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论文.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环境经济学论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学论文.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课程论文课程论文文章题目:试论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学号:姓名:曾钢院系专业: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联系电话:2011 年 12 月 23 日试论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人类活动带来环境问题,作用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加剧环境问题,亟待保护环境,遏制温室效应,稳定气候系统。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环境保护正文: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气候的变化开始相对不规律,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最突出的就是“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遏制全球变暖,防止气候变化带来更大灾难,人类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一、一、地球在变暖,人类的发展加剧全球变暖
2、:地球在变暖,人类的发展加剧全球变暖: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
3、是“温室效应”。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 30 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人类气候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本世纪以来所进行的一些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1750 年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 280ppm。工业革命后,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消耗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的不断增长和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渐上升,每年大约上升1.8ppm(约
4、0.4%),到目前已上升到近 360ppm。从测量结果来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约等于人为排放量的一半。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评估,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 0 3到 06,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0 到 25 厘米。许多学者的预测表明,到下世纪中叶,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若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将达到 560ppm,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 1996 年发表了新的评估报告,再次肯定了温室气体增加将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依据各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 增加到 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
5、能上升 15到 4。二、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二、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今年的气象日致词中说,过去几十年,极地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例如永久海冰在减少,一些冰川和冻土在融化以及河流和湖泊冰在减少等。不少气象学家更是忧心忡忡地指出,如果 1.9-4.6 摄氏度的全球平均增暖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消融,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 7 米。更为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升高 60 米;“温室效应”还可能导致全球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发生更加频繁。此外,全球变暖还会加剧洪涝、干旱、荒漠化和热浪等灾害,并使一些生物物种灭绝,破坏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环境将受
6、到极大威胁与挑战。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出现的新变化近百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又有其区域特点。其中,我国出现了两个明显暖期:19201940 年代和1980 年代以后。近百年来我国东部降水量无长期变化趋势,但由 19501970 年代的北方多雨、南方少雨转变为 19801990 年代的北方少雨、南方多雨。我国西部降水量近 20 年明显增多,以新疆最为显著。1950 年以后,无论是年平均温度还是冬季温度,我国大部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从1986/1987 年的冬季开始,至今我国已经经历了 19 个暖冬(仅 2004/2005 年的冬季为正常)。过去 50 年气温升高最显著的地区是
7、华北、内蒙古东部以及东北地区;我国西部、华南降水呈增加趋势,而华北、东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出现了变化。我国的极端降水事件趋多、趋强,尤其在1990 年代,极端降水量比例趋于增大。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加,江淮流域暴雨洪涝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我国北方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地区近 20 多年来干旱形势不断加剧。1990 年代后期以来华北地区更是连年出现大旱,不少地区连续五、六年遭遇干旱。夏季高温热浪也增多,1990 年代中期以后最高温度大于 35 度的高温日数显著增多。冰川融水是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西北的冰川面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经济学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