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一.pptx
《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中的形象一.ppt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所谓所谓“形象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形象”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的情感认知和理性思考。考。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景(意象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形形 象象形象形象第1页/共46页2第2页/共46页3 具体要求具体要求 (1)(1)把握形象的特征把握形象的特征(2)(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寓于形
2、象中的思想感情(3)(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鉴鉴赏赏指指导导 怎样把握人物形象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答案构成答案构成(1)(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2)(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第3页/共46页4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
3、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课堂示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
4、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第4页/共46页5 1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李 白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 1)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两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后“只有敬亭山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误例分
5、析:整个文段没有谈到作者的形象,后文也没有围绕这个中心来写,故判为0分。第5页/共46页6 1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李 白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好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
6、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误例分析: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判为0分。第6页/共46页7 1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李 白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无论是何种原因,在敬亭山上屹立的仍然是衣襟似云,须发似烟的诗仙形象,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
7、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误例分析:误例分析: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但不合本题的要求,只能判为0分。第7页/共46页8 (1 1)什么形象什么形象;(2 2)形象的基本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3 3)形象的意义。)形象的意义。规规范范答答题题技技巧巧第8页/共46页9 1 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李 白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
8、诗人的形象。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
9、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第9页/共46页101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如李白。“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10、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如陶渊明。“采菊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
11、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常见人物形象举隅第10页/共46页118 8爱恨情长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如柳永的雨霖铃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写与所爱女子离
12、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长的艺术形象。7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王,王昌龄的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的兵车行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6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如李白的赠汪伦赠汪伦、王维、王维的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5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
13、弃疾的许多诗歌都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示儿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破阵子。常见人物形象举隅常见人物形象举隅第11页/共46页12江雪江雪 柳宗元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试简要的分析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蓑笠翁”的形象。的形象。(1 1)寒冷、寂静(或:冷峭)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形
14、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第12页/共46页13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唐(唐陈子昂)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
15、国忧民、胸怀大志、孤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士子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独的怀才不遇的士子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第13页/共46页14简要分析诗中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16、)【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第14页/共46页15第15页/共46页16基本思路: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
17、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意意象象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色彩描写所谓所谓意象意象,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就是融合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意境。第16页/共46页17(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
18、,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答案:用“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的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第17页/共46页182008年高考湖北卷 临江仙 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
19、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第18页/共46页19【解题点津】对于意象的把握,考生除了积累常见的意象外,如哀鸿、杜鹃、折桂、冰雪、芭蕉、梧桐等,还要理解同一意象在不同诗句的含义。如“水”这一意象,既象征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答题步骤可参见上文诗歌形象的答题。【参考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第19页/共46页20提问
20、方式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解答分析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即意象)综合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方面缺一不可。分析意境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分析意境型题目的解题方法第20页/共
21、46页21答答题题示示例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请简要分析。简要分析。答:答:此诗描绘了一派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中的 形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