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导学案新人教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导学案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导学案新人教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导学案新人教版-作者:_ 2 4.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借景抒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在品读中,理解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前准备 1.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收集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背一背。(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山行的诗意。学习重点 理解
2、山行的诗意。学前准备 1.查阅三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师生)2.自读古诗,收集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学生)3.山行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 一、直奔主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课题,简介三首古诗的作者。2.自读古诗。1.学生交流收集的三首古诗及作者的相关资料。2.自读古诗,了解三首古诗中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3.背一背,积累写秋天的古诗。1.搜集并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3 二、自 读 古诗,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读古诗,把生字圈起来。2.交流识字。3.再读古诗。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径、赠、残、橙”等字的音。2.理解字义:山行:在山上行走,这首诗写作者在山上行走看到的秋景。斜:xi,当倾
3、斜解释,在诗句中指曲折不直。红于:比更红。石径:山里居民的通道。2.一字组三词。寒()()()盖()()()残()()()三、理解山行,感受意境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点拨: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是傍晚之景。第一句的“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了“远”。第二句的“生”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飘浮的动态美,也说明了山高。“有人家”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山林充满生机。第三句的“晚”写出了作者留恋美景。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句,突出霜叶耐寒的品质。1.再读古诗,读通顺,按照 223的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2.理解诗意。3.画出朗读的节奏。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白 云 生 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古诗 三首导学案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