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时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代非洲与美洲1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由此可见,印加帝国()A孕育君主立宪的雏形B地方治理体系较为完整C民族国家有一定发展D建立世界最早的联邦制2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表明()非洲中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外来移民促进东非社会转型东非中古文明具有开放性 不同区域文明相互交流影响ABCD3以下四项
2、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A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阿克苏姆王国是埃及文明的延续和发展B1112年,法国琅城居民起义,1128年,法王路六世颁发持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推动因素之一C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由此进入幕府政治和闭关锁国时期D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统治印加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AABBCCDD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
3、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材料说明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是()A西班牙人人侵B新航路尚未开辟C天灾与战争频繁D文明之间缺乏交流5阿兹特克文明有高度密集的人口,产生了初级的文字和阶级分化,而且他们的生计活动富有创造力,利用浮动园地和水利设施达到了很高的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效能,但没有使用金属工具,也不会使用畜力甚至没有发达的陶器制作。据此可知阿兹特克文明()A依然处于原始社会B文明演进动力不足C无法建立中心城市D尚未进入国家阶段6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
4、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创造了玛雅文字建造羽蛇神金字塔发明数字符号“0”广泛使用马拉战车ABCD7古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内有300多座金字塔庙宇。古代玛雅金字塔的主要用途是()A传播宗教B用于祭祀C用作国王陵墓D贮藏文化遗存8下表所示为古代印加帝国的社会调控机制。印加帝国建立的这一系列机制()主要方面主要表现社会组织、管理严密的居民编制及土地、税务调配制度宗教机制推崇太阳神,神化印加诸王。不反对人们在信仰太阳神的同时,保持对原有神灵的崇拜物质调配制度对沿海地区、高原地区、亚马逊森林地区的物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配处罚制度对不同的犯罪活动制订了相应的处罚
5、措施A推动了印加文明走向世界B保障了君主的绝对权威C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D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9近代西方有位学者对某一文明做如下描述:“它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历史与文化厚重深沉、博大精深绚烂多彩。它在农业生产、天文学、建筑学、数学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尤其是用于宗教祭祀和天文观测的金字塔,更是人类建筑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使用的象形文字,记载了文明的传奇与神秘。”据此推断,该文明最有可能是()A古埃及文明B玛雅文明C古印度文明D苏美尔文明10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
6、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A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C因文明开放交流而繁荣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11美国学者指出“在白人踏上美洲几个世纪前,危地马拉、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地的印第安人已经拥有几乎具有一切文明特征的较高的文化”。这些“较高的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玛雅文化大津巴布韦文化阿克苏姆文化阿兹特克文化ABCD12玛雅人信奉多神,神灵的职能有部分重合。在羽蛇神库库尔坎神庙的台阶上,玛雅人怀着莫大的崇敬刻下了一条自天而降的羽冠巨蟒的形象,因为羽蛇神每年到来的时间正与雨季相同,对于玛雅人来说,这就是播种玉米的时节。由此推知,玛雅人()A有精准的历法B盛
7、行精耕细作C重视农业生产D重视供奉神灵13阿兹特克文明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下列关于阿兹特克文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了“浮动园地”增加粮食产量B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C都城位于湖心岛上,交通便利D发明了独特文字和20进位制14阿兹特克太阳历也称季节历,规定一年18个月,每月20日,年末5日为凶日,总共365天。其记录最详细的是种植和体耕时间及雨季与旱季何时出现等。材料可以论证( )A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B天文历法与生产实践的关联C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文明高度D农业生产对社会科学的影响15下表所示为255年夏季进入阿克苏姆王国加巴扎港口船只情况的统
8、计。由此可知,当时的阿克苏姆王国()数量(艘)来源国/地区9印度7大法拉桑岛(今属沙特阿拉伯)15巴勒斯坦22埃及A成为地区海军强国B对外贸易较为繁荣C控制了印度洋商路D继承了古埃及文明16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陵墓中有一幅壁画,描绘了大约公元前1450年女王船队满载了珠宝、工具等前往蓬特(今非洲索马里),后装满黄金、象牙等返回的情景。它表明古埃及()A对外贸易历史十分悠久B海外贸易以农产品为主C在欧亚非从事中介贸易D成为地中海区域的霸主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
9、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杨天林古代文明史请回答:阅读材料,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18国际贸易与中古时期的西非文明材料一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
10、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阿拉伯人从北非的基地出发,向南运送布匹、珠宝、贝壳念珠和在贸易中占首要位置的盐。反过来,非洲则提供象牙、黑奴、鸵鸟毛、可制香水的香猫,以及最重要物品产于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沃尔特河上游的黄金。产于非洲的大量黄金最终流到了欧洲,它们对平衡中世纪欧洲对东方贸易的巨额赤字起了重要作用。到15世纪时,整个西非商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
11、史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西非地区对国际贸易体系的贡献。试卷第6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印加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实现了分层管理,有中央对地方的巡查和地方向中央的述职,可见其地方治理体系较为完整,B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君权受到限制,也未提及宪法,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印加帝国拥有民族意识,排除C项;联邦制由美国创立,排除D项。故选B项。2C【详解】根据材料,公元710世纪,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东非地区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兴起。材料仅能反映中古东非文明发展的部分情况,未提及同一时期非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