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剪力墙结构设计【本章教学目标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框架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及特点,了解框架协同工作原理及特点,了解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两种计算图形的划分原则,了解铰接结构两种计算图形的划分原则,了解铰接与刚接体系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掌握其与刚接体系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了解两种体系计算的异、同点。计算方法。了解两种体系计算的异、同点。掌握刚度特征值对框架掌握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和剪力墙结构和和位移的影响。掌握框架位移的影响。掌握框架剪力墙结构各个剪力墙结构各个构件内力的计算方法。构件内力的
2、计算方法。熟悉高层框架熟悉高层框架-剪力墙剪力墙构件的设计要求和构造要求。构件的设计要求和构造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方法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方法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以及剪力墙两类抗侧力单元共同来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图6-1 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图变变形特点:形特点:剪力墙变形以弯曲型变形为主 框架变形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图6-2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图在同一结构中,楼板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楼板在其本身平面内刚度很大,它迫使框架和剪力墙在各层标高处共同变形。框架:层间变形上小下大剪力墙:层间变形上大下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变形在下部小于纯框架,
3、在上部小于纯剪力墙,共同作用使曲线上、下层间变形更加均匀图6-3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受力图受力特点:受力特点:协同工作时,剪力墙单元刚度比框架大得多,剪力墙担负大部分水平荷载。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剪力墙下部变形增大,框架减小,故下部为拉力。上部正好相反,剪力墙变形减小,框架增大,故上 部为推力。框架上部和下部所受剪力趋于均匀化。第二节第二节 两种计算图形两种计算图形 本节主要目的是确定如何归并总剪力墙、总框架,以及如何确定剪力墙与总框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剪力墙和框架间联系有两类:铰接体系和刚接体系一、铰接体系:通过楼板一、铰接体系:通过楼板图6-4 铰结体系 楼板的作用是保证各片
4、平面结构具有相同的水平位移,但是假定平面外刚度为0,其对各个平面结构不产生弯矩,联系梁可以简化成铰结连杆。二、刚接体系:通过联系梁二、刚接体系:通过联系梁图6-4 刚、铰结体系横向:2、6轴均为2片墙之间由联系梁连接,联系梁对墙会产生约束弯矩。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总框架:5片框架组成总连杆:联系梁简化为连杆,连杆与剪力墙相连端为刚结,与框架相连端仍为铰结。包括4个刚结端。纵向:9、10轴又有剪力墙又有柱。一端与墙相连,一端与柱相连的梁也称为联系梁,该梁对墙、柱都会产生约束作用,对柱约束反映在D值中,故同2、6轴,连杆与剪力墙为刚结,与框架为铰结。总剪力墙:4片墙组成总框架:2片框架+6根柱子组
5、成总连杆:包括8个刚结端当联系梁刚度较小时,也可以忽略其对墙肢的约束作用,把连杆处理为铰结,上面两图是框剪结构简化的两种计算体系,分别为铰结和刚结体系。包括:总剪力墙、总框架以及总连杆三部分。其中刚性连杆包括所有与墙肢相连的联系梁刚结端。根据柱D的定义,CF可由D值计算。CF=hDj假定:1、总框架各层抗推刚度相等,均为CF 2、总剪力墙各层抗弯刚度相等,为EJw注意:实际工程中各层抗推刚度和抗弯刚度不可能相同,如果各层变化不大,本方法适用,相差过大,用加权平均方法可以得到平均的CF以及EJW值。CFi总框架中各种不同的抗推刚度 EiJwi总剪力墙中各种不同的抗弯刚度 ni每种不同的抗推、抗弯
6、刚度的层数当框架很高时,需要考虑柱轴向变形对CF(框架抗推刚度)的影响,以减小该方法的误差。H50m或H4B时,需要修正抗推刚度 CFo=仅仅考虑梁、柱弯曲变形时候框架的顶点位移。仅仅考虑梁、柱轴向变形时候框架的顶点位移。、可以用第四章简化方法计算,计算可以用任意以及。给定荷载,但是需要用相同的荷载算二、计算公式二、计算公式采用连续化方法,连杆切开后,将各层连杆中的未知力PFi化为未知函数PF(x)。切开后的总剪力墙为静定结构,按照下图中正符号规则,悬臂墙的弯曲变形与内力有如下关系:图6-7 符号规则 Mw=EJw Vw=-EJw式的解为y=c1+c2+Ash+Bch+y1 c1、c2、A、B
7、四个待定常数,可以由边界条件确定。(1)当=1(顶部),在倒三角以及均布水平荷载下,总剪 力为0,Vw+VF=0。即(-EJ+CF)顶部集中水平力P下:Vw+Vp=P即(-EJ+CF)(2)当=0(底部),底部为固接,转角近似为0,即(3)当=1(顶部),剪力墙弯矩为0,即EJ(4)当=0(底部),底部为固接,位移为0,即y在确定的荷载形式下,顺序解出上述四个边界条件,可以求出四个待定常数。用此方法可以分别求出在三种荷载下的变形曲线y()总剪力墙:Mw=EJw Vw=-EJw总框架:VF=CF,或者VF=Vp-Vw倒三角分布荷载下:y=Mw=Vw=三、计算图表三、计算图表 y、MW、Vw中自变
8、量为和,为使用方便,分别将三种水平荷载下的位移,弯矩以及剪力画成曲线,示于书上P178图表6-66-8中。图表6-8 均布荷载位移系数求出系数后:用下列求出位移和内力:y=MW=Vw=VF=VP()-VW()第四节第四节 刚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刚结体系协同工作计算 图6-9 刚结体系基本体系与铰结体系间的主要区别:与铰结体系间的主要区别:1、总剪力墙的总框架间的连杆对墙肢有约束弯矩作用。2、连杆切开后,连杆中除轴向力外,还有剪力和弯矩。图6-9 刚结体系基本体系将剪力和弯矩向墙肢截面形心轴取矩,就形成约束弯矩Mi。将约束弯矩及连梁轴力连续化后,可以得到基本计算体系。与铰结体系相比:框架部分完全相
9、同,但剪力墙部分增加了约束弯矩。一、刚结连杆杆端约束弯矩一、刚结连杆杆端约束弯矩形成刚结连杆的联系梁有两种:1、墙肢与框架之间2、墙肢与墙肢之间联系梁均可以简化成带刚域的梁,刚域长度取为墙肢形心轴到连梁边距离减去1/4连梁的高度。2、墙肢与框架之间、墙肢与框架之间图6-11 带刚域杆件 上面公式中令b=0,可得:m12=另一端约束弯矩系数m21也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但是在刚结连杆计算中不用,故此处省去。如果不考虑剪切变形,可以令=0注意:实际工程中,上述方法计算出来的联系梁弯矩往往过大,配筋过多,可以对梁弯矩进行塑性调整幅。方法是降低联系梁刚度,即用hEJ代替EJ,h不小于0.55,这即意味着联
10、系梁刚度大,弯矩反而大,不利于其承载,为了保证联系梁的强度,我们应该减小连梁的尺寸,而不应该加大其尺寸。将约束弯矩连续化,则第i个梁端单位高度上约束弯矩为:mi(x)=h层高当同一层有n个刚结结点时候(与墙肢相交的结点),总连杆约束弯矩为:连梁总约束刚度n个刚结结点统计方法:每根两端刚域联系梁为2个,mab指m12或m21,一端刚域的梁只有一个,mab指m12。假定:框架从底层到顶层层高以及杆件截面都不变,沿着高度连杆约束刚度为常数,从而梁端转角为时候梁端约束弯矩:M12=m12 M21=m21当实际结构中各层不同时,取各层约束刚度加权平均值为连梁约束刚度二、计算公式二、计算公式剪力墙:EJw
11、=Mw EJw框架:EJw 刚结体系:查出来的为EJw EJw=由力的平衡条件知:Vp=框架:框架广义剪力计算步骤:计算步骤:1、由刚结体系的以及值查表6-66-8,得到y,Mw,2、由求出 3、按框架抗推刚度以及连杆总约束刚度比例分配得到框 架总剪力以及联系梁总约束弯矩。VF=m=4、由求出第五节第五节 刚度特征值刚度特征值对框架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位移牲征的影响剪力墙结构受力、位移牲征的影响 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值,或为框架抗推刚度(或广义抗推刚度包括联系梁约束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当框架抗推刚度很小时候,值较小,=0即剪力墙结构。当框架抗推刚度很大时候,值较大,=即纯框架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剪力 结构设计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