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塌方预防技术要求及处理措施案例展示.pptx
《隧道塌方预防技术要求及处理措施案例展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塌方预防技术要求及处理措施案例展示.pptx(2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隧道施工,除地质条件差,还会遇到断面大、埋深浅、下穿公路或建筑物等情况,从而使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设计深度不足,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施施工更加复杂,难度更大。目前,由于设计深度不足,技术措施不合理、施工方法不当、施工工艺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隧道坍方、作业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工工艺不到位、现场管理薄弱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隧道坍方、作业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隧道建设的安全现状无法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隧道建设的安全现状无法与当前的形势相适应。第1页/共237页 如何提高隧道设
2、计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如何提高隧道设计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坍方,确保施工安全,其核心是抓住隧道工程坍方,确保施工安全,其核心是抓住隧道工程特点,认清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从设计源头特点,认清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从设计源头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落实好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落实好“三超前、四到位、三超前、四到位、一强化一强化”施工技术关键环节。施工技术关键环节。第2页/共237页目目 录录1 地质特征与工程特点2 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3 隧道“新奥法”设计原理4 变形控制技术5 隧道设计的有关要求6 隧道变形、坍方事故案例7 隧道施工的有关要求第3页/共237页1 1 隧道地质特征与工程特点隧道地质特征与工程
3、特点第4页/共237页1.1 1.1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一般是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碎一般是指岩质软弱、承载力低、节理裂隙发育、结构破碎的围岩,工程地质特征有:的围岩,工程地质特征有:(1)(1)岩体破碎松散、粘结力差:岩体破碎松散、粘结力差:一般为土层、岩体全风化层、一般为土层、岩体全风化层、挤压破碎带等构成的围岩,由于结构破碎松散,岩体间的粘结挤压破碎带等构成的围岩,由于结构破碎松散,岩体间的粘结力差,开挖洞室后,仅靠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成力差,开挖洞室后,仅靠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和微弱胶结作用成拱,这类岩体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浅埋地段容易发生坍塌冒
4、顶。拱,这类岩体极不稳定,尤其是在浅埋地段容易发生坍塌冒顶。第5页/共237页 (2)(2)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围岩强度低、遇水易软化:一般以页岩、泥岩、片岩、一般以页岩、泥岩、片岩、炭质岩、千枚岩等为代表的软质岩地层,由于其强度低、稳定炭质岩、千枚岩等为代表的软质岩地层,由于其强度低、稳定性差,开挖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尤其是深埋地段受高性差,开挖暴露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尤其是深埋地段受高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洞室内挤。应力影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造成洞室内挤。第6页/共237页 (3)(3)岩体结构面软弱、易滑塌:岩体结构面软弱、易滑塌:主要是存在于受结构面切割主要是存在于
5、受结构面切割影响严重的块状岩体中,由于结构面的粘结强度较低,开挖后影响严重的块状岩体中,由于结构面的粘结强度较低,开挖后周边岩体极易沿结构面产生松弛、滑移和坠落等变形破坏现象。周边岩体极易沿结构面产生松弛、滑移和坠落等变形破坏现象。第7页/共237页1.2 1.2 的变形与破坏特征的变形与破坏特征 的工程地质性质决定了它在隧道工程中的变形特征,即开的工程地质性质决定了它在隧道工程中的变形特征,即开挖后自稳能力差,表现出挖后自稳能力差,表现出“自稳时间短、易坍塌自稳时间短、易坍塌”的特征。的特征。由于隧道的开挖,使先前支撑隧道洞身围岩被移走,洞壁由于隧道的开挖,使先前支撑隧道洞身围岩被移走,洞壁
6、临空;造成围岩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围岩与洞壁均向隧道净空临空;造成围岩应力进行重新调整,围岩与洞壁均向隧道净空方向变形。方向变形。第8页/共237页 这种变形由三部分组成:这种变形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一是,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平鼓出平鼓出;二是,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二是,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形成沉降槽形成沉降槽;图图 掌子面鼓出掌子面鼓出/地表沉降槽地表沉降槽第9页/共237页三是,刚开挖的隧道洞壁出现收敛变形,表现为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图 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第10页/共237页
7、若这种变形不进行控制,则可能发生隧道坍方。若这种变形不进行控制,则可能发生隧道坍方。常见的隧道坍方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类:常见的隧道坍方类型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掌子面水平变形过大,发生掌子面挤出坍方;一是掌子面水平变形过大,发生掌子面挤出坍方;另一类是支护下沉过大,出现整体失稳坍方。另一类是支护下沉过大,出现整体失稳坍方。图图 掌子面挤出坍方掌子面挤出坍方 图图 整体失稳坍方整体失稳坍方第11页/共237页 当当隧隧道道上上部部覆覆土土较较浅浅时时,隧隧道道内内的的变变形形可可能能发发展展到到地地表表,引引起起地地表表变变形形开开裂裂,甚甚至至出出现现坍坍塌塌冒冒顶顶的的情情况况。这这种种坍坍方方
8、对对隧隧道工程的建设和环境的危害性极大。道工程的建设和环境的危害性极大。整体失稳坍方工程实例整体失稳坍方工程实例 洞顶地表陷坑洞顶地表陷坑第12页/共237页1.3 1.3 隧道工程特点隧道工程特点 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地应强度低、自稳能力差,隧道开挖后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较大的松动圈。一旦工程措施(包括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法一旦工程措施(包括设计措施)和施工方法不当,将极易发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和隧道不当,将极易发生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和隧道坍方等工程事故。因此,隧道施工的核心是坍方等工程事故。因此,隧道施工的核心是“控制变形、防止坍方控制
9、变形、防止坍方”。第13页/共237页2 2 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隧道潜在安全风险源第14页/共237页 针对隧道的支护变形、塌方等风险,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针对隧道的支护变形、塌方等风险,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潜在安全风险源主要有总结,其潜在安全风险源主要有6 6种情况:种情况:(1 1)浅埋、偏压)浅埋、偏压 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时拱部一般难于成拱,在未采取足够浅埋地段,隧道施工时拱部一般难于成拱,在未采取足够措施前,浅埋隧道易发生局部塌方;偏压地段,隧道支护结构措施前,浅埋隧道易发生局部塌方;偏压地段,隧道支护结构将承受显著的不对称荷载,施工期间易造成初期支护纵向开裂将承受显著的不对称荷载
10、,施工期间易造成初期支护纵向开裂或错台,变形过大甚至塌方。或错台,变形过大甚至塌方。图图 地形引起的偏压地形引起的偏压图图 地质引起的偏压地质引起的偏压 第15页/共237页(2 2)土质隧道)土质隧道 土质隧道强度低、自稳性差,与岩石隧道相比要承受更大土质隧道强度低、自稳性差,与岩石隧道相比要承受更大的荷载,若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将导致变形大、严重时会出现的荷载,若初期支护强度不足,将导致变形大、严重时会出现局部坍塌等安全风险。局部坍塌等安全风险。土质隧道塌方冒顶及洞内松散坍体土质隧道塌方冒顶及洞内松散坍体第16页/共237页(3 3)大埋深软岩隧道)大埋深软岩隧道 在大埋深软岩地段,一般存在
11、较高的地应力,由于软岩抗压在大埋深软岩地段,一般存在较高的地应力,由于软岩抗压强度低,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剥离,位移极为显著,变形持续时强度低,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剥离,位移极为显著,变形持续时间长,隧底常出现隆起现象。间长,隧底常出现隆起现象。通过该段时,若支护不足,可能造成支护变形过度、侵限,通过该段时,若支护不足,可能造成支护变形过度、侵限,甚至塌方等安全风险。甚至塌方等安全风险。支护大变形严重侵入净空实例支护大变形严重侵入净空实例第17页/共237页(4 4)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 由于断层上下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由于断层上下两盘的相对运动,常使断层面附近岩石破碎成碎石和
12、粉末状,形成断层破碎带,其岩体一般自稳性极差,成碎石和粉末状,形成断层破碎带,其岩体一般自稳性极差,且常伴有地下水,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塌方、掌子面且常伴有地下水,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时易发生塌方、掌子面突泥、突水等安全风险。突泥、突水等安全风险。隧道隧道断层破碎带及塌方断层破碎带及塌方第18页/共237页(5 5)结构面发育的块状岩体地段)结构面发育的块状岩体地段 块状围岩的力学特性是岩石单体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块状围岩的力学特性是岩石单体强度较高、承载力较高,但因结构面发育,受其切割制约,特别是在有地下水组合作用但因结构面发育,受其切割制约,特别是在有地下水组合作用的条件下,岩体整体
13、稳定性差,这类围岩隧道坍塌的特点是个的条件下,岩体整体稳定性差,这类围岩隧道坍塌的特点是个别岩块失稳,造成较大范围岩块突然坍塌。别岩块失稳,造成较大范围岩块突然坍塌。坍塌岩块坍塌岩块结构面发育结构面发育第19页/共237页(6 6)不同岩层接触带地段)不同岩层接触带地段 由于不同岩层,岩性差异大,加之常伴有地下水,在接触由于不同岩层,岩性差异大,加之常伴有地下水,在接触面附近常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岩体较为软弱、破碎,隧道通过面附近常发育有风化剥蚀面,岩体较为软弱、破碎,隧道通过时,在掌子面上方或前方,易发生塌方、涌泥等安全风险。时,在掌子面上方或前方,易发生塌方、涌泥等安全风险。隧道隧道接触带塌
14、方接触带塌方第20页/共237页3 3 隧道隧道“新奥法新奥法”设计原理设计原理第21页/共237页3.13.1 隧道设计理论隧道设计理论 在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除在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除了了解隧道了了解隧道“自稳差、易坍塌自稳差、易坍塌”的工的工程特点,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隧道不程特点,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隧道不同于地面建筑物的力学同于地面建筑物的力学3 3个主要特点:个主要特点:(1 1)隧道是由围岩和多种支护结构)隧道是由围岩和多种支护结构两部分组成的,即:两部分组成的,即:隧道隧道 =围岩围岩 +支护支护 围岩与支护共同承担山体的压力。围岩与支护共同承担山体的压力。图图 围岩与支护
15、共同受力围岩与支护共同受力第22页/共237页(2 2)隧道承受的压力具有不确定性。)隧道承受的压力具有不确定性。(3 3)支护体系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支护体系是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为有效控制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避免或减少坍方事故发生,为有效控制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避免或减少坍方事故发生,应以应以“充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松弛充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松弛”为设计理念,按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设计。为设计理念,按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设计。第23页/共237页3.2 3.2 隧道支护设计隧道支护设计 根据新奥法原理,隧道支护根据新奥法原理,隧道支护一般采用复合衬砌。一
16、般采用复合衬砌。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二次复合衬砌由初期支护、二次衬砌两部分组成。衬砌两部分组成。隧道开挖后先实施喷射混凝隧道开挖后先实施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拱架等与围岩密贴土、锚杆、钢拱架等与围岩密贴的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并的初期支护,约束围岩变形,并根据变形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根据变形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作二次衬砌。图图 复合衬砌图复合衬砌图第24页/共237页(1 1)初期支护设计)初期支护设计 初期支护是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组成的联合支护体初期支护是由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组成的联合支护体系,是复合衬砌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系,是复合衬砌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第25页/共
17、237页初期支护设计初期支护设计 -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作用喷射混凝土的作用 喷混凝土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开挖面岩层的松散、离层和喷混凝土能及时、有效地防止开挖面岩层的松散、离层和掉落,是有效地保护围岩、防止坍方的重要手段。掉落,是有效地保护围岩、防止坍方的重要手段。填充裂隙填充裂隙 界面附着防掉块界面附着防掉块 喷喷混混凝凝土土与与围围岩岩的的粘粘附附是是发发挥挥喷喷混混凝凝土土支支护护效效果果的的保保证证,也是喷混凝土最主要的力学作用。也是喷混凝土最主要的力学作用。图图 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第26页/共237页中喷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点中喷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点:喷混凝
18、土应具有必要的早期强度,以尽快对围岩提拱支承力,喷混凝土应具有必要的早期强度,以尽快对围岩提拱支承力,2424小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小时抗压强度不应低于10MPa10MPa。喷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后期强度,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喷混凝土应有足够的后期强度,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C25。与围岩应具有足够的粘附强度,使喷混凝土与围岩尽快形成与围岩应具有足够的粘附强度,使喷混凝土与围岩尽快形成整体,阻止围岩松动下滑,与围岩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整体,阻止围岩松动下滑,与围岩的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5MPa0.5MPa。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增强喷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高粘附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增强喷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提高
19、粘附性。性。第27页/共237页为达到设计目的,中喷混凝土施工要求做到:为达到设计目的,中喷混凝土施工要求做到:喷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喷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 湿喷法其喷射混合料进入喷射机前已经按规定加入水拌合均湿喷法其喷射混合料进入喷射机前已经按规定加入水拌合均匀,因此较干喷工艺具有水灰比能准确控制,利于水泥的水匀,因此较干喷工艺具有水灰比能准确控制,利于水泥的水化,施工粉尘小,回弹少,混凝土均质性好,强度高的优点。化,施工粉尘小,回弹少,混凝土均质性好,强度高的优点。喷混凝土必须与岩面密贴,不可有空洞,以保证良好的共同喷混凝土必须与岩面密贴,不可有空洞,以保证良好的共同受力状态受力状态喷混凝
20、土必须快速、及时施作。喷混凝土必须快速、及时施作。第28页/共237页初期支护设计初期支护设计 -锚杆锚杆 锚杆作为初期支护的另一主要构件,设计施工中是必不可锚杆作为初期支护的另一主要构件,设计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中,其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少的,特别是在中,其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第29页/共237页 中锚杆的作用中锚杆的作用 在中单凭喷射混凝土往往难以抵抗围岩的巨大形变压力,在中单凭喷射混凝土往往难以抵抗围岩的巨大形变压力,不能有效地保证支护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喷射混不能有效地保证支护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喷射混凝土与锚杆联合使用,并把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措
21、施。凝土与锚杆联合使用,并把锚杆作为主要的支护措施。中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中锚杆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加固圈”来来“加固围岩加固围岩”。“加固圈加固圈”承担外层围岩传来的荷载,使得承担外层围岩传来的荷载,使得最后传到喷射混凝土层的荷载大为减小。最后传到喷射混凝土层的荷载大为减小。锚锚杆杆对对围围岩岩的的加加固固是是通通过过锚锚杆杆周周围围的的水水泥泥砂砂浆浆与与围围岩岩的的粘粘结结力力来来实实现现的的,因因此此需需保保证证锚锚固固可可靠靠,且且锚锚杆杆垫垫板板必必须须与与岩岩面面紧贴。紧贴。锚杆锚杆隧道隧道加固圈加固圈第30页/共237页 锚杆设计与施工要
22、点:锚杆设计与施工要点:锚杆的布置一般沿洞室周边径向均匀布置,必要时底部也要锚杆的布置一般沿洞室周边径向均匀布置,必要时底部也要加锚杆;加锚杆;为保证加固带有一定厚度,锚杆的长度与间距之比一般为为保证加固带有一定厚度,锚杆的长度与间距之比一般为2:12:1;为防止锚杆间围岩坍落,还应配合网喷混凝土,喷层主要承为防止锚杆间围岩坍落,还应配合网喷混凝土,喷层主要承担锚杆间的局部坍塌荷载;担锚杆间的局部坍塌荷载;为达到设计目的,锚杆施工中要求做到:为达到设计目的,锚杆施工中要求做到:锚杆锚固可靠,全长粘结;锚杆锚固可靠,全长粘结;要用垫板,且垫板要求与岩面紧贴。要用垫板,且垫板要求与岩面紧贴。第31
23、页/共237页初期支护设计初期支护设计 -钢架钢架 钢架分型钢钢架与格栅钢架两种,一般应与锚杆、喷混凝钢架分型钢钢架与格栅钢架两种,一般应与锚杆、喷混凝土共同使用。土共同使用。图图 钢架断面图钢架断面图格格栅栅钢钢架架第32页/共237页 钢架的作用钢架的作用 钢架的作用有四点:钢架的作用有四点:一是一是喷混凝土发挥作用前支撑围岩;喷混凝土发挥作用前支撑围岩;二是二是对喷射混凝土进行补强;对喷射混凝土进行补强;三是三是作为超前支护的支点;作为超前支护的支点;四是四是与锚杆、喷射混凝土共同发挥初期支护的作用。与锚杆、喷射混凝土共同发挥初期支护的作用。钢架适用范围钢架适用范围 钢架的最大特点是刚度
24、大,架设后能够立即承载受力。因钢架的最大特点是刚度大,架设后能够立即承载受力。因此,多用于软弱破碎或土质围岩中,需要控制围岩变形迅速发此,多用于软弱破碎或土质围岩中,需要控制围岩变形迅速发展的场合。如浅埋、偏压及土层隧道等。展的场合。如浅埋、偏压及土层隧道等。第33页/共237页钢架的设计与施工要点:钢架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一般采用工字钢,或一般采用工字钢,或“八字结八字结”形联系钢筋的格栅钢架;形联系钢筋的格栅钢架;钢架间距一般为钢架间距一般为0.60.61.0m1.0m。为增加钢架的整体性,每榀钢架间应设纵向连接构件;为增加钢架的整体性,每榀钢架间应设纵向连接构件;钢架拱脚及墙脚应有控制钢架
25、位移和下沉的措施。钢架拱脚及墙脚应有控制钢架位移和下沉的措施。为达到设计目的,钢架的施工要求做到:为达到设计目的,钢架的施工要求做到:接头是整个钢架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接头是整个钢架的薄弱环节,必须加强;钢架应直立安装,并用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钢架应直立安装,并用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型钢钢架应预留注浆孔,及时对喷混凝土层后回填注浆,保证型钢钢架应预留注浆孔,及时对喷混凝土层后回填注浆,保证与围岩密贴;与围岩密贴;分部开挖钢架落底接长时,要注意防止失稳。分部开挖钢架落底接长时,要注意防止失稳。第34页/共237页(2 2)二次衬砌设计)二次衬砌设计 中二次衬砌也是主要承载结构,二次衬砌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塌方 预防 技术 要求 处理 措施 案例 展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