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护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实体护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体护坡工程施工设计方案.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资料.Ax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CCCC FIRST HIGHWAY TWO ENGINEERING 3.LTD.国道 318 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二合同段 护坡首件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一公局二公司国道 318 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专业资料.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专业资料.二一六年五月 目录 1 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 .1 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 3 施工准备.2 3.1 场地准备.3 3.2 技术准备.3 3.3 人员准备.3 3.4 机械设备.4 4 施工工艺.4 4.1 基础测量放样 .4
2、.4.2 基坑开挖.4 4.3 模板安装.5 4.4 片石混凝土的浇筑.6 4.5 墙背回填.7 4.6 石笼施工.7 4.6.1 石笼材料.7.专业资料.4.6.2 石笼施工 .8.专业资料.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文明、环保、水保体系 463 石笼施工质量控制.9.4.7 护坡坡面施工 4.7.1 护坡坡面清理 4.7.2 砂砾垫层 4.7.3 坡面混凝土施工 4.8 护坡质量控制标准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5.1 思想保证措施 9.9.9.10 11.13.5.2 组织保证措施.14.5.3 制度保证措施.14.5.4 技术保证措施.14.5.5 过程控制措施.15.6.1 安全保障组织.15
3、.6.2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6 6.3 加强安全操作管理 1.7 6.4 加强车辆交通安全管理 17 7.1 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1.8 7.2 环保、水保体系 1.8 7.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0 7.4 环保、水保措施 21.15 18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护坡首件施工技术方案 1 编制目的及编制依据 1.1 编制目的 通过 K4511+280-K4511+360 护坡首件施工更好的掌握护坡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 法,验证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通过首件施工更好的掌握护坡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配备方法,总结经验指导本 标段类似工程全面施工。主要验证内容:模板加工、安装质量、脱模剂的选择
4、、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运 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现场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速度、混凝土的振捣工 艺、质控体系的运转情况以及现场施工组织运转情况。施工中加强各项指标的检测和 总结,合格后按照总结后的施工方法指导后续施工。1.2 编制依据(1)国道 318 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二标段施工 设计图。(2)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西藏自治区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检验标准等。(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4)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6)西藏自治区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中的相关规定。.专业
5、资料.2、工程概况 国道 318 线林芝至拉萨段公路改造工程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第二合同段路线起于 拉龙村以东 K4501+480,利用 G318 走廊带布线,跨越墨竹玛曲河后至一山体平台,沿其北侧山坡展线至乌斯江村北侧,之后路线沿 G318 继续往西,绕日多兵站北侧山边 前行,至怎村、终于扎西岗乡罗马村 K4517+700,路线全长 16.220km。对受自然因素作用易产生破坏的边坡坡面,应用适当的坡面防护措施,路堤边坡 与河岸岸坡的冲刷防护工程,根据水流速度,水流方向和河道地貌等条件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本标段边坡防护基础采用 C20 片石混凝土,坡面采用 C25 素混凝土浇筑。具体工程量如
6、下表所示:A 型护坡主要工程量 序 号 起讫桩号 位置长度(m)C20 片石 砼(m3)石笼(m3)C25 砼(m3)备注 左 右 1 K4506+499.5K4506+509.5 10 43.7 60 37.1 2 K4506+509.5K4506+650 140.5 614.0 843 279.2 3 K4516+170K4516+240.5 70.5 308.1 423 159.1 4 K4516+240.5K4516+250.5 10 43.7 60 48.1 5 K4508+336K4508+560 224 978.9 1344 614 6 K4511+280K4511+360 80
7、 349.6 117.7 480 7 K4511+360K4511+800 440 1922.8 2640 1099.6 8 K4514+711K4514+721 10 43.7 60 0.2 9 K4517+200K4517+440 240 1048.8 1440 846.5 10 K4517+520K4517+700 180 786.6 1080 439 .专业资料.合计 80.5 1324.5 6139.9 8067.7 4002.8 3 施工准备 3.1 场地准备(1)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保证进场后可立即投入施工。(2)查明施工区域管线分布情况,如有地下管线采用措施改迁或保护,并
8、向现场 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3.2 技术准备(1)完成内部导线、水准网的建立,具备测量放样条件;(2)完成地材、钢材的上报审批工作;(3)完成配合比的试配及申报工作;(4)落实挡土墙施工监控的人员及设备;(5)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6)组织人员对施工期间原始资料集影像资料的收集。3.3 人员准备 施工人员准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 施工负责人 人 1 2016 年 4 月 2 项目管理人 技术人员 人 4 2016 年 4 月 3 员 质检员 人 2 2016 年 4 月 4 安全员 人 2 2016 年 4 月 5 施工负责人 人 1 2016
9、 年 4 月 7 作业班组人 普工 人 10 2016 年 4 月.专业资料.8 员 混凝土工 人 6 2016 年 4 月 9 片石砌筑工 人 6 2016 年 4 月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10 机械操作手 人 4 2016 年 4 月 3.4 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功率(kw)或容量(m3)或吨位(t)数量(台、套)进场时间 1 拌和机 HZS120 2 2016 年 2 月 2 挖掘机 1.0m3 2 2016 年 2 月 3 装载机 LW300F 2 2016 年 2 月 4 混凝土罐车 8m3 2 2016 年 2 月 4 施工工艺 4.1
10、基础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边线桩及基槽开挖范围,在开挖边界外 5m 设保护桩,便于施 工中碎石检查。并按照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护坡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 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4.2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底,基础部位的尺寸、形状埋置 深度均应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当基础开挖后若发现与设计情况有出入时,应按照实 际情况调整。本基础开挖为明挖基坑,在松软底层或陡坡基层地段开挖时,基坑不宜全段贯 通,而应采取跳槽办法开挖,以防止上部失稳。当基底土质为碎石土、砂砾土、砂性 土时,将其整平.专业资料.夯实 基坑开挖应安排专人指挥,在开挖过程中不得
11、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当场 地有条件堆放开挖基坑的土方时,一定要留足回填需要的土质,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 走,避免二次倒运。在基坑边弃土应保证边坡稳定,当土质较好时,基坑边的堆土应 距上口边缘 1.2m 以外,高度不得超过 1.5m。任何土质基坑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 露,扰动或浸泡,而消弱基底承载力,基底尽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动应将其夯 实,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放线复验,确认位置无误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行 基础施工。4.3 模板安装 1、施工采用小块 2.0mx 15m 的平板钢模。部分采用木模时其类型应尽量统一便 于重复使用,木模要始终保持表面平整、形状正确,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2、,木模的接 缝可做成平模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2、模板一般由侧板、立挡、横挡、斜撑组成,斜撑的下端需要有垫板,垫板固定 在泥地上用木桩,混凝土上可用预埋件。基础模板较高时也可以用对拉螺栓固定,或 与斜撑结合使用,但斜撑与模板横带水平交角不宜大于 45 o 3、模板顶、底部均采用12 对拉螺杆进行连接,间距为 0.60.8m 布置。模板背 架采用 48 钢管进行加固。3、模板施工时,先弹出中心线和二边线,选择一边先装竖立挡、横挡及斜撑并钉 侧板,在顶部用线锤吊直,拉线找平,撑牢钉实,待基面清理干净,再竖另一端模 板。为保证墙体混凝土的厚度,一般都加撑头或内撑。为便于拆模时混
13、凝土表面整洁 光滑,模板安装前应在模板上涂刷脱模剂。4、拆除:不承重的侧模,可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损坏时拆.专业资料.护坡模板安装 4.4 片石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采用标号为 C20 片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全面进行检查模板标高、截 面尺寸、接缝、支撑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1、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超过 50c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 边往里加片石,加片石时注意片石与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0cm,在浇筑前每一块 片石用水冲洗干净,片石混凝土浇筑要连续且对称进行,因故间歇时,间歇时间不得 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当超过初凝时间时,应按施工缝处理。2、为防止离析,从
14、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应符合如下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 时,在不发生离析的情况下,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当倾斜不满足上述要求 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卸高度过高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 1m,并严禁用振捣棒分摊混凝土。3、浇筑片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如下: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 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 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 筋.专业资料.及其他预埋件。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
15、性能等情况 并通过试验确定。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 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4、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模板变形,准确控制外形尺寸,并派专人在四周观察,防 止跑浆,爆模,以保持线性顺适。4.5 墙背回填 基础模板拆除后,护坡基础宜采用渗水性强的砂砾、碎石土、碎(砾)石等材料 作为墙背填料,回填必须严格控制分层厚度,每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压实时应 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的冲击影响,临背 1.0m 范围内,应采用振动平板夯等小型压实 机具碾压夯实。4.6 石笼施工 4.6.1 石笼材料 461.1 石笼材料(1)石笼材料为异形截面的热
16、镀锌低碳钢丝,外涂树脂保护膜。钢丝材质必须符 合GB/T700-2011 标准规定,热镀锌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石笼网格采用 8 号重镀锌钢丝编织,网格可采用六边形或正方形,网孔不得 大于10cm。(3)每个铅丝笼单元之间应用钢丝绑扎固定,形成统一的整体结构。4.6.1.2 石笼填料 石笼内卵石或块石最小边不得小于 15cm,墙趾前缘基坑采用的大块石最小边不得 小于 25cm,所有石料均要求采用质地坚硬,强度等级 MU30、比重不小于 2.5 吨/立方 米,遇水不易崩解和水解以及抗风化的石料。0.专业资料.462 石笼施工 462.1 组装石笼 1、间隔网与网身应成 90。相交,经绑扎
17、形成长方形网箱组或网箱。2、绑扎线必须是与网线同材质的钢丝。3、每一道绑扎必须是双股线并绞紧。4、构成石笼交接处绑扎道数应符合以下要求:(1)、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2)、间隔网与网身交接处每间隔 25cm 绑扎一道;(3)、间隔网与网身间的相邻框线,必须采用组合线联结。即用绑扎线一孔绕一 圈接一孔绕二圈呈螺旋状穿孔绞绕联结。5、上层铅丝石笼露出地面高度为 35cm,每个铅丝笼之间用钢丝绑扎固定。4.6.2.2 填料施工 1、石笼填料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放置块石或卵石时要分层码放,各工作层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且必须同时 均匀地向同层的石笼内投料,严禁往同一层的单个
18、石笼内一次投满填料。3、石笼的尺寸大于笼网孔眼。笼内石料应塞紧、装满,笼网应锁口牢固,笼与笼 间的空隙应用石料填满。4、顶面填料宜适当高出一定高度,且必须密实、空隙处以小碎石填塞。5、裸露的填充石料,表面应以人工或机械砌垒整平,石料间应相互搭接。4.6.2.3 封盖施工 1、封盖必须在顶部石料砌垒平整的基础上进行。2、封盖与石笼主筋相交线每相隔 25cm 绑扎一道.专业资料.463 石笼施工质量控制 1、检验石笼基面、高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检查石笼组装工艺、拼装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3、检查填充石料施工工艺,程序是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4、石笼间连接要牢固,石笼封口紧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体 护坡 工程施工 设计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