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货币政策及其调节.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货币金融学货币政策及其调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货币政策及其调节.ppt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政策定义货币政策的定义 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的关于货币方面的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狭义:中央银行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第1页/共88页理解: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 中央银行制定执行 调节货币供给量与信用量 货币政策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第2页/共88页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3页/共88页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币值稳定目标的另一方面是避免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将引起企业和公众对经济的不良预期,制约其有效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造成企业销售
2、下降,利润减少,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经济陷入衰退之中。第4页/共88页充分就业失业的存在表明一部分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说明经济中有一部分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中总是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等中央银行所要解决的由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这种周期性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在经济衰退、失业严重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以创造较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第5页/共88页经济增长任何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总供
3、求的失衡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低于潜在水平的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高于潜在水平的增长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总供求的平衡,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人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过热时紧缩货币,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扩张货币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第6页/共88页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安全甚至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尤其是逆差,会给该国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比顺差更大,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
4、支失衡主要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国际收支逆差。第7页/共88页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因而无法同时实现 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第8页/共88页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律普斯曲线菲律普斯曲线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第9页/共88页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充分就
5、业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对立的,这一点决定了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二者间是矛盾与冲突的。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滞胀”第10页/共88页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为了平抑国内物价上涨,增加国内供给,就必须增加进口,减少出口,这会导致外汇储备减少,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为了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需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这又可能给国内市场造成压力,导致价格上涨。第11页/共88页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国内经济增长会导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如果本国出口的增长不足以抵消这部分增加的进口需求,就会导致贸易收支逆差。外资的流入
6、可以弥补贸易收支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若本国不具备有效利用外汇的能力,就会导致将来收支的不平衡。第12页/共88页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操作目标(operating target)、中介目标(intermediate target)和最终目标(ultimate goal)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第13页/共88页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第14页/共88页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单目标论双目标论多目标论。第15页/共88页单目标论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只能以
7、单一目标为己任。在选择何种目标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时,又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并且与充分就业的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经济增长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第16页/共88页双目标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兼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两个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在为社会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币值稳定有利于增加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景气的信心,促进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两者应该并重。第17页/共88页多目标论货币政策作为宏
8、观经济间接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对各个宏观经济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能只以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在总体上兼顾各个目标,而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标作为相对重点。第18页/共88页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各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对重点也有所不同。在经济高涨时期,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在经济紧缩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就是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此外,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也应有所变化。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维护汇率稳定
9、、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第19页/共88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通过一定的金融指标来观测和控制的。一般认为,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若要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20页/共88页 可测性: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进行迅速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指标的可测性有两个要求,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能够迅速地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第21页/共88页可控性: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变量必须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
10、具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否则,中央银行就不知道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是否适当;而且,即使发现货币政策运用有误也不能把它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第22页/共88页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作为中介指标的变量与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作为操作指标的变量与中介目标之间也要联系紧密,它们的变动一定要对最终目标或中介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操作指标可以影响中介目标,通过调节中介指标可以影响最终目标,从而达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第23页/共88页抗干扰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影响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性。第24页/共8
11、8页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总量和汇率也可作为中介指标。第25页/共88页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供给量与利率从可测性方面看,利率似乎比货币供给量更便于测量,但能够迅速准确的测得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而非预期实际利率;从可控性方面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确实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也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甚至直接规定利率等办法,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从相关性来看,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对经济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何者的影响更大目前仍难以计量。第26页/共88页 利率 利率 Md2 利率 Md I2 Md2 Md1 Md I*Md1 目标利
12、率 I*I1 M*货币供给 Ms1 M*Ms2 货币供给 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指标 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 第27页/共88页中介目标选择的一般结论:中介目标选择的一般结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选用货币供给量或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供给量与利率第28页/共88页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工具(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是由中央银行掌握和具体实施的,它的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从其操作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
13、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第29页/共88页第30页/共88页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主要运用三个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进行调控。这三个工具是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的控制,所以,又称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第31页/共88页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the required-reserve policy)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14、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流动性保险装置,限制存款创造能力。存款准备金为中央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测的储备,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优点:平等、力度大、见效快。缺点: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第32页/共88页再贴现政策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第33页/共88页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优点: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避免金融恐
15、慌,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在美国,贴现窗口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的。联储通过贴现贷款为小银行提供安全阀,以抵消公开市场操作对其带来的负效用。缺点:发放再贴现贷款投放基础货币的数量可控性差,再贴现率经常变动会导致公众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不信任。第34页/共88页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操作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操作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
16、的货币政策工具。第35页/共88页公开市场操作有两种基本方式:永久性储备调节(总量调节)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中单向性地买进或卖出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储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临时性储备调节(结构调节)指中央银行为了消除一些偶然因素对银行储备造成的影响,通过回购性的操作,使银行储备在短期内得到临时性调节,但不会影响到银行储备的累计总量。第36页/共88页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调节基础货币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与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第37页/共88页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缺点:优点:主动,灵活,准确,可逆转,可以迅速实施。缺点:技术性很强,政策
17、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金融市场条件要求高。第38页/共88页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第39页/共88页消费信用控制(consumer credit control):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消费过度膨胀时,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第40页/共88页证券市场信用控制(s
18、ecurities market credit control):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以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中央银行规定保证金限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调节信贷供给结构,通过限制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使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第41页/共88页不动产信用控制(real estate credit control):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主要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期限和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房地产投机,
19、抑制房地产泡沫。第42页/共88页优惠利率(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优惠利率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实行优惠利率有两种方式:低贷款利率,低再贴现率。第43页/共88页直接信用控制(direct credit control):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金融学 货币政策 及其 调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