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教程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教程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教程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件.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第1页/共59页01主干回顾固基础第2页/共59页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 或 ,直到有为止2物理意义(1)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2)提出了,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3)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_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知识点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第3页/共59页特别提醒(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运动状态的改变指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则必有加速度,故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
2、原因第4页/共59页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2.惯性大小的量度_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第5页/共59页3.惯性的表现形式(1)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第6页/共59页4.辨析惯性与惯性定律(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而惯性定律是涉及物体运动的一条动力学规律(2)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及所处的位置无关;而牛顿第一定律是有条件的,其成立的条件是物
3、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3)惯性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质量,而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决定于物体是否受力或所受合外力是否为零第7页/共59页特别提醒(1)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误认为惯性消失了(2)速度越大,误认为惯性越大(3)误认为惯性和惯性定律是一回事.第8页/共59页知识点2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作用在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相互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第9
4、页/共59页4.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平衡力平衡力受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依赖关系相互依存,同时产生,相互依存,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一个可依然存在叠加性叠加性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可求合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力的性质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不一定是同种性
5、质的力大小、方大小、方向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第10页/共59页特别提醒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要注意避免直观印象产生的“错觉”第11页/共59页一、基础知识题组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第12页/共59页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
6、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所以B、D正确答案:ABD第13页/共59页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多选)关于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会相互抵消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性质一定相同,由于二者分别
7、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故A、C对,B、D错答案:AC第14页/共59页3.对惯性的理解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第15页/共59页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解析:
8、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原因是功率变大了,但惯性不变,选项A错误;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原因是子弹具有的动能过小,但惯性不变,选项B错误;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列车的质量改变了,当然它的惯性也就改变了,选项C正确;第16页/共59页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调控人和车的重心位置,但整体的惯性不变,选项D错误答案:C第17页/共59页4.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多选)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
9、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第18页/共59页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答案:BD第19页/共59页二、规律方法题组5.理想实验法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如图)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
10、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1)减小第二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第20页/共59页(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第21页/共59页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
11、论(4)第22页/共59页解析:小球从对接的两个斜面的一个斜面上滚下,它将滚到另一个斜面上,这可以在实验中做到,所以是事实,即为事实(2),在实际实验中,永远摆脱不了力的作用,特别是摩擦力,所以即不能达到同样高度也不能在水平面上永不停止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1)、(3)、(4)都是推论,在实验中,是将第二个的倾角逐渐减小直到水平,所以程序为: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答案:C第23页/共59页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区别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B.消防员对绳子的拉
12、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第24页/共59页解析: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项错误;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项错误;儿童加速上升,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C项正确;因为不计绳子的重力,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等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选项D错误答案:C第25页/共59页第26页/共59页02典例突破知规律第27页/共59页考点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考点解读:1.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固有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程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