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1.pdf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_1.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1 页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理科生物试卷 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共50分,第卷共40分,满分共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将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人体心肌细胞吸收到氧气的直接液体是()A血浆 B细胞外液 C淋巴 D组织液 2
2、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2 页 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 pH 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以进入 A、B、C B组成体液,其中构成内环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进入 DB 产生的废物先后经过和,最终被排出体外 4.曲线图上P点代表植物幼苗横置时茎生长部位的近地侧,能正确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
3、长关系的是()5.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A.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下丘脑的促-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3 页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B.促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为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为下丘脑和垂体 C.寒冷环境中除体液调节外还有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方式为非条件反射 D.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6.下面关于下丘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失水过多,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下丘脑能接受血糖浓度变化的信号刺激,产生兴奋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冷觉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右图
4、调节机制的是()A排尿反射中,膀胱逼尿肌持续收缩,使尿排空 B血糖浓度上升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 C食虫鸟数量增加,森林中害虫数量随之减少-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4 页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8.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 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B 够听到铃声分泌唾液 C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D 饥渴时尿量减少 9.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实现其维持稳态的作用 B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分裂 C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D激
5、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源源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 10.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 a、c 两点,c 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 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5 页 B.被损伤部位 c 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C.兴奋传到 b 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 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 11通过下图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有()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由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6、胚芽鞘尖端 12.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 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3一位同学在探究 NaHS 溶液对柳条不定根的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0.1 mmol/L1 mmol/L 的 NaHS 溶液对柳-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6 页 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 mmol/L 的 NaHS 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 NaHS 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 0.2 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
7、内的 NaHS 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14.右图表示某种鱼类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当种群数量达到 d 点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 c 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 15.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7 页()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 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
8、物得不足 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16.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 B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7.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8 页 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 1
9、 年至第 3 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 第 4 年初至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 C第 3 年末种群数量与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 6 年末达到K值 1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D.调查跳蝻(蝗虫的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 19.为了验证车轴草和粉苞苣这两种植物之间的竞争关系,科研人员做如下相关实验,并记录实数据:-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9 页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
10、结论不正确的是()A两种植物在一起生长时会竞争阳光、营养物质和水等重要资源 B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可以影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 C两种植物对阳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 D两种植物对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对光的竞争所产生的影响 20.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干涸池塘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实验组别 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 粉苞苣的干重 1 单独种植 M 2 种植在同一花盆中 枝叶隔开 0.68M 3 种植在不同花盆中 枝叶混合 0.47M 4 种植在同一花盆中 枝叶混合 0.31M-精品
11、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10 页 A B C D 2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C退耕还林能使群落的结构复杂化,经历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 D在农业生产上,可依据群落的结构原理,合理搭配种植高矮不同农作物 22.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 C D-精品文档-仅
12、供参考学习第 11 页 23.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条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此时所达到的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以下对顶极群落的理解有误的是()A顶级群落的群落结构最复杂 B若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达到顶级群落时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系统 D形成哪种顶级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24.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25某研究小组连续 10
13、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 列 相 关 叙 述 中,正 确 的 是-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12 页()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 B该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 C 10 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 D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围湖造田或过度放牧 26.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中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 4 幅营养关系图中,与题干所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符合的是()27下图曲线 a、b 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 a 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
14、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 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 d 时,曲线 b 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28 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第 13 页 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 B种群个体的体积大 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 D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29某地区常年栖息着 30 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 10 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的天空盘旋,形成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衡水 中学 2013 2014 上学 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word 答案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