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可靠性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罗国勋课件.ppt
《第十三章-可靠性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罗国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可靠性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罗国勋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设计第一节 可靠性设计概述 第二节 系统可靠性模型第三节 可靠性预测第四节 可靠性分配第五节 可靠性分析第六节 可靠性设计的常用技术 第一节 可靠性设计概述一、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及其比率分配二、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 三、产品可靠性设计一般程序 四、现代可靠性设计的主要体现一、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及其比率分配 内在可靠性使用可靠性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 40%零部件、原材料 30%制造技术 10%使用、操作维修等20%二、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可靠性预测:按照已知零部件或各单元的可靠性数据,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系统设计方案。可靠性分配:按照已给定的系
2、统可靠性指标,对组成系统的单元进行可靠性分配。并在多种设计方案中比较、选优。四、现在可靠性设计的主要体现更严格的简化及降额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设计。非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软件可靠性已成为一个新的可靠性分支,并得到迅速发展。为尽早发现并剔除引起早期失效的薄弱元器件及工艺缺陷,采用组合环境应力试验和加强环境应力筛选试验。进行可靠性增长试验,即预先进行的鉴定试验。第二节 系统可靠性模型一、串联系统 二、并联系统串联系统的可靠性框图串联系统的可靠度Rs(t):假设n单元的可靠度为Rn(t),则串联系统的可靠度串联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s):一、串联系统单元1单
3、元2单元n例13.2.1串联系统由n个可靠性Ri相等的单元构成,试求n=1,5,10,15,20,25,30,35,40,45时,Ri为1,0.99,0.98,0.97,0.96,0.95的系统可靠度。解 因为 ,计算与不同n相应的系统可靠度,结果如表13.2.1。n 1.000 0.990 0.980 0.970 0.960 0.950 1 1.000 0.990 0.980 0.970 0.960 0.950 5 1.000 0.951 0.904 0.859 0.815 0.774 10 1.000 0.904 0.817 0.737 0.665 0.599 15 1.000 0.860
4、 0.739 0.633 0.542 0.463 20 1.000 0.818 0.668 0.544 0.442 0.358 25 1.000 0.778 0.603 0.467 0.360 0.277 30 1.000 0.740 0.545 0.401 0.294 0.215 35 1.000 0.703 0.493 0.344 0.240 0.166 40 1.000 0.669 0.446 0.296 0.195 0.129 45 1.000 0.636 0.403 0.254 0.159 0.099 Ri图图13-2-3 13-2-3 Ri关系曲线关系曲线 R=1R=0.99 R=
5、0.98R=0.97R=0.960.00.20.40.60.81.01.21510 15 20 25 30 35 40 45 R=0.95二、并联系统并联系统可靠性框图并联系统可靠度系统的平均寿命 单元1单元2单元n n1358100.01 0.990050 0.999999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0.05 0.951229 0.999884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0.10 0.904837 0.999138 0.999992 1.000000 1.000000 0.20 0.818731 0.994044 0.999804 0.
6、999999 1.000000 0.40 0.670320 0.964167 0.996105 0.999860 0.999985 0.50 0.606531 0.939084 0.990569 0.999426 0.999911 0.60 0.548812 0.908151 0.981302 0.998283 0.999650 0.80 0.449329 0.833015 0.949364 0.991545 0.997436 表表13.2.3 不同失效率不同失效率和和n的可靠度计算值的可靠度计算值由公式计算 n=1,2,5,8,10时,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结果如表13.2.4所示。因为单元平
7、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1/,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与单元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可表为:计算结果及关系曲线分别如表13.2.4和图13-2-6所示。n 1/135810500 500.00 916.67 1141.67 1358.93 1464.48 10001000.00 1833.33 2283.33 2717.86 2928.97 15001500.00 2750.00 3425.00 4076.79 4393.45 20002000.00 3666.67 4566.67 5435.71 5857.94 25002500.00 4583.33 5708.33 6794.64 7
8、322.42 30003000.00 5500.00 6850.00 8153.57 8786.90 表表13.2.413.2.4图图13-2-613-2-6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n=1n=3n=5n=8n=10第三节 可靠性预测一、可靠性预测的目的 二、可靠性预测的程序 三、可靠性预测的一般方法 一、可靠性预测的目的1.为设计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2.根据预测结果,编制可靠性关键件清单,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3.为可靠性试验方案设计提供依据;4.为产品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配提供
9、依据和顺序;5.对产品使用、维护提供信息等。二、可靠性预测的程序确定质量目标。拟定使用模型。建立产品结构。推导数学模型。确定单元功能。确定环境系数。确定系统应力。假定失效分布。计算单元的工作失效率和贮存失效率。计算产品可靠性。三、可靠性预测的一般方法(一)元器件计数法(二)应力分析法(三)相似产品法(一)元器件计数法失效率数学模型 其中:s为系统(设备)总失效率;Gi为第i个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Qi为第i个元器件的质量系数;Ni为第i个元器件的质量数量;n为不同元器件的种类数目。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子类产品的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在产品的原理图基本形成,元器件清单初步确定的情况下应用。(二)应
10、力分析法 失效率数学模型 其中b是基本失效率;i是各种系数,如是质量系数、E是环境系数等。适用范围 应力强度模型认为产品所受的应力大于其允许的强度就会失效。因此,采用应力分析法需要知道元器件所受的应力,如温度、电压、振动等,这决定了应力分析法只能用于详细设计阶段。例13.3.2 某设备用的金属膜电阻器,额定温度为0,额定功率0.2W,阻值为20k,使用于一般地面环境GFI,电阻器的工作温度为50,工作时电阻的耗散功率为0.1W,求该电阻的工作失效率p。解 查GJB/Z299B-98手册,计算应力比(降额系数)S工作功率/额定功率0.1/0.250.4T=50,S=0.4,查GJB/Z299B-
11、98手册表5.1.4.2-5,得基本失效率b0.009(10-6/h);阻值为20k,查GJB/Z299B-98手册表5.1.4.2-3,得R=1 查GJB/Z299B-98手册表5.1.4.2-2,得=1;计算该电阻的工作是效率b(三)相似产品法 预测的基本公式 其中TBFS是系统的MTBF(h);TBFi是第i分系统的MTBF(h)适用范围 相似产品法是根据以前研制和生产功能相似的产品时,所获得的失效率数据和特定的经验,估计新设计产品的可靠性参数。在机械、电子、机电类具有相似可靠性数据的新产品方案论证、初步设计阶段,可用相似产品法进行可靠性预计相似产品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与新设计产品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可靠性 设计 质量管理 罗国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