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pdf
《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第一章概述.3第一节 利拉萘酯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4第二节利拉萘酯的药理学特性.6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特性.7第四节 软膏剂.7第二章 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122.1、合成路线.132.1.1、合成路线的评价的基本原则.132.1.2、选择的合成路线.132.2、工艺过程.142.2.1 取代反映.142.2.2 取代反映.152.2.3 缩合反映.162.2.4 酰化反映.17第三章 设备的选择.18第四章 物料衡算.19第五章 软膏剂的制备.215.1、软膏剂的生产.215.2、软膏剂的处方设计.225.3、软膏剂的工艺流程.22第六章 制剂设备.256.1 软膏剂生产设备.256.
2、1.1 胶体磨.256.1.2 加热罐.266.1.3 配料锅.276.1.4 输送泵.276.1.5 真空均质制膏机.286.2、软膏剂用管生产设备.286.3、软膏剂灌装设备.296.3.1 输管机构.296.3.2 灌装机构.306.3.3 光电对位机构.306.3.4 封口机构.316.3.5 出料机构.31第七章 产出收益衡算.31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说明书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及软膏剂的制备说明书第一章第一章概述概述利拉萘酯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硫代氨基甲酸类抗真菌药物,为化学药品三类新品,由日本 Tosoh 公司和 Zenyaku Kogyo 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角鲨烯环氧化酶
3、克制剂,于 2023 年 8 月由疗效高,疗效长,而用药次数少,用量少,不良反映小等特点!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顺应性 Torii 公司初次在日本上市,通过阻碍真菌细胞膜的角鲨烯环氧化反映,阻遏细胞膜构成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导致胞内重要物质漏出,从而发挥抗真菌活性。与目前临床上,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如托萘酯,克霉唑,咪康唑软膏相比本品具有抗菌活性强,,合用于皮肤真菌感染的局部治疗,对毛发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的絮状表皮癣菌特别有效,抗真菌活性和抗菌谱优于联苯苄唑(bifonazo1e),对红色毛癣菌的克制作用尤为明显。对其他丝状真菌、暗色真菌、双态性真菌也显示出抗真菌作用。合用于治疗头癣、
4、手癣、脚癣、足癣、甲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及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其抗真菌活性为托萘酯的 8 倍,拉皮肤癣菌的效果明显优于克霉唑。本品皮肤贮留性高,可在角质层长时间分布,所以只需每日给药 1 次。第一节第一节 利拉萘酯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利拉萘酯的基本物理化学参数中文名称:利拉萘酯英文名称:liranaftate化学名称:N-(6 一甲氧基-2-吡啶基)-N-j 甲基硫代甲酸-O-5,6,7,8-四氢-萘酯分子式:C12H20N2O2S分子量:328.43化学结构式:CH3ONNCH3OSCASCAS 号:号:88678-31-3物性数据:1.性状: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2.熔点(C):98.5
5、99.53.溶解性:在丙酮、氯仿中易溶,在甲醇和乙醇中微溶,水中几乎不溶。分子结构数据:1、摩尔折射率:95.662、摩尔体积(m3/mol):264.83、等张比容(90.2K):724.94、表面张力(dyne/cm):56.15、极化率(10-24cm3):37.92计算化学数据: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4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66.77.重原子数量:238.表面电荷:09.复杂度:407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拟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拟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拟定化学键
6、立构中心数量:014.不拟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5.共价键单元数量:1第二节第二节利拉萘酯的药理学特性利拉萘酯的药理学特性药理学特性本品对孢子菌属中的头癣小孢菌,犬小孢菌,石膏样小孢菌,对毛癣菌属中的须发癣菌,深红 色发癣菌,舍恩莱发癣病,断发癣菌,堇色发癣病,疣状发菌,对表皮癣菌属中的絮状表皮癣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暗色孢真菌,双相真菌和其他丝状真菌也有明显抗菌活性,对酵母真菌属中的新型隐球菌及酒精酵母菌也较敏感,有较托萘酯更宽的抗菌谱.但对酵母真菌中的其他菌及金葡球菌,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细菌并无抗菌作用,本品有克制真菌作用,但无杀真菌作用。对深红色发癣菌,利拉萘酯的 MIC90
7、最低,为 0.0390.78ml-1,托西酯的MIC90值为利拉萘酯的 2 倍,联苯苄唑的 MIC90值很高,是利拉萘酯的 64128倍以上;对须发藓菌,利拉萘酯的 MIC90同样是最低,为 0.0780.0156 ml-1,而联苯苄唑的 MIC90浓度很高,是利拉萘酯的 3264 倍以上,利拉萘酯对皮肤丝状菌的 MIC90为 0.0020.156 ml-1。对于感染了须毛癣菌的豚鼠局部皮肤的治疗,其疗效也明显优于托萘酯。毛癣菌属中 6 种菌经多次转移培养后,仅有1 种转变对托萘酯有耐药性,而未发现对利拉萘酯有耐药现象。一般药理实验结果表白: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自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8、,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都没有影响!故不良反映出现的也许性很低。毒性实验生殖毒性:一般生殖毒性实验中,SD 大鼠皮下给药,对母体的最大无毒性反映剂量为 20mg/kg,对生殖过程及胎鼠的最大无毒性反映剂量为 100mg/kg。遗传毒性:利拉萘酯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致畸敏感期毒性实验:皮下给药对母体的最大无毒性反映剂量为300mg/kg,对胎鼠的最大无毒性反映剂量为100mg/kg。围产期毒性实验:皮下给药对母体和新生仔鼠的最大无毒性反映剂量为 30mg/kg。第三节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特性药代动力学特性本品外用重要通过皮肤吸取,皮肤角质化限度影响其吸取。按 4mgkg-1经皮给药,体内 I ma
9、x 为 2432h,在给药 168h 后,体内已检测不到原药,对雄性大鼠、雌性大鼠、雌性兔血药浓度分别为 28.2、44.1、24.9ngmL-1。大鼠经皮给药 4mgkg-1,血液中药物浓度的 t1/2为 213288h;静脉注射1mgkg-1,t1/2为 75.5h。本品吸取后重要与血浆中脂蛋白白蛋白和 -酸性蛋白结合,余者分布于白色脂肪及褐色脂肪中。其代谢重要是脱甲基化及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最后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此外其在胎儿中转移性低,但静脉注射14C 利拉萘酯,在哺乳大鼠乳汁中放射活度在投入后 1h 后达成最高,为血浆的 10 倍,48h 后则处在检测极
10、限以下。第四节第四节 软膏剂软膏剂一、软膏剂简介:软膏剂(ointments)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半固体外用制剂。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分为溶液型和混悬型。类似于软膏剂但在性质上有区别的有糊剂、凝胶剂、刚性泡沫剂等。基质为软膏剂形成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性质和质量对软膏剂的性质有很大影响,基质应当具有无毒、无致癌性、不影响药物稳定性、不与药物发生化学变化、不影响药物的药效与含量监测等基本性质;还应具有吸水性,可以吸取伤口分泌物;此外还要易于洗除,不污染衣物。软膏剂在我国创始很早,公元前 2 世纪在灵枢经中即有“涂以豚脂“的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有软
11、膏剂及其制法和使用,所用基质多为植物油,又称油膏剂。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广泛采用凡士林、石蜡等到烃类物质作为基质,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以高分子材料的新型乳剂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品种明显增长,从而制成较为抱负的软膏剂。中国药典 2023 年版二部软膏剂有 48 种,其中乳膏剂占 32 种。与软膏剂密切相关的防护用品、化妆品的发展则更快。新基质的不断出现、药物透皮吸取途径与机理研究、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与包装自动化限度的不断提高,使软膏剂在医疗保健及劳动防护等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近年来,运用皮肤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这一特点,通过皮肤给药而达成全身作用的制剂日趋增多。二、软膏剂的特点及
12、基质选择软膏剂具有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安全可靠、疗效快捷、给药方便、易于推广等特点。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乳膏剂。软膏中基质作为赋形剂,不仅影响药物的释放度,并且也直接影响了软膏剂的其它理化性状。软膏剂中药物可溶解于基质中,也可分散于基质中,如选择合适的基质,使药物以分子形式溶解于其中一相中,当两相混合药物在基质中分布更均匀,保证了药物剂量与药效,避免由于药物颗粒的存在使软膏局部浓度过高,引起对皮肤的刺激性。因此软膏剂基质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软膏剂应具有如下性质:均匀细腻、
13、具有适当粘稠性,易于涂布、无酸败、无异臭、无变色变硬、无油水分离、无刺激性,过敏性及其他不良反映、用于大面积烧伤应灭菌。抱负的基质应当是:性质稳定,与主药和附加剂不发生配伍变化,长期贮存不变质;无刺激性和过敏性,无生理活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生理;稠度适宜,润滑,易于涂布;具有吸水性,能吸取伤口分泌物;易洗除,不污染衣服;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各种基质都有各自的优缺陷,很难有一种基质完全符合以上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治疗目的与药物性质,混合使用各种基质,调制成抱负的软膏基质。常用的基质可以分为三大类:油脂性基质,涉及烃类如凡士林、石蜡、液体石蜡等;类脂类如羊毛脂、蜂蜡、鲸蜡、二甲基硅油等;油脂类
14、。乳剂型基质,涉及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其常用乳化剂有皂类、脂肪醇硫酸脂钠类、高级脂肪醇及多元醇类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等等。水溶性基质常用的为CMC-Na三、合理使用软膏剂的品种多,成分各异,复方类型软膏剂中药物联合使用较其他剂型灵活且局部用药方便安全。但使用前要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对皮肤细菌感染,在使用软膏剂前要了解细菌的类型及软膏中抗菌成分的抗菌谱。对很多皮肤病来说,其是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很多皮肤病变,其主线因素在内脏。例如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过敏性痒疹、红斑狼疮、内脏癌肿的皮肤表现等,是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
15、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不可胡乱盲目用药,从而延误病情。另一方面要熟悉成分,掌握禁忌和不良反映,灵活使用。软膏剂虽为局部用药,但也要考虑成分的透皮吸取和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耳肾毒性、呼吸肌麻痹,喹诺酮类抗菌药引起的未成年动物软骨损害,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停药反映和激素依赖性皮炎,四环素类抗菌药引起的肝肾毒性和牙齿骨骼的发育不良等。特别是用药对象为婴幼儿、哺乳妇、孕妇和/或需要大面积、长期使用软膏剂时,更要考虑到吸取和毒性,权衡利弊,灵活使用。最后要掌握使用方法,增长吸取,减少不良反映。涂抹软膏过程中充足按摩用药部位的皮肤,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药物转运,增
16、长吸取;对用于掌部或指(趾)甲的,掌部因角质层和透明层较厚,又缺少毛皮脂腺结构,透皮吸取能力较差,指(趾)甲外用药物更难渗透,应用拔甲或用小锉刀挫薄甲板和角质层,方可起作用;对于规定透皮吸取在体能发挥作用的软膏剂常需要按照定量操作方法进行给药,如临床上使用的硝酸异山梨酯软膏、甲巯咪唑软膏;对于不可避免的需长期使用的软膏剂,如具有糖皮质激素成分的软膏剂当炎症缓解或控制后不能立即停药,应逐渐减少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采用递减的方法停药;对具有细胞毒类成分的软膏剂使用时尽量避免接触到正常的皮肤,如喜树碱软膏。肛门疾病涉及肛瘘、肛裂、痔、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肛门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
17、病。术后伤口剧烈疼痛及创面迟缓愈合,成为困扰病人的首要症状,并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软膏剂具有简便价廉、安全可靠、疗效快捷、易于推广等优点,所以在药物用于肛门术后止痛的治疗中,软膏占了越来越重要的比重,越来越多的软膏剂得到了应用。如复方消炎止痛软膏、抗炎止痛生肌软膏等。四、质量控制外观性状 外观性状是评价基质优劣的重要指标,软膏剂应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具适当粘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而不融化,但能软化,无粗糙感,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变质现象。外观性状除以肉眼观测外,还可借助显微镜观测。酸碱度 某些软膏的基质在精制过程中须用酸、碱解决,为避免产生刺激,应检查酸碱度,如 W
18、/O 型乳剂基质规定不大于 8.5,0/W 型乳剂基质不大于 8.3.稳定性 软膏由于贮存时间长,各地区的温度变化大,故应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常采用以下实验方法进行考察。3.1 耐热耐寒实验 将软膏装入带塞试管中,分别置于恒温箱(3910)、室温(2510)及冰箱(5 士 10)中至少 1 个月,代表不同地区的气温,检查其稠度、酸碱度、色泽、均匀性、霉败等现象以及药物含量的改变等。乳膏剂耐热、耐寒实验分别于 55恒温放置 6 小时与-15恒温放置 24 小时,观测有无液化、粗化、分层等现象。一般 O/W 型基质能耐热,但不耐寒,易发粗。反之,W/O 型基质不耐热,通常于 3840即有油分离出。
19、3.2 离心实验 将软膏样品置于 l0ml 离心管中,离心30min(3000r/min),观测有无分层现象。较多文献报道中对软膏基质进行质量评估时均以耐热、耐寒实验及离心实验作为评价指标。操作简便易行,为基质稳定性评价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指标。刺激性研究 软膏剂应用于皮肤或粘膜后,若引起疼痛、红肿等不良反映,即不宜使用,故应进行刺激性实验,可采用皮肤测定法和贴敷实验检测。第五节 利拉萘酯软膏剂简介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乳膏,因利拉萘酯原料药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其透皮性较好,故一般将其制备成乳膏剂使用,重要用于治疗头癣、手癣、脚癣、甲癣、体癣和股癣等,每日涂擦 1 次。在临床实验中,1611 例受试者的
20、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中不良反映的发生率为 30 例(1.86%)。其中重要为接触性皮炎 17 例(1.06%),瘙痒 4 例(0.25%),发红 3 例(0.19%),红斑、疼痛、刺激感各2 例(0.12%)。此外,发生率小于1%的不良反映有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及潮红。在使用时应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1.禁用于角膜、结膜等部位。2.不慎入眼时,请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到医院接受医生检查。3.禁用于明显糜烂部位。4.涂布部位如出现接触性皮炎、瘙痒、发红、红斑、疼痛、刺激感等,应停止用药,并采用适当措施,必要时向医师征询。5.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严禁使用。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因妊娠期
21、间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拟定,所以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应权衡利弊慎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同时,无与其他药物共用的实验和病例,尚不明确。第二章第二章 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利拉萘酯的合成工艺2.1、合成路线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它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度。特别是对分子结构复杂,化学合成环节较多的药物,它的工艺路线的选择特别重要。必须探索工艺路线理论和策略,寻找化学合成药物的最佳途径,是它适合于工业生产;同时,还必须认真的考虑经济问题。合成一种药物,由于采用的原料不同,其合成途径与工艺操作方法、“三废”治理也随之而异,最后所得产品的质
22、量、收率和成本也有所不同,甚至差别悬殊2.1.1、合成路线的评价的基本原则(1)化学合成途径简易,即原辅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要简短;(2)需用的原辅料少且易得,并有足够数量的供应;(3)中间体容易以较纯形式分离出来,质量合乎标准规定,最佳是多步反映连续操作;(4)制备条件易于控制,如安全、无毒;(5)设备条件规定不苛刻,如不需耐压容器;(6)“三废”少且易于治理;(7)操作简便,经分离、纯化易达成药用标准;(8)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好2.1.2、选择的合成路线利拉萘酯的已知的合成路线有四种,考虑到中试放大到工业化的规模,选择了以下合成路线:ClNClClNOCH3CH3OHNaOH2SO
23、HCl3CH3NH2CuClH3CONNHCH34OClClNaOH56SCH3OS641Cl H3CONHCH3+K2CO3OSNNOCH3利拉萘酯的合成路线2.2、工艺过程2.2.1 取代反映ClNClClNOCH3CH3OHNaOH231、化学反映原理:在碱性条件下,吡啶的的邻对位的亲核取代反映已发生,在甲氧基取代后,发生亲核取代的也许性大大增长,故需要对反映条件严格控制,且反映的温度和浓度不能太高。反映式中甲醇既是溶剂也是反映物,不可以用甲醇钠来代替氢氧化钠。2、工艺过程投甲醇 100L,氢氧化钠30kg 于 500L 配料釜内,搅拌4060min,将溶解好混合溶液泵入反映罐中,加入
24、2,6 一二氯吡啶 60kg,搅拌缓慢升温至回流,保持回流 23h,监测反映完全后,降至室温,加水150L,用乙酸乙酯 100L3 分三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 100L3 分三次洗涤,分去水相,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得无色油状物 56kg。收率 96。工艺流程框图如下所示:混碱水乙酸乙酯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框图2.2.2 取代反映ClNOCH3H3CONNHCH32,6-二氢吡啶水、乙酸乙酯取代萃取粗产品蒸馏产物CH3NH2CuCl341、化学反映原理:在碱性条件下,甲胺中的氨基,氮富含电子,进攻吡啶上的氯原子,取代后得到产物,甲胺在反映中既是溶剂又是反映物,氯化亚铜做催化剂。2、工艺过
25、程投化合物 356kg、氯化亚铜11.6kg、甲胺溶液(30)185L,于1000L 反映釜内,搅拌,缓慢升温至115 120,保温反映8h。降至室温过滤,用乙酸乙酯 100L3 分三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并用饱和食盐水 100L3 分三次洗涤,有机相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得褐色油状物 40kg。收率 74。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取代甲胺饱和食盐水过滤萃取洗涤产品化合物 3乙酸乙酯2.2.3 缩合反映SOHClOClClNaOH56S1、化学反映原理:在碱性条件下,酚羟基水解为氧负离子,进攻硫光气,加成消除氯离子,得产物。碱性溶液中氯离子与溶液中的钠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钠,在溶液中溶解。2、工艺过程将氢氧化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利拉萘酯 合成 工艺 软膏 制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