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常人方法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版)课件.ppt
《第16章--常人方法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章--常人方法学-西方社会学理论(侯钧生版)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6章章 学学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哈罗德哈罗德加芬克尔加芬克尔。1917年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1935年起进入纽瓦克大学学习经济学,1942年在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6年到1952年在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院师从帕森斯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1966年到1975年任社会学系系主任,1988年退休。加芬克尔在1954年创造了“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一词,由ethno、method、ology三部分组成,分别意为常人(普通人everyone或成员)、方法、学问,合起来意为常人方法学,意为一门
2、研究常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处事所用的方法的学问。代表作:常人方法学研究(1967年),该书是常人方法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也是常人方法学的主要代表作。其他代表人物:萨克斯、西库雷尔、齐默尔曼、波尔纳、谢格罗夫等。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渊源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渊源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维特根斯坦与日常语言哲学符号互动论二、常人方法二、常人方法学学论社会秩序问题论社会秩序问题对帕森斯理论和传统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对帕森斯理论和传统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批判以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为首的传统社会学日益脱离社会实践。批判传统社会学对社会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取向。批判传统社会学对
3、社会和人的形象的假定。批判传统社会学对社会和人的形象的假定。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常人方法论指出,社会事实是一种反身性的社会现实,不完全独立于个人之外,会受到人的影响,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传统社会学将人视为“判断的傀儡”,认为行动者在社会行动中通过主动遵从已被内化了的规范而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秩序的行动。这忽略了人类实践的积极创造性,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是如何赋予行动以意义,如何感知和解释行动,规范如何支配行动。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取向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取向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常人方法学认为,普通人在日常生
4、活并不懂得使用科学理性,普通人使用日常推理而非科学推理来完成生活实践,所以用科学理性来理解人类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是有问题的,会误解甚至扭曲日常生活活动。加芬克尔和帕森斯关于社会秩序的论战加芬克尔和帕森斯关于社会秩序的论战加芬克尔指出,帕森斯将行动者视为判断傀儡,完全忽视了日常生活中行动复杂的组织过程和行动者从事的大量权宜性的努力。社会行动结构不是社会行动着遵循已有社会规范的产物,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正在进行的权宜性的成就”。正如舒茨所言:“生活世界就是不断被我们的行动所修正并不断修正我们行动的世界”。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受到社会学训练的普通人,他们才是现实社会的真正建构者和诠释者。社会并不
5、需要社会学家的分析、观察和评论,因为社会早已按大多数人的观点和方法“客观”“现实”的存在和运行了,社会学家只需要观察日常实践生活的形式特征就行了。日常推理实践活动的特征日常推理实践活动的特征可说明性索引性反身性(反思性)2、日常表达的索引性、日常表达的索引性索引性在常人方法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索引性:人的行动与场景之外的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联。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的话语中总是包含着与情境相连的情境外的意义。索引性表达和客观性表达索引性表达和客观性表达索引性是日常表达的特征,完全依赖于情境的,而且任何一个看似孤立的表达或行动归根结底都是索引链上的一环。客观性是科学表达的特征。主要是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
6、普通特征予以描述,不受情境限制。借助客观表达,各种精确的科学才得以建立。日常生活中的索引性表达是普遍的,尽管它模糊和不精确,却不妨碍交流。反之,如果语言过于准确却会破坏互动的意义。常人方法论从不试图对行动进行理论说明,只要描述和说明索引性表达的合理性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日常生活真实面貌。揭示索引性表达的合理性经验研究揭示索引性表达的合理性经验研究例子例子(夫妇俩人在客厅看电视)丈夫:今天晚上我有点累。妻子:怎么个累法?身体累还是精神累,还是就觉得无聊?丈夫:不知道,主要是身体累吧。妻子:那是筋骨疼还是肌肉酸呢?丈夫:我想两者都有吧,不要太钻牛角尖!(夫妇俩人继续看电视)丈夫:怎么这些老
7、电影都用同样的背景?妻子:你是指什么老电影?是所有的老电影还是大部分老电影,还是就说这个老电影呢?丈夫:你怎么了?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妻子:我希望你能讲得清楚一点。丈夫:你明白我的意思!不和你说了。谈话的实际内容谈话的实际内容(谈话者实际表达的意思谈话者实际表达的意思)学生甲:你怎么这么晚?(我们不是约好了5点食堂门口见嘛,你怎么迟到了)学生乙:我刚下楼碰到了宋老师了(无奈的语气)。(我本来是准时出来的,谁知道刚下楼就碰到宋老师了,他跟我聊了老半天,我也着急啊,没办法,他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学生甲:啊,他没问你论文的事?(你真够倒霉的,那我理解了。他和你说了些什么,我们的论文马上就要交了,他让
8、我们修改,可我们还没有改呢,他是不是批评你了)3、日常行动的反身性、日常行动的反身性行动的反身性是指行动与说明、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行动的反身性是指行动与说明、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行动总处于场景之中,而行动也构建了场景;说明虽然使行动被理解,但说明本身也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也不能脱离场景而存在。“说明在某种意义上是其所说明的环境的一部分,其在详尽说明环境的同时也为环境所详尽说明,这种反身性保证了自然语言的索引性特征”。加芬克尔加芬克尔关于反身性的关于反身性的一项一项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实验设计:邀请10名大学生参加一项称为精神心理治疗法的实验。实验者和被试分别在两个相邻屋子,通过对讲机谈话。被试
9、提出至少10个只能用是或否回答的问题,由实验者作出回答,但答案是随机设定的。当被试每得到一个回答即对回答予以秘密评论。实验目的:观察被试如何使这些随机答案具有意义。研究发现研究发现:被试并不认为实验者的回答是随机的,反而认为回答是针对问题的,并总是从回答中寻找预期的意义。于是,在几个提问回答之后,被试和实验者之间形成一种基本互动模式,这反过来又为被试理解以后的回答提供了依据,并决定着他们接下来提出的问题。即使面对自相矛盾的回答,被试也力求作出合理解释,总是想方设法地维持已建立起的基本互动模式。实践行动的意义也是反身性地构造起来的。实践行动者在用其所属的互动模式理解具体互动行为时,也将互动过程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 常人 方法 西方 社会学 理论 侯钧生版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