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货币.pptx
《货币银行学 货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 货币.ppt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一、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形态三、货币的职能第1页/共68页一、货币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 西方货币起源说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第2页/共68页二、货币的形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第3页/共68页三、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第4页/共68页第二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式及其构成要素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三、国际货币制度四、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第5页/共68页一、货币制度的形式及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第6页/共68页 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
2、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注:货币制度的制定者是国家 货币制度的外在表现是相关法律 货币制度的内容是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 式第7页/共68页 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形成货币制度出现的历史背景:铸币体系的紊乱 币材价值较低,用贱金属居多 币材种类繁多 铸币的铸造权分散,流通具有地方性 铸币不断变质 货币流通的混乱需要政府出面调控,货币制度应运而生。第8页/共68页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 2、货币单位 3、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5、货币的支付能力 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第9页/共68页1、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国家规定哪种材料作为货币。一个国家建立
3、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币材的不同是区别不同货币制度的主要标志。用哪种或哪几种商品作为币材,就称该货币制度为该种或该几种商品的本位制。第10页/共68页1、货币材料币材的选取受国家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各国流通的不兑现信用货币使得币材不再成为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第11页/共68页2、货币单位货币的价格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即包含多少货币金属第12页/共68页2、货币单位最初货币单位的名称与币材本身的重量单位名称是一致的。黄金非货币化之后,一个国家货币单位的值的确定主要表现为该国货币与国外货币的比价。货币单位值得内涵的改变使得政府货币政策的导线与内容必须做出相应
4、变化。第13页/共68页3、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两种:主币、辅币。主币:又叫本位币,是一个国家货币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本位币的规格:1个货币单位金属铸币时期,本位币是指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场铸成的铸币。足值货币不足值货币劣币驱逐良币磨损公差(磨损铸币重量下降的最大幅度)第14页/共68页3、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辅币:小于1个货币单位的货币。币材不同于本位币,贱金属铸造。用贱金属铸造的原因:辅币面额太小,用贵金属铸造技术上有困难;辅币使用频繁,磨损较快,用贱金属可以节 省流通费用。不是足值货币。可以与本位币按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例自由兑换。铸造不足值辅币的收益归国
5、家所有。辅币制度始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保存至今。第15页/共68页3、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信用货币流通时期,主币、辅币都是价值符号,不存在足值、不足值的区别。第16页/共68页4、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金属货币铸造:自由铸造;限制铸造。目的:保持流通中货币数量的规模适度自由铸造: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场请求铸成铸币,其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公民也可以随意将铸币熔化成金属块。第17页/共68页 自由铸造自由铸造:公民按照法律规定,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场请求铸成铸币,其数量不受限制。同时,公民也可以随意将铸币熔化成金属块。公民铸币的成本很低。针对本位币而言。只能由国家代铸
6、,严禁私自铸造。第18页/共68页 自由铸造自由铸造是保证本位币足值的重要手段,也是金属货币贮藏手段发挥“蓄水池”作用的前提。具体解释如下图所示。铸 币金 属货 币商品价格货币名义价值货币实际价值货币名义价值货币实际价值货币名义价值货 币商品价格货币名义价值第19页/共68页 限制铸造辅币的铸造只能由国家垄断。针对辅币而言。如果辅币可以自由铸造,将出现以下变化。辅币自由铸造辅币不足值辅币泛滥,主币退出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第20页/共68页5、货币的支付能力 无限法偿 货币支付能力 有限法偿第21页/共68页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无限的偿付能力,即法律赋予货币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用
7、于何种支付,收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金属货币时期的本位币、信用货币制度中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都具有无限法偿资格。第22页/共68页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有限的偿付能力,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在金属货币流通中,辅币具有有偿法偿资格。若辅币无限法偿,则会如下图所示。辅币无限法偿辅币不足值辅币泛滥,主币退出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第23页/共68页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定义: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时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
8、第24页/共68页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金本位制度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黄金储备的3个用途: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作为扩大或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第25页/共68页二、货币制度的演变货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币 银本位制 单本位制 金铸币本位制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26页/共68页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27页/共68页 银本位制度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出
9、现最早的货币制度分为两类:银两本位流通银块的货币 制度 银币本位流通银币的货币 制度第28页/共68页 银本位制度特点:币材是白银;货币单位的值由一定量的白银来表示;本位货币是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银币无限法偿;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第29页/共68页 银本位制度弊端:白银体积大、价值小,不宜用于大宗交易与国际支付;白银价值不稳定,尤其是在南美大银矿被发现之后,银价暴跌。基于上述原因,许多国家从19世纪开始逐渐放弃银本位,转而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第30页/共68页 银本位制度1873年危机 美国西部大型银矿的发现导致银价大幅下跌,这使得当时的美国发生了通货膨胀。银本位制度的痕迹:印度
10、的货币单位名称“卢比”来自于一种流通于16世纪中期印度的银币的名称。第31页/共68页 金银复本位制度国家法律规定用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材料的货币制度。最早在英国实行(1663)金、银对不同交易的适用性是金银复本位制出现的现实基础。金大额批发交易 银小额零星交易第32页/共68页 金银复本位制度特点:币材黄金、白银;本位货币金币、银币,都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金币、银币无限法偿黄金、白银都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币、银币之间存在一个交换比例。按照这一比例确定方式的不同,金银复本位制又可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三类。第33页/共68页1、平行本位制金币、银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
11、,二者的兑换比例完全取决于金属市场上金块和银块的比价。金块、银块比价经常变化金币、银币比价经常变化不稳定的一种货币制度第34页/共68页2、双本位制金银复本位的主要形式金币、银币的兑换比例由国家法律强制固定下来,不随金、银市场比价变动的影响。劣币驱逐良币律(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市场价格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市场上良币消失,劣币充斥。第35页/共68页2、双本位制假设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为1:10,而此时市场上同等质量的金银价格之比为1:20。那么1块金币融化成黄金后就能卖到20个银币相当于原价的两倍。经过这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银行学 货币 银行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