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创造工程学教学大纲.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4创造工程学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创造工程学教学大纲.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造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142065 课程英文名称:Creative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创造工程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课程。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教育、管理、艺术和其他所有领域创造、创新活动的特点、规律、方法和创造力开发的科学。其目的是通过对人类的创造、创新活动的研究,掌握创造、创新的规律和方法,并以此有效地促进各类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创新人
2、才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激发创新欲望,树立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掌握创造创新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以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创新要求。(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有以下基本要求:一是了解创新的概念,掌握创新潜能的原理及创新潜能开发的思路和方法,理解创新成功的要素;二是了解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方法;三是掌握创新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四是掌握常用的创新方法;总体要求是学生不仅要在理论上掌握创新的基本体系,而且能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三)实施说明 本门课程是一门
3、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综合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案例教学。(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要求:习题应促进学生消化、巩固所学内容。习题要密切配合教师的讲授内容,注重各种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的实际应用。(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查学生对创造技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作业等)占 50%,创新应用设计占 50%。(七)参考书目 1.创造学原理与设计应用,金国斌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8 2.创造与创造力开发,沈世德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创造 工程学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