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工艺.pdf
《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工艺.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工艺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一个城市中地铁网络往往由多条线路组成,随着线路的增多,线路相互交叉及下穿各种建(构)筑物将无法避免,城市地铁建设中会有大量地铁隧道下穿铁路线,用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隧道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制地面沉降,确保地面建(构)筑物结构安全等优点,成为地铁隧道施工的首选。研究好盾构法隧道下穿铁路的施工工法,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1.2 工艺原理 土压平衡盾构是在机械式盾构的前部设置隔板,在刀盘旋转的作用下,刀具切削开挖面的泥土,破碎的泥土通过刀盘的开口进入土仓,使土仓和排
2、土用的螺旋输送机内充满切削下来的泥土,依靠盾构千斤顶的推力通过隔板给土仓内的渣土施加压力,使土压作用于开挖面以平衡其水土压力。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修建隧道对土体的扰动,确保铁路运营安全。2 工艺工法特点 2.1 对铁路运营影响小;2.2 辅助工法少;2.3 经济性高。3 适用范围 适用于盾构下穿运营铁路线、运营地铁线等施工。4 主要引用标准 4.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4.2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4.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GBJ404)4.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4.5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5 施工方法
3、5.1 对既有铁路运营线路的评估、加固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5158 号)规定,对需要下穿的既有铁路运营线路进行安全评估,制定出相关的沉降控制指标,并根据详细的地质及工况条件,制定出无扰动加固路基线路方案,确保铁路运营安全。5.2 盾构掘进 盾构机下穿既有铁路运营线采用土压平衡模式进行隧道掘进。该模式的工作原理就是盾构机在土压平衡状态(作业面水土压力与土仓中的泥土压力平衡)下进行隧道掘进。刀盘开挖下来的碴土充填满泥土仓,并被装在切削刀盘后面及隔板上的搅拌臂强制搅拌,借助盾构推进油缸的推力通过隔板进行加压,产生泥土压,这一压力作用于整个作业面,使作业面稳定,
4、刀盘切削下来的碴土量与螺旋输送机向外输送量相平衡,维持泥土仓内压力稳定在预定的范围内。在盾构下穿既有铁路运营线过程中,匀速、连续、均衡施工。掘进过程中始终保证土仓压力与作业面水土压力的动态平衡,同时利用螺旋输送机进行与盾构推进量相应的排土作业,掘进过程中始终维持开挖土量与排土量的平衡,以保持正面土体稳定。另外,做好掘进、拼装等各工序的衔接以及盾构队作业班的交接工作,尽量减少非工作时间。在掘进过程中,各关键岗位(盾构司机、管片拼装工、电瓶车司机、龙门吊司机)选用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定岗定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尽量保证不因机械故障而停机,保证盾构机连续掘进。掘进速度应严格按照
5、技术交底进行,严禁擅自改变,确保盾构机匀速向前掘进,减少对土体扰动。5.3 监测 对既有铁路运营线采用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同时,为满足施工期间及工后一定周期的日常维修安全监测要求,辅以人工监测的方法。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采用 ADMS 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监测站、控制计算机房、基准点、变形点和测量机器人。监测站:根据现场条件,选择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监测站。该站需建观测墩,安置测量机器人,并保证有较好的通视条件。控制计算机房:控制计算机房一般选设在办公区附近,有较好的供电等条件。机房内的计算机通过通讯电缆或数据电台和监测站全站仪相联。在控制机房能实时了解监测站全站仪的运行情况。另
6、外,通过埋设于机房与监测站的专用电缆给全站仪供电并通讯。基准点:在变形区以外,需建至少三个稳定的基准点。变形点:根据实际需要,在变形体上选择若干变形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上安置有对准监测站的单棱镜。5.4 二次注浆 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完毕后,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确定二次注浆时间、注浆量。整个二次注浆全过程必须有实时监测信息反馈,保证既有铁路线的运营安全。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所示:图1 施工工艺流程 6.2 操作要点 6.2.1 施工准备 包括调查、评估、协调联系、方案论证、监测系统布设、应急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充分,且得到落实后才能进行下穿作业施工。
7、6.2.2 预保护措施 1对既有铁路运营线路基及两条相交线路之间土体提前进行加固。2 在盾构机进行下穿施工期间,既有铁路运营线列车限速(小于50km/h)。6.2.3 盾构掘进控制 6.2.3.1 土压平衡掘进模式 1 采用土压平衡模式进行下穿掘进,其土仓压力控制采取以下两种操作模式:1)通过螺旋输送机来控制排土量的模式:即通过土压传感器检测,改变螺旋输送机的转速控制排土量,以维持开挖面土压稳定的控制模式。此时盾构的推进速度人工事先给定。2)通过推进速度控制进土量的模式:即通过土压传感器检测控制盾构千斤顶推进速度,以维持开挖面土压稳定的控制模式。此时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事先给定。在下穿掘进过程中根
8、据需要可以不断转化控制模式,以保证开挖面的稳定。2 在盾构下穿施工中,为了保持开挖面的稳定,根据围岩条件适当注入添加剂,确保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同时要慎重进行土仓压力和排土量进行管理。1)在硬塑或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碎屑岩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地层中采用土压平衡模式掘进时,向刀盘面、土仓内和螺旋输送机内注入泡沫,并增加对螺旋输送机内注入的泡沫量,以增加了碴土的流动性。2)在粘性土地层中掘进时,采取向刀盘面和土仓内注入泡沫改良碴土。3)在粘性土内添加泡沫,增加了碴土的流动性,减少摩擦力,利于碴土的排出,减少泥土的堵塞。6.2.3.2 盾构姿态控制 1 采用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测量辅助进行盾构姿态监
9、测 2 采用分区操作盾构机推进油缸控制盾构掘进方向 推进油缸按上、下、左、右分成四个组,每组油缸都有一个带行程测量和推力计算的推进油缸,根据需要调节各组油缸的推进力,控制掘进方向。3 纠偏 在盾构机穿越铁路线过程中,如掘进方向出现偏差,只要线路可调,就不需要进行纠偏,待穿越完毕后在进行处理。6.2.3.3 土压平衡状态下的设定土压力 PkH【k:土压力的侧向系数,视覆土性质和厚度而定,一般在 0.50.7 之间。:土的容重;H:隧道中心埋深】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和出土量的有机结合,所有上述土压力设定值可作适当调整。6.2.3.4 推进出土量控制 理论出土量/4D2L/46.28
10、21.546.4m3/环 考虑岩土的松散系数,盾构掘进时的实际出土体积约为 67.5 m3/环。由于盾构机的特殊构造,使其无法观察掌子面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出土量的大小来推算掌子面情况,出土量过大,掌子面就可能出现了坍塌,所以必须控制好出土量。根据计算,实际每环出土量为 70m3(虚方)左右,用渣车出土计量为每环 4.5 斗左右。现场实际计量时,出土量控制可采用掘进 300mm 出渣 1 车来控制。过程中一旦有超量现象,必须对该区段进行处理,包括二次补浆,乃至地面注浆加固等措施。6.2.3.5 同步注浆量 在盾构施工中,当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土体与管片之间会形成一道宽度为 115140mm 的环型
11、空隙。为了尽快填充环形间隙使管片尽早支撑地层,防止地层变形过大而危及 1 号线安全需要进行注浆。同步注浆采用盾尾壁后注浆方式。注浆要做到“掘进、注浆同步,不注浆、不掘进”,通过控制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注浆压力控制在 0.25Mpa 左右,每环注浆量 6.5m3左右)双重标准来确定注浆时间。具体注浆参数需通过试验段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确定。注浆配合比采用如下设定,并在施工过程中酌情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表 1 同步注浆配合比 名称 水泥 膨润土 粉煤灰 砂 水 初凝时间 材料用量(kg/m3)250 75 50 400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80min 6.2.4 选择试验段 在正常掘进段选择地质条件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平 盾构 铁路 施工工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