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精编版).doc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精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精编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湘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遗传与变异1.人的相似与差异【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人体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都是人的性状,卷舌和不能卷舌、有酒窝和无酒窝等都是人的常见性状。知道人的子代和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知道人的子代个体间有相似也有不同。科学思维初步理解遗传和变异,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比较自己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性状的异同,能绘制条形统计图,并综合大家的调查情况,从中归纳出人的性状特征的相关规律。探究实践对照人的六个常见性状,能观察记录自己的性状,能进行数据整理,并利用班级调查统计的数据,比较自己和同学的异同。态度责任积极调查了解人的相似与差异,如实记录并认真整理
2、,乐于合作和分享。懂得人的性状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每个人都是唯一的,都是珍贵的。【教学准备】教师老师的全家福照片、性状调查表;教学课件。学生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猫生猫来狗生狗,种下大豆得大豆。深入观察有异同,物种就在延续中。(2)提问: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3)学生自由回答。(4)讲述:今天,我们将开启这学期新的科学探究之路。让我们先从遗传与变异开始。首先,来探究人的相似和差异。(5)展示全家福。说一说,老师和谁长得像,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6)交流:想一想,长得像与不像,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判断呢?(7)学生自由
3、发言。(五官、肤色、脸型、身高)(8)小结:人的肤色、脸型、五官长相、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人体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都是人的性状。(二)新课学习1.认识人的常见性状(1)课件展示教材P2下方图。认识人的六个常见性状。(2)提问:在人的常见性状中,我们和同学更像还是和自己的父母更像?怎样研究?(3)学生讨论,研究思路,然后简要汇报。(4)小结,明确研究思路:a.观察记录自己的性状。b.调查同伴的性状。c.调查父母的性状。d.对比自己和同伴、自己和父母性状的相似与不同。2.观察记录自己的性状(1)任务一:观察并记录自己的6个性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2)任务二:任选一个同伴,比较自己与
4、他(她)的这6个性状,有几个相似?有几个不同?(3)数据收集与统计:在完成以上两个任务后,先小组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再汇总到班级大表中,展示班级调查结果。(4)分析并交流:通过观察、比较你和同伴的性状,你发现了什么?(5)小结:我们每个人与同伴的性状相似个数和性状不同个数都各不相同,难以找到规律。3.调查自己和父母性状的相似与不同(1)任务三:调查自己与父母的性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2)调查统计:先小组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再汇总到班级大表中,展示班级调查结果。(3)分析并交流:从多数人的情况来看,我们和父母更像还是和同学更像?怎样继续进行科学比较?(4)汇报比较方案。(5)明确比较
5、方案:综合大家的调查情况,分别计算全班同学与父母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与同学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用柱状图表述出来。(6)绘图: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7)继续交流:a.全班同学与同学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是多少?与父亲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是多少?与母亲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是多少?b.分析图表,你有什么发现和想法?(8)小结:我们和父母性状相似个数的平均值比同学要高,也证实了我们与父母更像。说明人的子代和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4.比较我和兄弟姐妹性状的相似与不同(1)讨论:比较我和兄弟姐妹间性状的相似与不同,这些相似与不同,和我们的父母有什么关系?(2)学生汇报。(我没
6、有美人尖,但妹妹有,妈妈和爸爸)(3)小结:我们和兄弟姐妹有相似也有差异,这说明相同父母的子代个体间性状有相似也有不同。(三)整理。【教学后记】2.从种瓜得瓜说起【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子代之间、子代和亲代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知道动物子代之间、子代和亲代之间有相似也有不同。知道遗传和变异现象。菊花繁殖的后代还是菊花,猫生的后代还是猫,这种现象叫作遗传。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有区别,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作变异。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思维结合人的遗传变异现象的学习,能概括出生物有遗传变异现象。初步认识到所学遗传变异知识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探究
7、实践观察中,能寻找植物同一代间的相似与差异、亲代子代间的相似与差异,归纳出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能寻找动物亲代子代的相似与差异,归纳出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态度责任感受到探究生命奥秘的乐趣,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教学准备】教师同一品种的果实(黄豆、南瓜、花生)、菊花(秋洁晚红)、动物一家、观察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讲述: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知道这两句的谚语是什么意思吗?(2)学生自由发言。(3)讲述:还有俗语说:“一树结果,酸甜各异”“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
8、你知道这两句谚语又是什么意思吗?(4)学生自由发言。(5)引入:这些现象都蕴含着自然界神奇的秘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这些秘密。让我们先从种瓜得瓜说起。(二)新课学习1.寻找植物的相似与差异(1)出示实物:同一品种的果实(黄豆、南瓜、花生)(2)思考: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相似和差异?(3)学生发言,教师归纳:颜色、形状、大小等等。(4)观察并记录:在同一品种的黄豆、花生和南瓜中找一找,它们有哪些相似和差异,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中。(5)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6)学生汇报。(7)课件展示:教材P5菊花的亲代和子代。(8)思考: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寻找菊花的亲代和子代之间性状异
9、同?(9)学生自由发言。(菊花的颜色、形状、花朵大小、花瓣大小等等)(10)观察并记录:观察记录菊花亲代和子代的性状,找出它们的相似和差异,记录在活动手册中。(11)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12)学生汇报。(13)小结:通过上述的观察活动发现,播种黄豆就会收获黄豆,南瓜、花生亦如此,菊花的后代依然是菊花,但是同一品种之间植物的性状是有差别的。(14)拓展:你还能举出其他植物的例子吗?(15)思考:植物的果实有相似和差异的地方,那动物呢?2.寻找动物的相似与差异(1)明确任务: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观察其子代与亲代的异同,用图文形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观察研究呢?(
10、3)学生回答。(可以观察动物的外貌、皮毛的颜色、纹路)教师引导:我们也可以参考研究人的性状的办法来研究动物!(4)调查统计:出示班级数据采集大表,先小组内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再汇总到班级大表中,展示班级调查结果。(5)分析与交流:通过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6)学生汇报。(7)拓展:课件展示教材P6-P7的六幅图,找一找其他动物子代与亲代的相似与差异。(8)交流:通过上述活动,比较动物亲代和子代的性状,你发现了什么?(9)小结:猫的后代仍然是猫,狗的后代仍然是狗但是同一品种之间动物的性状是有差别的。(10)讨论:我们周围的植物丰富多彩,动物也是各种各样,整理学习记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1
11、)全课总结:菊花繁殖的后代还是菊花,猫生的后代还是猫,这种现象叫作遗传。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有区别,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作变异。(三)整理。【教学后记】3.找遗传规律,育良种【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嫁接、杂交、驯养等生物技术的应用。知道生物的遗传是有规律的,最早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是孟德尔。知道袁隆平利用遗传规律为提高水稻产量做出了贡献。科学思维通过资料阅读和分析,能发现植物嫁接、动物驯养等生物技术是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培养学生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探究实践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史实,能解释袁隆平进行水稻杂交育种获得高产量稻米是遗传规律的应用。态度责任积极查阅资料了
12、解有关遗传规律的发现及应用,乐于分享。懂得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为粮食生产、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懂得育种等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程度有关,意识到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找到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讲述: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方法改良果树品种,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动物良种。(2)课件展示关于嫁接的图片或者音像资料。(3)思考:嫁接是否改变了果树的品种?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学生自由发言。(5)小结: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株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株植物的茎或根上,
13、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的愈伤机能来实现的。(6)课件展示教材P8上方(马、驴、骡)三幅图片。(7)交流:说一说,它们三者是什么关系?(骡是公驴和母马杂交产生的后代。)(8)讲述:嫁接和杂交的方法由来已久,人们现在仍在使用,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验来改良和育种。(二)新课学习1.家畜从哪里来(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8的材料。(2)交流:阅读材料之后,你知道了什么?(3)学生汇报。(4)小结: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早在狩猎采集时代,人们就已驯养狗为狩猎时的助手,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在距今600067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
14、的狗骨,头骨较小,额骨突出,下颌骨水平边缘弯曲,与现在华北狼有很大区别,说明人类驯养狗的历史确实很早。(5)思考:想一想,遗传有规律吗?2.孟德尔找遗传规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9的材料。(2)交流: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信息呢?(3)小结:孟德尔,遗传学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4)讲述:在发现遗传规律之后,人们学会了应用遗传规律,育良种。3.应用遗传规律,育良种(1)讲述:我国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交流:关于袁隆平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15、?(这个任务可提前布置,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在此处做汇报)(3)阅读后再交流:自主阅读教材P10的材料a.袁隆平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b.袁隆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4)小结: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5)任务布置:课后搜集资料,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农作物是经过改良的品种,是如何改良的?(三)整理。【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化石1.化石带给我们的信息【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古生物在地层中所留下的遗体、遗迹或遗物称为化石。知道有些生物与几千万年前的化石样子很相似,变化不大,称为活化石。知道一些典型的动植物活化石。知道化石是人类探索古生物存在和演化的重要证据。科学思维整理比
16、较马的化石,能分析马的演化过程,发现马的进化,推测其他物种也有类似的进化过程。探究实践根据化石资料,比较灭绝生物、化石复原生物、现存生物,能找出异同并进行合理推测,能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能举例描述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态度责任对化石中蕴藏的信息有好奇心,大胆质疑,用证据说话,乐于分享。初步了解化石信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单元页画面,读小诗:恐龙繁盛侏罗纪,早已灭绝无踪迹,怎知恐龙曾存在,信息藏在岩层里。(2)提问:“信息藏在岩层里”中的“信息”主要由岩层中的什么提供?(3)小结并
17、明确化石的内涵:“信息”主要由岩层中的化石提供。古生物在地层中所留下的遗体、遗迹或遗物称为化石。(4)讲述:本单元我们将开启化石的探寻之路。地球上的生物千姿百态,种类繁多,这些生物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有了?它们的祖先是什么样子?让我们来看看化石带给我们的信息。(二)新课学习1.它们是哪类生物的化石(1)课件展示教材P12四幅图。(2)交流:推测它们是哪一类生物的化石?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3)小结:图中的化石,分别是鱼类、鸟类、贝类、植物的化石,因为它们分别具有鱼类、鸟类、贝类、植物的特征。说明化石是蕴含信息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推测和判断。(4)查阅资料,了解化石的更多信息。(
18、5)课件展示教材P12渡渡鸟资料卡和海螺化石资料卡。渡渡鸟资料卡:生活在毛里求斯岛,体形庞大,双腿粗壮,体重可达23千克。喙长23厘米左右,前端有弯钩。全身羽毛呈蓝灰色,翅膀短小,无法飞行,只能在陆地上跳跃前行。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海螺化石: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找到海螺化石。大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还是一片汪洋,由于板块运动,大地逐渐隆起,在3000多万年前高出海平面,最后形成了巍巍的高原和峻险的高山。有数据表明,直至今时珠穆朗玛峰还在悄然变化。(6)小结并引发新的问题: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发现,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复原了古生物的样子。我们知道有些生物灭绝了,有些生物却延续了下来。想一想,
19、灭绝生物和现存生物有什么关系?2.比较灭绝生物和现存生物(1)课件展示P13上方六幅图。(2)任务:观察比较这些灭绝生物和现存生物的特征,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3)交流汇报: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存生物与它们有相似之处。(5)拓展思考:生物灭绝可能与什么有关呢?现存生物怎么会与灭绝生物有相似之处呢?(6)小结:生物灭绝可能与环境巨变有关。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甚至灭绝。现存生物可能是因为环境发生巨变时,迫使自身结构发生一些改变,然后慢慢进化而得以生存。因此,现存生物可能与灭绝生物有相
20、似之处。3.比较化石生物与现存生物(1)课件展示P14上方四幅图。(2)任务:观察比较这些化石生物与现存生物的特征,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中。(3)交流汇报:通过以上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4)小结:这些化石生物和现存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通过化石比较研究,我国现存的银杏、苏铁、扬子鳄、白鱀豚、中华鲟等与几千万年前的同类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5)拓展思考:为什么经历了几千万年有些生物还是老样子,变化不大?(6)小结:活化石的存在,说明有些生物在几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都能适应环境,所以变化不大。4.分析马的演化过程(1)讲述: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演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
21、500万年前,马的演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课件展示教材P15的图片。(3)观察记录:整理比较马的化石信息,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4)交流汇报:通过比较马的演化信息,你发现马从古到今发生了哪些变化?(5)小结:从始祖马的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它的体型只有狗那么大,前肢长有4个脚趾,后肢长有3个脚趾;草原古马体型只有现在的小马那么大,前后肢均变为只有3趾,但侧趾已退化,主要靠中趾行走;现代野马又叫蒙古野马,体长2.22.8米,前后肢均变为单趾蹄子。(6)继续交流: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7)小结:生物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形态结构的演化是沿着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向发展的。(
22、三)整理。【教学后记】2.恐龙的故事【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恐龙是已经灭绝的远古生物,科学家们是研究恐龙化石所带来的信息推断其身体结构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的。知道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知道科学家常用测定古生物化石所在地层地质年代的方法,来判断这种生物生存的年代。科学思维保持并发展了解恐龙的研究兴趣,大胆质疑,尊重证据,乐于分享和交流。探究实践根据化石资料,能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比较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复原模型,能发现其身体结构特征并判断是爬行动物。根据恐龙化石形态结构特征,能推测其生活习性,并收集和查阅资料进行验证,能合理推测恐龙化石的形成过程,并与同学交流。态度责任初步了解研究恐龙对于研究生物进化
23、与灭绝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记录笔、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引入:恐龙,大家多少了解过一些,也很有兴趣,谁最先发现恐龙化石的呢?(2)小结:1822年,英格兰医生曼特尔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动物化石。后来,古生物学家把这种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与各种已知动物的标本对照,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科学家们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恐龙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恐龙的故事。(二)新课学习1.认识恐龙化石(1)课件展示P16的六幅图片(打乱顺序)(2)介绍并提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湘科版 六年级 下册 教案 2023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