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断面隧道工程施工方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1 2.2.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2.2.1.总体施工方案(1)总体施工思路 坚持采用综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努力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程度;坚持围岩监控量测、实施隧道信息化动态设计施工。(2)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运输方案。根据工期安排,隧道全部安排平行施工。隧道按新奥法组织施工,严格遵循“超前探、管超前、弱(不)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紧衬砌”的原则。用先进的探测和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通过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判定地质变化,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施工。施工准备阶段完成临时施工便道,架设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路;
2、洞口场地开挖完成后,安装和修建隧道供风、供水、供电、混凝土生产、钢构件加工等设备与设施;砌筑洞顶截排水沟,进行洞顶地表加固,开挖洞口土石方;尽早修建洞口段衬砌及洞门,以策安全。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加强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加强围岩量测,实现施工信息化,并实施掘进(钻、爆、装、运)、锚喷(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运用开挖掌子面地质素描、TSP203 地震波反射法、超前水平钻探等对崩塌、黄土、膨胀土、采空区等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提前预测地层情况,根据不同的岩层和岩性及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以改善围岩状况,达到安全、高质量施工
3、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1)针对隧道各种围岩级别选定出合理的钻爆及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每次开挖进尺及超欠挖控制,在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控制支护循环时间,并做到经济合理。(2)根据隧道空间断面的特点,隧道单口掘进小于 1Km 时采用压入式通风。隧道单口掘进长度大于 1km,采用混合式通风。两台轴流风机分别供风、抽风的通风方式。尽量减小通风系统所占空间,又能满足通风要求。(3)由于隧道净空小、宽度窄,不能满足大型施工机械的操作场地要求,考虑了采用小型运输机械无轨出渣方案,避车洞的设置数量和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使之做到车辆转换间不消耗施工时间。关于填方路基
4、得技术交底 2(4)对施工每循环进尺所需用的机械、人员等配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月、每年的施工进度,保证工期要求。(5)以类似隧道施工经验为基础,保证该隧道施工的各种方法、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满足工期、质量、环保要求。2.2.2.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2.2.2.1.隧道开挖方案 隧道开挖方案详见“表 2-2-1 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表 2-2-1 隧道总体开挖方案表 围岩类别 施工方案 备 注 黄土隧道 以 WZL-60 立爪挖掘装载机开挖为主,辅以微震光面爆破,人工风镐、铁锹配合开挖,以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本标段计划级围岩开挖进度 252m/月
5、、级围岩开挖进度 238m/月。石质隧道 人工手风钻造孔,短进尺、小药量、弱爆破、周边孔光爆。隧道开挖作业施工工艺流程:开挖爆破出渣初支下一循环。2.2.2.2.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 隧道支护及衬砌施工方案见“表 2-2-3 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表”。表 2-2-3 隧道支护及衬砌方案表 序号 工 程 名称 施工方案 1 隧道 1 进口段:岩性主要为黄土状粉土及黄土,围岩级别为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T=80mm)+砌碹(T=200mm)复合式衬砌,铺底厚度T=200mm。其中黄土状粉土段增加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洞身段:岩性主要为黄土及中风化砂岩、泥岩,围岩级别为级围
6、岩,设计黄土段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T=120mm)衬砌,铺底厚度T=100mm。设计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厚度T=100mm,不铺底。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3 跨省道加强支护段:穿越省道段隧道岩性主要为中风化砂岩、泥岩,围岩级别为级围岩,设计采用加强支护,支护形式为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砼80mm+单层钢筋砼砌碹350mm,工字钢支架排距为600mm,铺底厚度T=200mm。出口加强支护段:岩性主要为中风化砂岩、泥岩,围岩级别为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T=80mm)+砌碹(T=200mm)复合式衬砌,不铺底。2 隧道 2(1)进口变断面段(),
7、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工字钢间距1000mm。(2)进口岩性过渡段(),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工字钢间距1000mm。(3)洞身段(),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200mm,工字钢间距1000mm。(4)洞身加强段()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200mm,工字钢间距600mm.(
8、5)出口段(),级围岩,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200mm,工字钢间距1000mm。3 隧道 3(1)进口段(),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4(2)进口延伸段(),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3)洞身I段(),设计采用金属网+9号矿用工字钢棚支护,T=120mm。(4)过度段(),支护同洞身I段。(5)洞身II段(),采用锚网喷T=80mm。(6)出口段(
9、),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7)车洞:硐室长4.5m,宽3.5m,本隧道内共设置7个,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T=100mm。4 隧道 4(1)进口段(),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2)洞身段(),设计采用复锚网喷T=80mm支护。(3)出口段(),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9号矿用工字钢+挂网喷浆80mm,二次衬砌200mm,铺底100mm。(4)避车洞:硐室长14m,宽3.5m,本隧道内共设置4个,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T=100mm
10、。2.2.2.3.隧道出碴方案(1)出碴机械的选择 综合考虑隧道空间、工期计划等因素,安排满足施工场地要求及保证施工循环时间的出渣机械,再以人工配合的出渣方案。目前市场上满足该隧道工程场地要求的扒渣机为 WZL-60 挖掘装载机,该机外形尺寸为 4740mm 长*1550mm 宽*1720mm 高,装渣能力约为 60m3/h,可以满足施工场地要求。谷堆坪隧道、史村沟隧道、王窑科采用有轨运输,梭式矿车出渣,电瓶车牵引。黑子沟隧道采用无轨运输,自卸三轮车承担支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5 洞进行材料运输及出碴,市场上最小的翻斗车辆车箱尺寸为 2.0m 长1.5m 宽0.6m 高,标准载重 3.0t,
11、隧道断面不能满足在车辆交叉的要求,加上隧道还需放置混凝土喷射机等较大型的作业机械。为此,在隧道内每隔一段距离开凿避车洞,作为隧道内出渣车辆交叉的需要,又能作为放置其它施工设备的临时场地。临时措施主要为增加避车洞及其相应的工作。有轨运输布置:1)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要求二衬衬砌紧跟开挖面,部分隧道采用有轨运输方案。出渣运输采用轮轨式 WZL-60 挖掘装载机装渣,电瓶车牵引 2.5 m3梭式矿车到弃渣场,梭式矿车自卸渣。混凝土施工用湿喷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车皆由电瓶车牵引运输。运输轨道采用 22Kg/m 钢轨,轨距 600mm,采用木枕,枕木采用尺寸 150 mm150 mm12
12、00 mm。在装卸点前股道设置信号,在各列车梭式矿车尾部设置红色闪灯,机车凭信号行车,信号可人工控制。梭式矿车应安装自动制动装置(气压失压制动控制系统),以防止梭式矿车溜车或在运行中脱钩后,造成安全事故。隧洞采用单线,主洞内每 300m 设调车道,调车道长 30m。2)行车调度 单车错车道布置及调车方法详见图 2-2-1。在倒运渣场设调度车场、检修线和存车场。出渣和其它各种轨行车辆必须严格按照在施工过程中编制的运行图运行,保证行车安全。在进入工作面和侧向通过道岔时,减速行驶。道岔由专人负责按行车组织方式扳动。统一服从行车调度指挥。经常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保证车辆制动有效。行驶中司机加强暸望,发
13、现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及时制动停车。统一行车标志和信号。每月定期进行线路养护。各工作面出渣集中连续进行,以保证每个工作面的循环作业时间。30米80100米耙斗机电瓶车BCD装好碴的A梭矿错车道,每300米设一处说明:A车装满后,电瓶车牵引至错车道卸下,再从正道倒至耙斗机后;B车装满后,电瓶车牵引从正道倒回错车道,依此类推。四车装满后,电瓶车将四辆矿车牵引至支洞底,卷扬机提升至支洞口。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6 (2)避车洞设置 避车洞为出渣车辆交叉及施工设备的临时停放处,要考虑足够的空间,并在开凿时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为保证循环时间及转换流畅,拟对该隧道避车洞开凿深度为 4.00m,宽 3.0
14、m,设置距离 200m。(3)出碴方案 开挖爆破完成后,采用扒渣机直接将渣体装入运输车辆,再由运输车辆将弃渣运输至指定位置;扒渣时人工进行配合,负责处理边角处或大块的渣体;运输过程中,遇到车辆交叉时,选择就近避车洞进行;在弃渣场的弃渣防护和排水设施施工完毕后方可弃渣,弃渣完毕后对其进行绿化治理。在出渣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生产设备之间的干扰,对每个出渣循环时间进行统计,如不能满足要求,对辅助人员、运输设备等进行调整。由于隧道空间狭窄,出渣施工时特别注意机械与配合人员的相互配合,保证安全。出渣运输车辆经过其它施工地点和相互交叉时,提前报警通知。尽量做到不相互干扰,快速流畅。避车洞数量可根据循环时间做
15、调整。避车洞数量越多,循环时间越短。相应的临时措施要增加,主要取决于计划工期。在装渣过程中,由于需要操作人员相互配合,考虑到需要统一指挥但工作面噪音大的特点,在扒渣机司机、皮带运输台架司机、运输车司机之间配置对讲机方便联系。另外,由于各种设备之间相对距离比较紧凑,各种设备在隧道内的移动速度在接近时控制在 5km/h 以内。2.2.2.4.施工测量方案 本标段隧道测量工作配测量工程师和测量技工,共同完成测量工作。主要测量及监测仪器配置为: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水准仪、数显式收敛计、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测量作业程序流程见“图 2-2-2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1)控制网复测 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和业主
16、技术部门现场进行的交接测量控制桩橛点及办理的相关手续,组织测量人员对交接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反复复核测量,复核导线点的坐标和水准基点高程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经过平差后与所交的控制点结果进行对比,完全无误后作为施工用控制点。隧道每掘进 300m 或雨季前后各进行洞内外导线控制点联测一次。关于填方路基得技术交底 7(2)高程控制 图 2-2-2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置形式为附合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采用 S1 等级水准仪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断面 隧道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