根据给定的高程下反数,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刻写上标记,经核对无误进行安管.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端放至管
6、内底上,并立直,当尺杆上标记与高程线距离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2.3 土方开挖 排水管道渠沟槽开挖满足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采用砂石基础时,基坑宽度按照国标 06MS201 执行,沟槽宽度为 D+2t+2a;当采用砼基础时,基坑宽度按 GB50268-2008 执行,沟槽宽度为 D1+2b1+b2+b3.管线开槽采用机械开挖,挖至槽底后,人工用蛙夯机夯实.本项目的沟槽深度约为23m.开槽时严格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坡,若现场开槽过程中地质条件出现与地勘报告及设计图纸严重不符时,现场施工员要及时汇报总工,由总工根据施工规范及现场经验来确定是否采用支护或是增大放坡系数.开槽
7、土方:采用土方外弃的形式,弃土位置及运距根据具体的弃土场位置确定.槽边暂时堆置的少量土方,距槽边应大于 1m,高度小于 1.4m,注意保护测量标志.施工过程中,在沟槽顶靠近靠近沟槽侧的边沿线外 1.5m 处用栏杆做围护.在沟槽两侧距沟槽边线 0.5m 处设 200mm 高必要的挡水土埂.槽底夯实后,及时约请监理、*、勘察院等单位共同验槽.如需进行基础处理,按确定的方案进行,基础处理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管线施工.2.4 管道安装 管线安装采用吊链拉入法.管道基础,根据管顶覆土高度,采用不同级别不同的基础形式.基础做好后进行排管,然后按排管位置开挖承插口工作坑,使接口操作阶段承口悬空.管道工作坑
8、大小:承口前 20cm,承口后超过斜面长 20cm,左右大于管径.下管 管径小于500 的采用人工压绳法下管,管径大于500 的采用 816t 吊车.下管前,将管子沿准备铺设的管线一侧排放好,排放过程中,防止管子碰撞受损.下管时必须轻吊轻放,找出管体重心,做出标志.并在吊管时在钢丝绳和管体之间垫橡胶皮以避免损伤管体,缓慢下管,防止扰动管道基础.使管节承口迎向水流方向.稳管及上胶圈 稳管时,为防止管道横向移动,在管道两侧用两组 4 个楔形混凝土垫块以.90支撑角位于管道两侧,其纵向位置为每组距管端 1/5 处.排管时遵循逆流方向排放原则.管道承口应为进水方向,从下游开始安装.先把第一节管按照井位
9、稳好,并在管体上套好两根钢丝绳.将管道承口工作面清扫干净.把第二节管子插口工作面清理干净,把胶圈套在插口顶端,检查配套的密封胶圈是否均匀、平顺、无扭曲,胶圈作到均匀、平直、无扭曲,确保在撞口时胶圈均匀滑动.胶圈质量必须符合要求,使用前逐个检查.对口 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管子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把插口对准承口八字.撞口 在已安装稳固的管子上栓上钢丝绳,在待拉入管子承口处架上后背横梁.把后背横梁两端套好钢丝绳和吊链,连好绷紧、对正,这时两侧同步拉动两个吊链,当插口头顶到承口止推槽时,胶圈刚好到止胶台处.吊链拉入法安管示意图 检验管体位置 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校核管体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10、后,进行管体轴向锁定和两侧支固.管座混凝土 管道安装一个井段后即可开始支模浇筑管座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拆模.2.5 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沟槽内无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应封堵不得漏水时,开始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需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进行管道带井闭水试钢丝绳吊链后背横梁.验.管道闭水试验控制点:所试验管段按井段分隔,带井试验;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验收合格,质检资料齐全;管道两端砌砖封堵,用 1:2 水泥砂浆抹面,必须养护 34 天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向闭水段的检查井内注水,注水的试验水位,应为井段上游管内顶以上 2m,注水过程中同时检查管
11、堵、井身,无渗水和严重洇水,再浸泡管线 12 天后进行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应不少于 30min,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2.6 管道回填控制 沟槽的回填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彻底清除干净;回填土时,槽底至管顶以上 500mm 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蛙夯夯实,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 50mm 的砖、石等硬块;填土夯实做到夯夯相连,确保无漏夯.沟槽两侧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 300mm;非同时进行回填的两个回填段的搭接处,不得形成陡坎,应将夯实层留成台阶状,台阶的长度应大于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工程 施工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