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微突破8文言文 落实得分点突破翻译重难点.docx
《高中语文 微突破8文言文 落实得分点突破翻译重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微突破8文言文 落实得分点突破翻译重难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破(五)落实得分点,突破翻译重难点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有删改)(1)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译文:_(2)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译文:_答
2、案(1)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地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得分点:“济”“慨然”“矫”,句意通顺)(2)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在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得分点:“治”“未尝”“道”,句意通顺)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起初看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都叹服他的文章精妙。选拔进士,王安石名列上等,任签书淮南判官。王安石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和旁征博引,自圆其说,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慷慨激昂地立下了矫正世事、改变传统陋习的志向。于
3、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认为: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在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冯)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
4、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1)良久,召(冯)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译文:_(2)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译文:_答案(1)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得分
5、点:“让”“间”“谢”,句意通顺)(2)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得分点:“飨”,“决于外”状语后置,“不从中扰”省略,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很久,(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毵,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
6、。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
7、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其存君兴国,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1)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译文:_(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译文:_答案(1)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得分点:“亡走”“内”“竟”,句意通顺)(2)
8、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形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得分点:“被”“颜色”“形容”,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怀王最后去了。进了武关,秦国的伏兵断绝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要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大怒,不答应。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到秦国去而最终不得生还。屈平既已痛恨这件事,即使被流放后,仍然心里眷念楚国,挂念怀王,没有忘记想要回来。他思念君主、振兴国家,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了这种志向。令尹子兰听到这些情况后大怒,结果让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又放逐了
9、屈原。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形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渔翁见到他就问他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到了这里?”屈原说:“世人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昏醉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了。”易错警示1.不明古今异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2.词类活用分析错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具有了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了某一新的意
10、义临时充当了另一类词。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3.多义词翻译错误。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4.漏译关键成分。一是漏译得分要点,二是漏译某些成分。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被省略,古汉语省略句的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翻译时必须补译出句中省略了的成分,否则必因译文成分残缺而误译。5.不懂颠倒语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一种特殊句式。
11、它指的是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进行文言文翻译时,如果没有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将译文的结构进行调整,就必然失误丢分。6.随意增添内容而致误。许多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时经常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原文。文言文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必须尊重原文,忠实于原文,尽可能地直译,不可根据自己的好恶随意增添一些内容,否则就违背了上述原则,造成失误。7.迁移能力薄弱。不懂得将已掌握的词义迁移到考查的句子上。如果直接考查课文里的语句,可能很多学生能答出来,而一旦面对课外的文段就束手无策,这是因为不会将已掌握的知识灵活地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做到举一反三。文言文翻译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
12、题者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关键性词语的句子来考查,并将其设定为阅卷的“采分点”。文言文翻译题一般从以下三个层面赋分: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对于考生来说,必须有强烈的“采分点”意识并且在具体翻译中落实到位。一、悟词义重点实词要落实所谓重点实词,就是那些在句子中承担关键意义的、意义有别于现代汉语的或有多重义项的词语。翻译时既要借助于平时的积累与联想,又要结合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译准古今异义词为了考查考生对关键实词的精准理解,命题者通常会选用那些最容易以今律古的实词来翻译。对此,考生要有足够的警惕,
13、千万不可先入为主,“今为古用”,应该紧紧结合语境确定其义。对于句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应格外关注,多数情况下需要拆成两个词来翻译。译准多义词重要实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讲,何时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讲等。不管如何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
14、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译准专有名词近年来,命题者越来越青睐含有文化常识的句子。如果考生不知道它是一个文化常识、一个专有名词,结果硬译,就会使语意佶屈聱牙。其实专有名词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翻译,如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至多加个字以突出其专用性。如2021年全国乙卷译句“皆令门下覆视”,“门下”后加“省”,以示一机构。另外,古人有个习惯用法,就是姓名的省略。一般而言,文章开头会出现完整的传主姓名,之后就只出现“名”,以“名”代指传主全称。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译出全称。不过要特别注意传主的“名”是什么,并且有意识地记牢,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句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
15、把传主之名当成其他意义的词语。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建武末,魏军围司州,明帝使徐州刺史裴叔业攻拔涡阳,以为声援,起(王)珍国为辅国将军,率兵助焉。魏将杨大眼大众奄至,叔业走,珍国率其众殿,故不至大败。五年,魏任城王元澄寇钟离,高祖遣珍国,因问讨贼方略,珍国对曰:“臣常患魏众少,不苦其多。”高祖壮其言,乃假节,与众军同讨焉。(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七,有删改)(1)魏将杨大眼大众奄至,叔业走,珍国率其众殿,故不至大败。译文:_(2)因问讨贼方略,珍国对曰:“臣常患魏众少,不苦其多。”译文:_答案(1)魏将杨大眼的大军突然来到,裴叔业逃跑,王珍国率领军队断后,所以没有落到惨
16、败的地步。(得分点:“奄”,忽然、突然;“走”,逃跑;“殿”,殿后、断后;句意通顺)(2)(高祖)趁机询问攻打敌人的策略,王珍国回答说:“我总是担心魏军人少,不担心它的人多(不为它的人多感到苦恼)。”(得分点:“因”,于是,趁机;“患”,担心、害怕;“苦”,担心,为感到苦恼;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建武末年,魏军围困司州,明帝派徐州刺史裴叔业攻打涡阳城,作为声援,起用王珍国为辅国将军,率领军队助战。魏将杨大眼的大军突然来到,裴叔业逃跑,王珍国率领军队断后,所以没有落到惨败的地步。五年,魏国任城王元澄侵犯钟离,高祖派遣王珍国(迎战),趁机询问攻打敌人的策略,王珍国回答说:“我总是担心魏军人少,不担心它
17、的人多(不为它的人多感到苦恼)。”高祖很欣赏他的这番话,于是授予他符节,和众军共同讨伐敌军。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浑瑊提孤军抗贼,群将未集,(高)郢恐为(李)怀光所乘,固止之。会怀光子琟候郢,郢因胁说曰:“君视天宝以来称兵者,今尚谁在?且国家固有天命,人力不豫焉,今若恃众而动,自绝于天。十室之小,必得忠信,安知三军不有奔溃而助顺者乎?”琟大惧,流汗不能语。(骆)元光卒,军入神策,而州仍岁饷其粮,民困输入,累刺史惮不敢白,郢奏罢之。(节选自新唐书高郢传,有删改)(1)且国家固有天命,人力不豫焉,今若恃众而动,自绝于天。译文:_(2)而州仍岁饷其粮,民困输入,累刺史惮不敢白,
18、郢奏罢之。译文:_答案(1)况且国家本来就有天命,(这是)人的力量不能干预的,现在如果依仗人多势众而叛乱行动,这是自己与上天断绝。(得分点:“固”“豫”“恃”,句意通顺)(2)但是华州仍然每年供给他们军粮,百姓对交纳粮饷感到困苦不堪,几任刺史都畏惧不敢禀告,高郢上奏罢除这件事。(得分点:“饷”“困”“白”,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当时浑瑊(唐朝名将)率领孤军抗击叛军,众将领没有集中,(朝廷情势十分危急,)高郢担心被李怀光乘机攻击,再三劝阻(李怀光)。恰巧李怀光的长子李琟来拜访高郢,高郢于是威胁他说:“你看自天宝年以来兴兵(作乱)的,现在还有谁活着?况且国家本来就有天命,(这是)人的力量不能干预的,现
19、在如果依仗人多势众而叛乱行动,这是自己与上天断绝。只有十家人的小城,必定能得到忠信之人,怎么知道(叛乱)军队中没有逃跑且帮助顺应朝廷的人?”李琟十分害怕,汗流不止,不敢说话。骆元光去世后,他的军队转为中央禁军,但是华州仍然每年供给他们军粮,百姓对交纳粮饷感到困苦不堪,几任刺史都畏惧不敢禀告,高郢上奏罢除这件事。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帝(昭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指传主霍光)。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桀父子一党)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
20、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节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改)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译文:_答案上官桀通过昭帝的姐姐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当了倢伃,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得分点:“因”“内”,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昭帝年方八岁,国家大事全由霍光决断。霍光跟左将军上官桀是缔结婚姻的亲家,霍光的长女是上官桀儿子上官安的妻子,有个女儿年纪跟昭帝正相配。上官桀通过昭帝的姐姐盖主把上官安的女儿送进后宫当了倢伃,几个月以后,立为皇后。霍光有时休假离开朝廷,上官桀往往进宫代替霍光决定政务。上官桀父子位尊势盛以后。(上官桀父子一党
21、)就计划让长公主摆宴席宴请霍光,埋伏兵士击杀他,乘机废昭帝,迎立燕王做天子。事情被发觉,霍光全部诛灭了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的宗族,燕王、盖主都自杀了。霍光威震海内。二、看词性词类活用要关注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解决的方法有二:据语法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意义。翻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微突破8 文言文 落实得分点,突破翻译重难点 突破 落实 得分 翻译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