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一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一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30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一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13【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精选高考化学三轮冲刺最后 3030 天之考前争分天之考前争分系列热点突破一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学案系列热点突破一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学案【命题动向】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粒子数的分析与比较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此类试题常与气体摩尔体积、微粒组成、物质的状态、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一起考查,覆盖面广、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因此是历届各地高考的热点和必考点。突破一 抓“两看” ,突破气体与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
2、l3、CH2Cl2(注:CH3Cl 为气体)、H2O、溴、SO3、己烷、HF、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只有气体并且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 Vm22.4 Lmol1;不是气体或气体不在标准状况下不能用Vm22.4 Lmol1 进行有关计算。例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17全国卷2.24 L(标准状况)苯在 O2 中完全燃烧,得到 0.6NA 个 CO2 分子。( )(2)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答案 (1) (2)解析 (1)苯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故标准状况下 2.24 L 苯的物质的量远大于 0.1 mol,故完全燃烧后所得的
3、CO2 分子数目远大于 0.6NA,错误;(2)非标准状况下,无法用 22.4 Lmol1 求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电子数,错误。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电子数为 NA。()(2)氢氧燃烧电池正极消耗 22.4 L 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2 / 13数目为 2NA。()(3)足量 Zn 与一定量的浓 H2SO4 反应,产生 22.4 L 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 2NA。()(4)标准状况下,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 CO2 的分子数为 8NA。()突破二 记“组成” ,突破物质与结构陷阱(1)清楚认识
4、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原子数、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 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 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 等特殊物质。(2)巧用成键电子数,突破共用电子对数的判断(共用电子对数)1 mol 白磷中含磷磷键 6NA,1 mol 硅中含硅硅键 2NA,1 mol SiO2 中含硅氧键 4NA,1 mol 石墨中含碳碳键 1.5NA。1 mol CnH2n2 中含共价键数为(3n1)NA其中(2n2)NA个极性键,(n1)NA 个非极性键,1 mol CnH2n 中含共价键数为3n NA,1 mol CnH2
5、2nO 中含共价键数为(3n2)NA。例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017全国卷(1)标准状况下,2.24 L 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NA。( )(2)0.1 mol H2 和 0.1 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NA。( )答案 (1) (2)解析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22.4 Lmol1,2.24 L 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1NA,错误;(2)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0.1 mol H2 和 0.1 mol I2 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NA,正确。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
6、的画“” 。(1)1 mol 甲醇中含有的 CH 键的数目为 4NA。()3 / 13(2)标况下,22.4 L 的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NA。()(3)1 mol 的 CnH2n2 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4)常温常压下,14 g 由 N2 与 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NA。()(5)60 g 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 10NA。()(6)标准状况下,11.2 L 氦气中含有 NA 个原子。()突破三 突破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陷阱(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Cl2 和 Fe、Cu 等反应,Cl2 只作氧化剂,而 Cl2 和
7、NaOH 反应,Cl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a2O2 与 CO2 或 H2O 反应,Na2O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 Na2O2 与 SO2 反应,Na2O2 只作氧化剂。(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Fe 和 HNO3 反应,Fe 不足,生成 Fe3,Fe 过量,生成 Fe2。(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 Cu 和 Cl2反应生成 CuCl2,而 Cu 和 S 反应生成 Cu2S。(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 FeI2 溶液中通入 Cl2,Cl2 首先氧化 I,再氧化 Fe2。例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17全国卷2.4 g Mg 与 H2
8、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2)2015全国卷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1NA。( )答案 (1) (2)解析 (1)2.4 g Mg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与 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错误;(2)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但钠均显1 价,故 23 g 钠即 1 mol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 NA,正确。4 / 1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标准状况下,2.24 L CO2 与足量的 Na2O2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 0.1NA。()(2)5.6 g Fe 和
9、 6.4 g Cu 分别与 0.1 mol Cl2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等。()(3)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NA。()(4)含 1 mol H2SO4 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5)6.4 g Cu 与 S 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2NA。()突破四 正确分析“组成、体积”因素,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陷阱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1)是否有弱电解质的电离或弱离子的水解;(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3)是否忽略了 H2O 分子的存在;(4)是否注意了胶体的特征。如“含 1 mol Na2CO3 的溶液中含有 C
10、O 的数目小于 NA” “1 mol FeCl3 完全水解生成 Fe(OH)3 胶粒的数目小于 NA” “1.0 molL1 NaCl 溶液中 Na的数目无法计算” “1 L 1.0 molL1 蔗糖溶液中含有 NA 个分子(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没有考虑水分子)” 。例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16四川高考0.1 L 0.5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含有的 H数为 0.05NA。( )(2)2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大于 NA。( )答案 (1) (2)解析 (1)CH3COOH 物质的量为 0.05 mol,但 CH3COOH 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
11、平衡即 CH3COOHCH3COOH,故 H数远小于0.05NA;(2)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5 / 13(1)0.1 mol/L 的 NaHSO4 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2)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Cl 溶液中含有的 NH 数是0.1NA。()(3)300 mL 2 molL1 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 0.6NA。()(4)假设 1 mol FeCl3 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 NA。()突破五 理解反应原理,突破“隐含”的陷阱(1)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全部转化为产物。常见的
12、可逆反应:2NO2N2O4Cl2H2OHClHClONH3H2ONH3H2ONHOH2SO2O22SO3N23H22NH3(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浓硝酸使铁、铝钝化,无气体产生;浓硝酸与铜反应,随着反应进行,酸浓度变小,生成气体由 NO2 变为NO;浓硫酸与铜、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随着反应进行,酸浓度变小,反应逐渐停止。例 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2015广东高考1 mol Cu 和足量热浓 H2SO4 反应可生成 nA个 SO3 分子。( )答案 解析 Cu 和足量热浓 H2SO4 反应生成的是 SO2 而不是 SO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标准状况下,22.4
13、L NO 与 11.2 L O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 2NA。()(2)某密闭容器中有 2 mol SO2 和 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4NA。()6 / 13(3)常温下,2.7 g 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 0.3NA。()(4)100 mL 10.0 molL1 浓盐酸与足量 MnO2 共热反应,生成 Cl2 分子的数目为 0.25NA。()(5)标准状况下,将 2.24 L Cl2 溶于水,可得到 HClO 分子的数目是 0.1NA。()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陷阱专题训练对应学生用书 P235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NA 为阿伏加德罗
14、常数的值)( )A通常状况下,将 0.5 mol HI 气体和 0.5 mol Cl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小于 NA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相等C5.3 g Na2CO3 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 1.5NAD标准状况下,0.5NA 个 Br2 所占的体积约为 11.2 L答案 A解析 0.5 mol HI 气体和 0.5 mol 氯气混合后发生反应:2HICl2=I22HCl,在通常状况下,I2 为固态,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小于 NA,故 A 正确;没有说明物质的聚集状态为气体,则无法比较物质的量的关系,故 B 错误;5.3 g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0
15、.05 mol,而 1 mol 碳酸钠含 3 mol 离子,因此 0.05 mol 碳酸钠含 0.15 mol 离子,故 C 错误;标准状况下,溴为液态,故 D 错误。2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 、101.3 kPa 时,11.2 L H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NAB39 g Na2O2 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5NAC17 g 羟基与 17 g 氨气所含电子数均为 10NAD1 mol/L Na2SO4 溶液中离子总数为 3NA答案 B7 / 13解析 标准状况下,11.2 L H2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NA,A 错误;1 mol Na2O2 与足
16、量的水反应转移 1 mol 电子,则 39 g Na2O2 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5NA,B 正确;17 g 羟基所含的电子数为 9NA,C 错误;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所含的离子数,D 错误。3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2.24 L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12B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C1 mol Fe 与 1 mol Cl2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NAD标准状况下,11.2 L 乙醇所含的羟基数为 0.5NA答案 A解析 NO2 和 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三轮 冲刺 最后 30 考前 系列 热点 突破 阿伏加德罗 常数 常见 陷阱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