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课件1.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题西林壁课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西林壁课件1.ppt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页/共31页第2页/共31页第3页/共31页第4页/共31页烟云远眺庐山第5页/共31页观音听琵琶皇冠峰第6页/共31页龙虎山锦绣谷第7页/共31页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第8页/共31页在公共场所书写,这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发表作品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所以,古代的酒楼、客栈、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得不错的墙壁,文人墨客题咏留名。第9页/共31页题西林壁欣赏图片朗读诗句领悟道理理解诗句课外延伸第10页/共31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2、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第11页/共31页学习古诗的方法?2释诗句,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1知诗人,解题意第12页/共31页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13页/共31页山岭横看第14页/共31页侧看第15页/共31页远看第16页/共31页近看第17页/共31页高处看第18页/共31页低处看第19页/共31页抬头仰望第20页/共31页低头俯视第21页/共31页放飞想象:横着看,庐山;侧着看,庐山;从远处望,庐山;从近处看,庐山;从高处俯视,庐山;从低处仰望,庐山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第22页/共31页横
3、看:多座山峰侧看:一座山峰远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近处:一座或几座山峰高处: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头低处:悬崖峭壁第23页/共31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的大意是: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第24页/共31页整首诗的大意是: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峭拔挺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为什么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之中。第25页/共31页诗中蕴含的道理: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个事物。第26页/共31页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27页/共31页背一背: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各不同。不识 真面目,身在 。第28页/共31页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第29页/共31页题:不识:只缘:身:此:书、写看不清、认不清只因为自己这第30页/共3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1页/共31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林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