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遗传经典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中生物遗传专题经典题 1、果蝇得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得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得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据此回答:(1)控制眼色得基因在_染色体上(2)正交子代中,雌性果蝇得基因型为_(3)反交得 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得比例_ 2、雄鸟得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ZZ,雌鸟得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ZW。某种鸟羽毛得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与伴 Z 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得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 A 不存在,不管 B 存在与否(aaZZ或 aaZW)A 存
2、在,B 不存在(A_ZbZb或 A_ZbW)A 与 B 同时存在(A_ZBZ或 A_ZBW)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1)黑鸟得基因型有_种,灰鸟得基因型有_种。(2)基因型纯合得灰雄鸟与杂合得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得羽色就是_,雌鸟得羽色就是 _。(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色只有黑色与白色,则母本得基因型为_,父本得基因型为_。(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色有黑色、灰色与白色,则母本得基因型为_,父本得基因型为_,黑色、灰色与白色子代得理论分离比为_。3、解析:(1)黑色为 A_ZBZ或 A_ZBW,基因型有 AAZBZB、AAZBW、AAZBZb、AaZBW、AaZBZB、A
3、aZBZb。灰鸟为 A_ZbZb或 A_ZbW,基因型有 AAZbZb、AAZbW、AaZbZb、AaZbW。黑鸟得基因型有 6 种,灰鸟得基因型有 4 种。(2)灰雄鸟(纯合)为 AAZbZb,黑雌鸟(杂合)为 AaZBW。则 AAAa12AA、12Aa;ZbZbZBW12ZBZb、12ZbW。子代中雄鸟:AAZBZb(黑色)、AaZBZb(黑色);子代中雌鸟 AAZbW(灰色)、AaZbW(灰色)。(3)两黑鸟可记为 A_ZBZA_ZBW。子代中有白色则亲本得一对基因为AaAa;子代中只有黑色与白色,没有灰色,说明亲本基因型为 ZBZBZBW。所以亲本基因型:父本为 AaZBZB,母本为
4、AaZBW。(4)亲本基因型可表示为:A_ZBZA_ZbW。子代中有白色,亲本为 AaAa;子代中有灰色,亲本为:ZBZbZbW。所以母本为 AaZbW,父本为 AaZBZb。P:AaZbW AaZBZb AaAa ZbWZBZb 34A_ 14aa 14ZBZb 14ZbZb 14ZBW 14ZbW 黑色为:A_ZBZ、A_ZBW:34(1414)38 灰色为:A_ZbZb、A_ZbW:34(1414)38 白色为:aaZZ、aaZW:14114 答案:(1)6 4(2)黑色 灰色(3)AaZBW AaZBZB(4)AaZbW AaZBZb 332 3、果蝇得体色(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得
5、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得遗传规律,研究者人为地组成了A、B 两个蝇群,A 全部为灰身,B 全部为黑身,进行了以下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交配组合 后代表现型及数目 灰身 黑身 第 1 组 A 蝇群()B 蝇群()26 178 109 第 2 组 A 蝇群()B 蝇群()7 628 58 第 3 组 第 1 组得 F1自交 2 940 1 050 第 4 组 第 2 组得 F1自交 2 730 918 第 5 组 第 2 组得 F1()黑身果蝇()1 754 1 648 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第 1、2、3、4 组得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果蝇得_身就是隐性性状。(2)第 5 组交
6、配实验称为_,用于检验_。(3)第 1、2 组得少数后代为黑身,说明双亲中_蝇群中混有杂合子。(4)运用_得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果蝇得体色遗传符合孟德尔得_定律。、已知果蝇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 与 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区段上),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得红眼与白眼性状得基因只存在于X 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如图所示)。果蝇得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1)若只考虑刚毛与截毛这对性状得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得基因型除了有XBYB(如图所示)与 XBYb外,还有_。(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得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
7、-Y-),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得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_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得性状表现。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 XRBYB;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如果子代_,则雄果蝇基因型为 XRbYB。解析:、(1)根据第 3、4 组 F1自交,灰身与黑身之比为 31,黑身为隐性。(2)第 2 组得 F1()与隐性类型杂交称为测交,用来判断 F1得相关基因组成。(3)第 1、2 组得少数后代为黑身(远少于 1/3),说明双亲中灰身蝇群中混有杂合子。(4)用统计学分析,自交后代为 31,测交后代为 11,符合分离规律。、(1)X 与
8、Y 染色体上可能有显性或隐性基因,雄果蝇得基因型有 XBYB、XBYb、XbYB、XbYb。(2)红眼刚毛雄果蝇(XR-Y-)得基因型有 XRBYB、XRBYb、XRbYB三种情况。可进行测交实验,选择白眼截毛(XrbXrb)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分析后代可能出现得现象。答案:、(1)黑(2)测交 F1得相关基因组成(3)A(4)统计学 基因分离、(1)XbYB、XbYb(2)白眼截毛 XRBYb 红眼果蝇为截毛,白眼果蝇为刚毛 1、果蝇得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得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得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据
9、此回答:(1)控制眼色得基因在_染色体上(2)正交子代中,雌性果蝇得基因型为_(3)反交得 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得比例_ 2、雄鸟得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ZZ,雌鸟得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ZW。某种鸟羽毛得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与伴 Z 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得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组合 A 不存在,不管 B 存在与否(aaZZ或 aaZW)A 存在,B 不存在(A_ZbZb或A_ZbW)A 与 B 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羽毛颜色 白色 灰色 黑色(1)黑鸟得基因型有_种,灰鸟得基因型有_种。(2)基因型纯合得灰雄鸟与杂合得
10、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得羽色就是_,雌鸟得羽色就是_。(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色只有黑色与白色,则母本得基因型为_,父本得基因型为_。(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色有黑色、灰色与白色,则母本得基因型为_,父本得基因型为_,黑色、灰色与白色子代得理论分离比为_。3、果蝇得体色(灰身、黑身)由常染色体上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得遗传规律,研究者人为地组成了 A、B 两个蝇群,A 全部为灰身,B 全部为黑身,进行了以下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交配组合 后代表现型及数目 灰身 黑身 第 1 组 A 蝇群()B 蝇群()26 178 109 第 2 组 A 蝇群()B 蝇
11、群()7 628 58 第 3 组 第 1 组得 F1自交 2 940 1 050 第 4 组 第 2 组得 F1自交 2 730 918 第 5 组 第 2 组得 F1()黑身果蝇()1 754 1 648(1)根据第 1、2、3、4 组得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果蝇得_身就是隐性性状。(2)第 5 组交配实验称为_,用于检验_(3)第 1、2 组得少数后代为黑身,说明双亲中_蝇群中混有杂合子。(4)运用_得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果蝇得体色遗传符合孟德尔得_定律。、已知果蝇刚毛与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 与 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区段上),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得红眼与白眼性状得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如图所示)。果蝇得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1)若只考虑刚毛与截毛这对性状得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得基因型除了有XBYB(如图所示)与XBYb外,还有_。(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得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Y-),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得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_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得性状表现。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 XRBYB;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如果子代_,则雄果蝇基因型为 XRbYB。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