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高一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教案.docx





《0521高一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21高一化学(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1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2)学科化学学段: 高中年级高一教材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年 7 月姓名单位设计者李政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实施者李政北京市第六十五中指导者贾同改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课件制作者李政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其他参与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搭建模型,了解可直接使化学能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结合社会背景,了解原电池的社会价值。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环节一:课程引入
2、展示电器、能源、电能等相关图片,结合文字叙说电能在当今社会下不可替代的意义。讲解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需要通过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并不能直接获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进入课堂,并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就是电能,并且电能不能直接获得需要转化。为后面引出化学能与电能的关系作出铺垫。环节二化学能与电能1. 给出资料,讲述火力发电是目前社会中,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并简单讲解火力发电的原理,和其中的能量转化关系。化学能通常直接转化为热能,燃料中的化学能在火力发电中,经多次转化为电能。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2讲解能量转化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并且转化次数越多能量损失越严重。所
3、以提出寻找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方法。根据课本,这种方法已经找到,叫做化学电源。了解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知道化学能与电能的间接转化关系。并且在目前社会中,主要依靠火力发电来获得电能。讲解能量在转化中的损失,转化次数越多,能量损失越严重。让学生了解火力发电在能量转化中的局限性。引出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环节三原电池1. 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池。并举例说明,伏特电池出现后,其在化学科学上体现的巨大意义。例如:电解水,电解法制取活泼金属。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的装置是如何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2. 仿照伏特电池,利用铜、锌和稀硫酸,通过视频展示,最基本的铜锌原电池模型。通过观
4、察到对学生来说非常“异常”的现象,对装置中化学反应进行微观分析。步骤1,锌直接放入稀硫酸的分析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均在稀硫酸和锌片的接触面上进行。此时化学能转为热能。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得电子部分和失电子部分分开表示为: 氧化反应:Zn 2e- =Zn2+ 还原反应:2H+ + 2e- =H2步骤2在锌片旁边放入一个铜片,发现无异常现象,发生的反应一切和上一步骤相同。此步骤主要为下面步骤的对比项。步骤3(重点)将放入稀硫酸的锌片和铜片,利用导线和电流计连接起来。发现铜片会产生气泡这一“异常”现象。结合示意图帮助学生分析铜片上会产生气泡的原因。气泡是氢气,所以氢气必然由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
5、子生成,是还原反应:2H+ + 2e- =H2,此过程除了溶液中的氢离子外还需要电子。但是由于铜并不能和稀硫酸反正反应而给出电子。所以上述还原反应还需要其他电子来源,即锌片。结合第二组的例子说明。锌失去的电子是沿着导线,移动到铜上,与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氢气。步骤4结合图例对比,原电池装置对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影响。即把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地方进行,这样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就会沿着导线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步骤5小结,规范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并且分析原电池中电子、离子的运动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体会原电池的出现对化学学科所带来的意义。并由此引出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21 高一化学 人教版 第六 第一节 化学反应 能量 变化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