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pdf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带答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总结例题 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2、老师鼓励同学们上课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3、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速度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 A悠扬的
2、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5、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A声源处 B传播途径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6、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 B倒车雷达 CB 超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7、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 34 米以上 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
3、我们都能听到声音 8、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治噪声产生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9、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3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0、下列技术的应用中,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超声波碎石 B倒车雷达 CB 超 D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多选题 11、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
4、可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 D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丙、丁的音色相同 C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D乙、丙、丁的频率相同 13、如图所示是敲击两个相同的音叉时,利用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 ()A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B敲击甲的力度小于敲击乙的力度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振动频率比乙的振动频率小 14、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
5、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合唱时,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音响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C老师能通过音调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D现场的观众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 0Hz20000 Hz 15、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图中的做法能有效减弱噪声是()A张贴禁止鸣笛标志 B工人带防噪声耳罩 5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计算题 16、科考船在某海域向海底发射声波,经过 4s 后接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 1500m/s,求此海域海底的深度。17、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
6、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 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 340m,求:(1)测得成绩与真实成绩相差多少秒?(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速度是多大?18、今年国庆节期间,小滨从遵义乘火车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车长为 500m。途中当火车以 72km/h 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滨测出自己通过该隧道的时间为 1min5s。(1)旅途中小滨观察到的紧邻居民住房的铁路旁修建有高墙,其作用是什么?(2)该隧道的长度为多少米?(3)火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的时间为多少秒?(4)若该火车通过一座长为 0.8km 的大桥时,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 12s,则该火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6 (带答案)初中八
7、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_024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2、答案:C 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大声回答问题,这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 C。3、答案:A 解析: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故选
8、A。4、答案:A 解析:A悠扬的笛声是由笛子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噪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 B 错误;7 C“震耳欲聋”用于形容声音很大,说明声音响度很大,故 C 错误;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D 错误。故选 A。5、答案:A 解析:ABC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 A 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A。6、答案:A 解析: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A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 A 符合题意;B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 B 不符合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中 年级 物理 第二 现象 知识 总结 例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