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人身权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依法保护人身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保护人身权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依法保护人身权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能说出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理解保护人身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增强依法保护人身权的意识,崇尚公平正义。3.运用 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维权意识,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教学重点】1、理解人身权的内容。2、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教学难点】1、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教学方法】、本节课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策略,具体运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情境导学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时安
2、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材料 1】新闻评论,郑州街头痛打小偷 问:你如何看待痛打小偷现象?是否会侵权?侵犯那种权力?教师总结:小偷是偷东西是违法犯罪,但我们打小偷是侵犯小偷的人身权,具体说是侵犯了小偷的生命健康权。【引思明理】(1)什么是人身权?(2)人身权包括哪些权利?一、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教师强调 理解人身权涵义和内容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这都要求我们尊重和保障人权。人身权是人自身的权利,是人与生俱来固有的权利。人身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
3、基本权利,如果人身权得不到有效而充分的保护,其他权利也无从谈起。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2/6 学生合作探究一【看图说法】:用课件展示侵害人身权的一组图片:学生合作探讨后回答问题,教师强调总结。图片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1)上面图片侵害了哪项人身权?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2)我国民法是保护这项人身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
4、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3)侵权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侵害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图片 2.“恶作剧”致人伤残 (1)上面图片侵害了哪项人身权?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2)我国民法是保护这项人身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3)侵权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要受到法律制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5、: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你知道吗,这些行为也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污染环境使他人中毒,恫吓他人使之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砸死、砸伤他人,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等等。图片 3.网上说人坏话(1)上面图片侵害了哪项人身权?侵害了名誉权。(2)我国民法是保护这项人身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3/6 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侵权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网上的言论自由要以不侵害他人名誉为前提。图片
6、 4 偷看他人信件 (1)上面图片侵害了哪项人身权?侵害了隐私权 (2)我国民法是保护这项人身权?公民的享有隐私权 (3)侵权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我国对公民的隐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最高院规定,以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我们处于信息社会,对于我们个人信
7、息的要有保护的意识。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3、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4、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5、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学生合作探究二【断案说法】通过下面几个案例分析,学习看图说法环节中没有涉及的几项人身权。案例分析 1 看视频后回答问题:本案中的侵权人是谁?侵犯了什么权利?为什么?想一想:用明星的照片做论坛、QQ 头像或类似的一些软件的头像,是不是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8、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权。”教师强调: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 二是以营利为目的。案例分析 2:2011 年 4 月 13 日,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大四女生王慧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她的身份证信息在教育部网站已经被人注册,注册者在新疆大学,王慧将无法办毕业证。原来,2006 年王慧考上了新疆大学,她没去报到复读后于 2007 年又考上了中南林业大学,山东人张玲冒名顶替她上了新疆大学并于 2010 年毕业,以她的名字领取了毕业证。.请问张玲侵犯了王慧什么权利?民法如何保护这项权利的?学生回答: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
9、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4/6 教师强调:公民可以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我国姓名条例规定:18 岁以后改名以一次为限。案例分析 3:小刘高考发挥失常,以两分之差未能进入重点大学。他在高中期间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荣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按当年高考招生政策规定,获市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考生,可享受加 10 分的待遇。该市教育局由于工作疏忽,把“优秀学生干部”写成“三好学生”,致使小刘未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小刘的心理受到重创,并且患上了头痛病,严重影响了他的大学生活。小刘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民法如何保护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依法 保护 人身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