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地文景观-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ppt
《第1章地文景观-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地文景观-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章地文景观章地文景观|地文景观是指由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各类景观,包括山岳、岩溶、风沙、海岸等等景观类型以及地质遗迹。其中各种地貌景观是其主体。地貌是地球的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于地表物质的结果,是地球上各种地表形态的外貌体现,也称为地形。地貌景观是具有观赏价值和对游客有一定吸引力的地表形态的总称。1.1我国地文景观资源概况|1.1.1我国地貌特点|1.1.1.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1.1.2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1.1.2我国基本地貌类型|地貌形态分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基本类型|1.1.3显著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因素|地质构造因素、气候因素、地表
2、组成物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1.2花岗岩景观|1.2.1花岗岩景观特点|主峰明显,群峰簇拥,绝壁陡崖,雄伟险峻。像我国自古就有“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之说|(1)象形石峰(2)石柱、孤峰及峰林|(3)绝壁陡崖(4)一线天|1.2.2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泰山、华山、黄山、青岛崂山、安徽九华山、天柱山、西安骊山、大小兴安岭、衡山、贡嘎山、浙江天台山、普陀山、辽宁千山、医巫闾山、厦门鼓浪屿和万石岩、泉州清源山、福州鼓山、京东盘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 1.3岩溶景观|1.3.1岩溶地貌的概念|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指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的溶蚀为主的内
3、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1.3.3.2我国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1)桂林山水(2)路南石林(3)著名溶洞1.4熔岩景观|1.4.1熔岩地貌的形成|熔岩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1)五大连池火山群(2)云南腾冲火山群(3)镜泊湖及地下森林(4)长白山天池|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到广西北仑河口。大致以杭州湾钱塘江口为界,以北多为平原海岸,个别地区如河北北戴河、南戴河、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的海岸为山地丘陵海岸;|以南多为山地丘陵海岸;|生物海岸地貌是在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由珊瑚、红树林等生物形成的特殊堆积地貌,包括珊瑚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以前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观 中国旅游 地理 教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