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疾病防治技术.pdf
《牛羊疾病防治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羊疾病防治技术.pdf(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羊疾病防治技术牛羊疾病防治技术时间:2011-09-28 17:20点击:次一、正常体温、呼吸、脉搏数一、正常体温、呼吸、脉搏数动物项目牛羊体温(直肠)37.5-39.538-40呼吸(/分钟)10-30 次12-20 次脉搏(/分钟)40-80 次70-80 次二、繁殖性能指标二、繁殖性能指标项目动物牛羊第二节第二节生理特征生理特征一、多室胃:牛、羊均是多室胃草食牲畜,多室胃即: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真胃)。牛牛羊羊消化食物在瘤胃、网胃、瓣胃,吸收则主要在皱胃和肠道。二、反刍:反刍是把咽下的草料经过胃的蠕动后,逆呕到口腔进行重新咀嚼,再连同唾液一起重新咽下的过程,这一过程叫反刍。牛羊牛羊
2、一般在采食后约 0.51 小时左右开始反刍,每口草料咀嚼 40-50 次,每次反刍时间 40-50 分钟,一昼夜(24 小时)约 6-8 次。反刍的作用:(1)使草料更加细碎易于消化;(2)唾液进入瘤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和草料纤维素的分解;(3)反刍使牛嗳气,防止瘤胃胀气。性周期17-25 天21-24 天发情期1-3 天1-2 天怀孕期270-311 天(平均 282 天)148-155 天第二章第二章牛羊防疫保健技术牛羊防疫保健技术第一节防疫技术一、防疫免疫的概念及意义:1、防疫:就是指有目的的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畜体的身体素质,增强增强其抗病能力。2、免疫:就是指通过人为的接种某种疫苗,使
3、其抗体通过一系的免疫应答活动而形成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入能力,如注射牛肺疫菌苗,在一年内不会发生牛肺疫。3、意义:防疫、免疫是养殖牛、羊场(户)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搞好防疫、免疫,才能减少牛羊牛羊疫病的发生和死亡,减少医药费用支出和死亡损失,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二、牛羊免疫程序二、牛羊免疫程序1、肉(奶)牛免疫程序项目注射时间使用 方法注射剂量免疫期产生免疫力时间防病种类每年春秋口蹄疫苗各一次一年一次无毒炭疽芽孢苗3-4 月/8-9 月布氏杆菌猪型 2 号一年一次皮下/肌肉注射3-4 月/8-9 月皮下注射皮下/肌肉注射成年牛 2ml4-6 个月犊牛 0.5-1ml成年牛 2ml1 年犊牛 0.
4、5ml14 天牛炭疽14 天口蹄疫5ml1 年30 天布氏杆菌布氏杆菌 19 号奶牛出生 6 个月皮下注射5ml6-7 年30 天布氏杆菌每年春秋牛出败各一次一年一次传染性胸膜炎3-4 月/9-10 月臀部肌肉注射皮下/肌肉注射肉牛 4ml9 个月奶牛 6ml成年牛 2ml1 年小牛 1ml21-28 天传染性胸膜炎21 天牛出败2、山(绵)羊免疫程序名称项目注射时间使用方法注射剂量免疫期产生免疫力时间防病种类6 月龄以上 5ml传染性胸膜炎一年一次 3-4/9-10 月肌肉注射6 月龄以下 3ml1 年21-28 天传染性胸膜炎羊快疫、痢疾、猝每年春秋羊五联苗各一次症皮下/肌肉注射5ml6
5、个月14 天疽、黑疫、肠毒血羊痘每年 3 月中旬皮下注射0.5ml1 年6 天羊痘病每年春秋山羊口疮 苗各一次每年春秋羊链球菌苗各一次背部皮下注射小羊 3ml成年羊 5ml6 个月14 天链球菌病口腔黏膜注射0.2ml6 个月14 天羊口疮病备注:注射各种疫苗时,切忌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最好是某一疫苗产生免疫力后再注射另一种疫苗。第二节牛羊牛羊保健技术一、开痧洗口:每年春季之初,给牛开痧洗口,特别是奶牛、肉(役用)牛,能预防脾胃病症和热性疾病,同时也有促进食欲食欲、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处方:生姜 90g、苦蕌 250g、食盐 60g、大葱 250g、百草霜适量方法:混合冲绒,抓一大把放
6、在口腔内舌面上,用手反复按抚揉 擦,使之流出多量痰液。如此反复多次后,用冷开水冲净口腔,拉出牛舌于口腔外,用小宽针刺破舌底面小静脉,放出污浊之血,助手用冷开水不断冲淋出血部位,待血色由黑色变为鲜红色为止。之后再将舌头放回口腔之内,再放一把药物让其自行咀嚼。二、口服保健药品根据不同季节服用不同的保健药品,能较好的防治时疫的发生。牛羊牛羊保健处方:春 秋 季夏 季冬 季VC 银翘散解暑抗热散平喘散抑毒肽抑毒肽70%黄芪多糖荆防败毒散70%黄芪多糖抑毒肽70%黄芪多糖新疫康VC 银翘散服用方法:将药混合用温开水浸泡30-40 分钟后,其汁灌服,渣配精料口服,每月 1 次,每次 3-5 天。第三节购进
7、牛羊应激处理一、圈舍消毒提前一周进行二、物资准备:饲料、药物如:电解多维、止痢散、多维葡萄糖粉、热不食、扑热败毒宁、奥泰、磺胺、头孢等。三、入舍处理入舍后,先休息 2-3 小时才能喂水,水中要添加电解多维(30 克/1000 斤水)、阿莫西 林(25 克/100 斤水)、葡糖粉(1-2 斤/100 斤水),连续喂3-5 天。其中,第二天开始喂料,但不能喂食得太饱,2-3 天后才能回复到正常采食 量。同时,料中添加止痢散、VC 银翘散,连续喂食 3-5 天。第三章诊断治疗第一节牛、羊传染病一、牛出败病(巴氏杆菌病)病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其特征是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故又
8、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病学:多见于春、夏和秋季以及长途运输。临床症状:潜伏期 25 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将牛出败分为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三种。1、败血型:病牛体温升高至 4142,精神委顿、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疗牛就死亡。2、水肿型:除有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发生炎性水肿,水肿还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病牛常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常因此而窒息死亡;3、肺炎型: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生胸膜肺炎,病牛呼吸困难,有痛苦的咳嗽,鼻孔常有粘液脓性鼻液流出,严重病牛呼吸困难,头颈前伸,张口呼吸,肺炎型病程较长,常拖至一周以上。4、剖
9、解病理变化:内脏器官充血、粘膜、浆膜、肺、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胸腔、腹腔有大量的渗出物;皮下组织呈浆液性浸润,切开水肿部位,渗出深黄色透明液体。治疗:处方一:扑热败毒灵十头孢曲松钠。混合注射,每日 2 次,连续 2 天。磺药师单独注射,每日 1 次,连续 2 天。处方二:奥泰十头孢噻呋钠。混合注射,每日 2 次,连续 2 天。热毒跛痛宁单独注射,每日 1 次,连续 2 天预防: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牛出败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胸膜肺炎丝状支原体所引起的牛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接触性呼吸器官疾病。病原体:丝状霉形体,又名星球丝菌流行特点:各品种的牛均
10、易感,其中 3-7 岁牛多发,特别是长途运输,畜舍拥挤,通风不良等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潜伏期一般 2-4 周。临床症状: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1、急性型:病牛症状明显而典型,主要呈急性胸 膜肺炎的症状,体温升高达40-42,呈稽留热,呼吸困难,表现前肢张开,鼻翼张开,呈腹式呼吸,肋间下陷,吸气长而呼气短,按压肋间有痛感,病牛不愿 卧下。咳嗽次数增多,软弱无力,并带有痛性短咳,有时流出粘液性脓性鼻液,流泪,眼角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后期病牛心力衰竭,导致胸前、腹下及肉垂水肿,最后多因窒息而死亡。2、亚急性型:本型与急性型相似,但病程较长,病状较轻。3、慢性型:多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
11、化而来,病牛更加消瘦和衰竭,消化功能紊乱,食欲时好时坏,泌乳停止。有的无临床症状,但长期带毒。剖检病理变化:肺,充血、出血、水肿,间质增宽,肺实质肝变形成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体,纤维素性胸膜炎,严重的后期胸膜增厚,肺与胸膜粘连。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治疗:处方一:热不食十啦叮头包混合注射一侧。热毒跛痛宁注射另一侧。用法:按说明剂量,每日各 2 次,连续 2 天。处方二:奥泰十头孢噻呋钠 混合注射一侧磺药师注射另一侧。用法:按说明剂量,每日各 2 次,连续 2 天。预防:1、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牛只。2、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牛传胸疫苗,大牛1 毫升,小牛0.5 毫
12、升,臂部肌肉注射,每年 1 次,注后 34 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 1 年。三、牛结核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机体某些器官形成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性坏死灶。病原: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特点:牛对结核告别敏感,尤其是奶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拥挤,不卫生是造成本病的因素。临床症状:肺结核:病初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咳嗽越来越重,尤其是清晨饮水和运动后。呼吸次数增多,有时从口腔或鼻孔流出脓性分必物,病畜日渐消廋、贫血。乳房结核:多为继发,发生缓慢。以一侧或两侧乳房肿较多见。乳房上淋巴结肿大,触摸有局限性或弥散性硬结。无热无痛,泌乳量下降,乳汁稀薄如水,淡绿色、有絮片,呈碱性
13、反应。严重时两侧乳房不对称,甚至停止泌乳。肠型结核: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粪便有时呈半液状,混有粘液和脓汁,病牛消瘦,饲喂后常发生慢性臌胀病理变化:牛结核常见肺脏及局部淋巴结。肺脏的结核病变可分为结核结节和结核肺炎。肺内的结核结节有 增生性和渗出性两种。增生性结节:早期为灰白色半透明点状或粟粒大、鸡蛋大的圆形结节,坚实。新鲜的围有红晕,陈旧的结节失去半透明状态。结核中心出现坏 死、干酪化或钙化。结节之间的肺组织充血和水肿,少数可见细胞浸润。防治措施:对个别症状轻微或病初病牛:处方:吾毒净十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隔日1 次,连续三个月,并每日用异烟肼 34 克,分34 次加在精料中饲喂,三个月为一
14、疗程,治疗有效。(但结核病牛无治疗价值,一般做淘汰处理)预防:(1)在引进牛时要选择健康牛,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每年进行二次结核检疫隔离和淘汰。四、牛口蹄疫口蹄疫疾病又称口疮热、流行性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烂斑。本病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着称,可危害牛、猪、羊等 30 多种动物,病原体:鼻病毒属,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有 O、A、C、三型。流行特征: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但一般冬季多发,春季减轻,夏季基本平息。家畜口蹄疫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每隔2-3 年流行一次,具有一定周期性。在自然流行中,以牛易感,猪次之,再
15、次是绵羊、山羊、骆驼和象等,人也能被感染。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发病时一般是幼畜易感、高发,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而老疫区也可达 50%。症状: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 2-7 天,最短为 24小时,最长为14 天。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随后在唇内、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出现水疱,并流出泡沫状和涎液,同时出现反刍停止、饮欲增加的症状,有时在趾间和蹄冠皮肤上也同时或稍后发生水疱。孕牛发生本病时往往发生流产或早产,严重的死亡。犊牛的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麻痹,病死率较高。剖解病理变化: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
16、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防治:1、预防:A、注射口蹄疫疫苗,注射疫苗后 14 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 4-6 个月。B、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 o,5-1 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 2 周。2、治疗:A、全身抗病毒抗感染疗法:处方一:头孢曲松钠十口蹄护心康 混合注射一侧。抑毒肽 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三天。处方二
17、:吾毒净十金超十头孢曲松钠 混合注射一侧。抑毒肽或热毒跛痛宁 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三天。3、局部用药:口腔:可用清水、食盐水或O.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 1一 2明矾溶液或3%碘酊甘油涂擦,也可涂撒中药冰硼散(冰片15 克,硼砂150 克,芒硝150 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或喷洒脓疮溃烂灵,每日一次,连续三五天。蹄部乳房病变:消毒清洗创面,去掉患痂皮后,用脓疮溃烂灵或抑毒肽外擦患部。五、牛布氏杆菌病病原:布氏杆菌。流行特点:多种动物对布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自然病例主要见于牛、羊和猪。病母畜在流产时,随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大量布氏杆菌,污染产房、牛舍及
18、其他物品。通过被污染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其次是皮肤、粘膜及生殖道。饲养管 理不良,牛群拥挤,寒冷潮湿及饲料不足,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临床症状:潜伏期 2 周至半年。孕母牛最主要症状是流产,通常发生在妊娠的 57 个月。流产前一般体温 不高,主要表现阴唇和阴道黏膜红肿,从阴道流出灰白色或浅褐色黏液,乳房肿胀,乳量减少,继而发生流产。流产胎儿多为死胎,多数病牛流产后伴发胎衣不下或 子宫炎,或从阴道流出红褐色分泌物,有时恶臭,往往持续 12 周。病公牛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有热、痛,后逐渐减轻,无热、无痛,触之质地坚 硬,配种能力降低。病牛逐渐表现关节肿胀、疼痛、喜卧,常为膝关节和腕
19、关节发病,有波动,较长时间不消退,病牛常表现跛行。解剖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存在于子宫、胎儿和胎衣。在子宫绒毛膜间隙有污灰色或黄色胶样渗出物,绒毛膜上有 坏死灶,并附有黄色坏死物。胎膜水肿而肥厚,呈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纤维素和脓或有出血。胎儿皮下及肌间结缔组织出血性浆液性浸润。黏膜和浆膜有出血斑 点,胸腔和腹腔有微红色液体。肝、脾和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有时有坏死灶。肺有肺炎病灶。公畜的睾丸、附睾,有时在精囊有炎症和坏死灶或化脓灶。防治:预防:定期预防注射,常用的菌苗有布氏杆菌 19 号弱毒菌苗(58 月龄注射 1次,1820 月龄再注射 1 次)。治疗:处方一:吾毒净十链霉素十青霉素 混合注
20、射一侧。磺药师 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 3 一 5 天处方二:抗病毒 1 号十奥泰十头孢噻呋钠混合注射一侧。热毒跛痛宁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 3 一 5 天六、羊巴氏杆菌病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发病特点:在绵羊中多发于幼龄羊和羔羊;山羊不易感染。病羊和健康带菌羊是传染源;病原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带菌羊在受寒、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使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自体内源性传染。症状:最急性:多见于哺乳羔羊,羔羊突然发病,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急性: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 41-42,咳嗽,鼻孔常有出血。初期便秘,后期腹泻,有时粪
21、便全部变为血水。病期2-5 天,严重腹泻后虚脱而死;慢性病程可达 3 周,病羊消瘦,不思饮食,流粘脓性鼻液,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治疗:处方一:青霉素十链霉素十热不食 混合肌注一侧。磺药师单独注射另一侧。用法:每天各 2 次,连用 3 天。处方二:奥泰十头孢噻呋钠。混合注射,每日 2 次,连续 2 天。热毒跛痛宁单独注射,每日 1 次,连续 3 天处方三:(呼吸困难腹泻严重者)氟苯尼考,硫酸卡那霉素,地塞米松,分别肌注,每天 1 次,直至康复。七、羊口疮病原:传染性脓疱病毒。流行特点:多发于春秋两季,36 月龄羔羊最易感染,成年羊也可感染,但发病较少,呈散发性流行。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自
22、然感染主要是因购入病羊和带毒羊传入,或是受污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临床症状:潜伏期 47 天,病羊以口唇部感染为主要症状。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发生 散在的小红斑点,以后逐渐变为丘疹、结节,继而形成水疱或脓疱,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积具有龟裂、易出血的污秽痂垢,痂垢 下肉芽组织增生,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突起。口腔黏膜也常受损害,黏膜潮红,在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上发生水疱,继而发生脓疱和烂斑。若伴有 坏死杆菌等继发感染,则恶化成大面积的溃疡,深部组织坏死,口腔恶臭。病羊由于疼痛而不愿釆食,表现流涎、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被毛粗乱 无光、日渐
23、消瘦。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样患病,主要是由于小羊咬伤而感染。治疗:注射药物:处方一:金超十头孢曲松钠十口蹄护心康 混合注射一侧。抑毒肽 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三天。处方二:吾毒净十金超十头孢曲松钠 混合注射一侧。抑毒肽或热毒跛痛宁 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三天。外用药物:脓疮溃烂灵或抑毒肽。用法:用消毒外科剪和摄子去掉患羊痂皮、脓疱皮,用强力消毒灵溶液消毒创面后,用脓疮溃烂灵或抑毒肽外擦患部。口腔可用 3%碘酊甘油涂擦每日一次,连续三五天。预防:(1)本病主要通过受伤的皮肤和黏膜传染,因此,要保护皮肤和粘膜不使其发生损伤。(2)不要从疫区引进羊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隔离
24、观察半月以上,确认无病后再混群饲养。(3)在本病流行地区,注射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羊口疮细胞弱毒苗,作唇粘膜下接种,每只羊。毫升,天后产生免疫力,保护期可达个月,怀孕母羊于产前天或天接种,新生羔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高水平的抗体。八、羊快疫病原:病原体为腐败梭菌。流行特点:多发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经消化道或伤口传染,临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只有几小时,羊突然发病,在 1015 分钟内迅速死亡,有时可以延长到 212 小时,往往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即倒地死亡,死亡率高达 30%左右。常见的现象是羔羊当天表现正常,第二天早晨却发现死亡在圈舍内,有的在放牧途中或 在牧场上死亡,其发病症状主要表
25、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离群静卧,磨牙,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昏迷;有的病羊离群独居,卧地,不愿意走动,强迫其行走时,则运步无力,运动失调。腹部臌胀,有疝痛表现。发病羊以极度衰竭、发病后数分钟或几天内死亡。病理剖检变化:由于死于该病的羊尸体极度膨胀、腐败迅速,天然孔排出带血的分泌物,可视粘膜 发紫。皮下组织中多见浆液胶性浸润,并夹有气泡。浆膜出血,肺脏水肿。脾脏常无变化。真胃胃壁上,常有急性发炎区,粘膜呈红紫色。由于水肿液的浸润,使胃 壁显着增厚,有时心包有淡黄色浆液,腹腔有红色浆性液体。治疗:处方一:奥泰十组合头包,混合注射一侧。欧氧锋,单注另一侧。用法:每日各一次,连续 23 天。处方二: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牛羊 疾病防治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