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土的渗透精.ppt
《第2章土的渗透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土的渗透精.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土的渗透第1页,本讲稿共41页2.2土的水理性土的水理性2.2.1土的毛细水性质土的毛细水性质2.2.2冻土冻土因素:土的类型、水、温度因素:土的类型、水、温度第2页,本讲稿共41页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渗流中的水头与水力坡降ABLh1h2zAzBh h00基准面基准面水力坡降线水力坡降线总水头总水头:单位重量(容重)水体所具有的能量单位重量(容重)水体所具有的能量 z:位置水头:位置水头 u/u/w w:压力水头:压力水头V2/(2g):流速水头流速水头0 0A A点总水头:点总水头:B B点总水头:点总水头:总水头:总水头:水力坡降:水力坡降:第3页,本讲稿共41页2.4、达西渗透定
2、律、达西渗透定律1856年,法国学者达西(年,法国学者达西(Darcy,H.)根据砂土)根据砂土渗透实验,发现水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降成正比渗透实验,发现水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降成正比 即达西定律:即达西定律:v v 平均渗透速度(平均渗透速度(平均渗透速度(平均渗透速度(cm/scm/s或或或或m/sm/s)k k 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渗透系数(cm/scm/s或或或或m/s,m/dm/s,m/d)h h 试样两端的水位差,即水头损失试样两端的水位差,即水头损失试样两端的水位差,即水头损失试样两端的水位差,即水头损失 L L 渗径长度渗径长度渗径长度渗径长度k:k: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
3、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第4页,本讲稿共41页v试验前提:试验前提:层流层流h,q A,q L,q断面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流速水力坡降水力坡降1.1.渗透试验渗透试验v试验条件试验条件:h1,A,Lv量测变量量测变量:h2,Q,th=h1-h2达西渗透定律达西渗透定律达西渗透定律达西渗透定律 第5页,本讲稿共41页 达西定律适用条件达西定律适用条件层流(线性流)层流(线性流)大部分砂土,粉土;大部分砂土,粉土;疏松的粘土及砂性较重疏松的粘土及砂性较重的粘性土的粘性土砂土的水力梯度与渗
4、透速度砂土的水力梯度与渗透速度呈线性关系,符合达西渗透呈线性关系,符合达西渗透定律。定律。第6页,本讲稿共41页粗粒土:粗粒土:砾石类土中的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砾石类土中的渗流不符合达西定律 两种特例两种特例粘性土:粘性土:clay致密的粘土致密的粘土 ivovcrivoi0clayv=k(i-i0)第7页,本讲稿共41页2.52.5.渗透系数渗透系数k k的测定的测定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室内试验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野外试验测定方法常水头试验法常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井孔抽水试验井孔抽水试验井孔注水试验井孔注水试验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粗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细粒土第8页,本讲稿共41页v 室内
5、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1 1常水头试验法常水头试验法i=h/LQv=ki适用土类:适用土类: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透水性较大的砂性土带入带入虑石虑石量筒量筒2.5.1 室内试验测定方法室内试验测定方法=vAt=qt第9页,本讲稿共41页v 室内试验方法室内试验方法2 2变水头试验法变水头试验法v试验条件试验条件:h:h变化,变化,A A,L L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第10页,本讲稿共41页tt+tdQ=-adhdQ=vAdt流入量流入量:流出量:流出量:=kiAdt-adh第11页,本讲稿共41页2.5.2 2.5.2 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v确立各层
6、的确立各层的k ki iv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流系数流系数天然土层多呈层状天然土层多呈层状第12页,本讲稿共41页LH1H2H3Hhk1k2k3xzq1xq3xq2x1122不透水层不透水层水平渗流水平渗流条件条件: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qx=vxH=kxiHqix=kiiiHikxiHkiiiHi1m第13页,本讲稿共41页竖直渗流竖直渗流:H1H2H3Hhk1k2k3xzv条件条件:等效渗透系数等效渗透系数:vi=ki(h hi i/Hi)第14页,本讲稿共41页算例说明算例说明 H1H2H3Hk1k2k3x第15页,本讲稿共41页2.6.二维渗流及流网应用二维
7、渗流及流网应用 v流流 网网渗流场中的两族相互正交曲线渗流场中的两族相互正交曲线等势线和流线所形等势线和流线所形成的网络状曲线簇。成的网络状曲线簇。v流流 线线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水质点运动的轨迹线。v等势线等势线测压管水头相同的点之连线测压管水头相同的点之连线。v流网法流网法通过绘制流线与势线的网络状曲线簇来求解渗流问通过绘制流线与势线的网络状曲线簇来求解渗流问题。题。H h0第16页,本讲稿共41页ABCDHh h00 绘制方法绘制方法根据渗流场根据渗流场的边界条件的边界条件确定边界流线和确定边界流线和首尾等势线首尾等势线正交性正交性曲边正方形曲边正方形初步绘制流网初步绘制流网作流网图时:
8、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作流网图时: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 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势能差值相等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势能差值相等流网特点:流网特点:v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 h为常量为常量v等势线上各点测管水头等势线上各点测管水头h相等相等第17页,本讲稿共41页1.上下游水位差上下游水位差 h5 任意网格内的渗透速度任意网格内的渗透速度6任意两相邻流线间单位宽度流量任意两相邻流线间单位宽度流量4水力坡降水力坡降l为该网格处流线的平均长度为该网格处流线的平均长度Hh0lsls2.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水头相邻两条等势线之间的水头损失损失 h=h/NdNd等势线间隔数等
9、势线间隔数3.孔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u=HwH测压管水柱高度测压管水柱高度s为该网格处平均等势线长度,取为该网格处平均等势线长度,取s=l7总单位宽度流量总单位宽度流量Nf流线间隔数流线间隔数 流网图的应用流网图的应用第18页,本讲稿共41页例:土体的渗透系数例:土体的渗透系数K=310-4mm/s。求。求1.abcde各点的孔隙水压力各点的孔隙水压力2.地基的单位渗水量地基的单位渗水量3.阴影部分流网的平均流线长阴影部分流网的平均流线长度为度为4.6m求该流网的水利坡求该流网的水利坡降。降。解:解:1.a、e点位于水面。孔隙水压力为点位于水面。孔隙水压力为0吧吧b、d点位于土层表面点位于土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渗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