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ppt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读引领课】《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ppt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 9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精读引领课从军行组诗从军行组诗从军行组诗从军行组诗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并默写并默写从军行。从军行。2.2.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句中的动作、语言、体会诗句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神态描写。3.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教学环节环节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12 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3 拓展阅读,实现整合拓展阅读,实现整合4
2、巩固延伸,学以致用巩固延伸,学以致用(一)谈话导入,了解边塞诗。(一)谈话导入,了解边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1.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这些诗句与什么有关?(边塞边塞)2.2.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学生交流)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学生交流)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状元元成成才才路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一、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荒凉荒凉战乱战乱寒冷寒冷3.3.了解边塞诗了解边塞诗边
3、塞诗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后人称他们为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边塞诗派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一、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标题中加标题中加“歌歌”“”“引引”“吟吟”“”“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等都属于乐府诗。“从军行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从军”就是就是参军参军。(二)
4、解释(二)解释“从军行从军行”一、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 王昌龄王昌龄 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蓄、深婉、浑厚、明快,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为“七绝圣手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王昌龄集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极向上的精神。(三)了解诗人(三)了解诗人 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5、唐代诗人王昌国的动人事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组诗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从军行中的第四首。中的第四首。一、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从军行从军行 唐唐 王昌龄王昌龄青海青海/长云长云/暗雪山,暗雪山,孤城孤城/遥望遥望/玉门关。玉门关。黄沙黄沙/百战百战/穿金甲,穿金甲,不破不破/楼兰楼兰/终不还。终不还。(一)结合注释,解诗意(一)结合注释,解诗意。1.1.根据古诗节奏,根据古诗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2.借助注释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诗句的意思。3.3.小组交流: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完善小组交流
6、: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完善自己小组的答案。自己小组的答案。4.4.全班交流,总结诗意。全班交流,总结诗意。看插图看插图想象画面想象画面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以景写情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二)抓住诗眼,想意境(二)抓住诗眼,想意境1.1.品读前两句品读前两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 1)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2 2)再读读这两句诗,你从)再读读这两句诗,你从“暗暗”字中读出了什么?字中读出了什么?(3 3)你觉得你觉得“孤城遥望玉门关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
7、哪个字让你感受最一句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深?为什么?(4 4)你从)你从“遥望遥望”这个动作中体会什么?这个动作中体会什么?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思念家乡思念家乡 二、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城城“孤孤”人人“孤孤”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望”的动作的动作,读出,读出沉沉重压抑之感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悲壮感。青海青海/长云长云/暗雪山,暗雪山,孤城孤城/遥望遥望/玉门关。玉门关。二、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二)抓住诗眼,想意境抓住诗眼,想意境2.2.品读后
8、两句品读后两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 1)说说你对)说说你对“穿穿”字的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字的理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 2)想象一下想象一下“黄沙百战黄沙百战”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是一种怎样的情景。(3 3)你从你从“破破”字中体会到什么?字中体会到什么?(4 4)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荒凉磨破磨破战争惨烈战争惨烈写出了身经百战的壮士的豪壮誓言。战事频繁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抒胸臆 二、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读诗的后两句,前一句压抑低沉,后一句读出读诗的后两句,前一句压抑低沉
9、,后一句读出将将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黄沙黄沙/百战百战/穿金甲,穿金甲,不破不破/楼兰楼兰/终不还。终不还。二、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1.1.在这首诗里,感受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在这首诗里,感受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决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心以及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凄美、悲壮,向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上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2.2.拓展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拓展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从军行从军行 【其一】烽火城西
10、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
11、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3.3.引出创作背景:引出创作背景: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
12、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写的此类边塞诗。4.4.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请教别人、上网浏览等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请教别人、上网浏览等方法收集其他诗人的更多的边塞诗读一读,思一思,议一方法收集其他诗人的更多的边塞诗读一读,思一思,议一议,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议,感受盛唐边塞诗的悲壮、豪放。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三、拓展阅读,实现整合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1.背诵并默写从军行。背诵并默写从军行。2.2.积累描写边塞战争生活的诗句。积累描写边塞战争生活的诗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
13、南河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并背诵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3.想象画面,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情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怀。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教学环节环节初读交流,以学定教初读交流,以学定教12 重点品读,随文得法重点品读,随文得法3 拓展阅读,实现整合拓展阅读,实现整合4 巩固延伸,学以致用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
14、唐宋,是中华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两个朝代,无数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今天,让我的诗人就像夏夜的繁星,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今天,让我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两颗,走进唐宋这两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们撷取其中耀眼的两颗,走进唐宋这两个战火纷飞的朝代,一起感受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和杜甫喜极而泣的爱国情一起感受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和杜甫喜极而泣的爱国情怀。怀。1.1.了解诗人。了解诗人。陆游(陆游(11251210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渭南文
15、集南唐书南唐书老学庵笔记老学庵笔记等。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知诗人,解诗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晓晓 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秋天的后半夜,将要天亮的时候,陆游走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出篱笆做成的门,迎着习习的凉风深有感慨。2 2.理解诗题。理解诗题。(1 1)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这个题目这么长,该怎么读呢?(2 2)这个)这个“晓晓”指什么?指什么?(3 3)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整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天亮天亮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一
16、、初读交流,以学定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宋 陆游陆游三万里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东入海,五千仞岳五千仞岳/上摩天。上摩天。遗民泪尽遗民泪尽/胡尘里,胡尘里,南望王师南望王师/又一年。又一年。(二)读古诗,明诗意(二)读古诗,明诗意1.1.指名朗读,纠正读音。指名朗读,纠正读音。2 2.根据节奏线,读出古诗韵味。根据节奏线,读出古诗韵味。3.3.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古诗。4.4.借助注释,试着说一说诗意。借助注释,试着说一说诗意。缓慢缓慢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一、初读交流,以学定教(一)品诗句,悟诗情(一)品诗句,悟诗情 品读诗句,体会作者
17、的情感。品读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 1.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两句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呢?2 2.借助注释借助注释理解理解“三万里河三万里河”“”“五千仞岳五千仞岳”“”“上摩天上摩天”的意思的意思 3.3.这种写法叫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种写法叫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夸夸 张张写景,衬托出诗人因失地写景,衬托出诗人因失地未能收复而悲痛的心情。未能收复而悲痛的心情。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品诗句,悟诗情(二)品诗句,悟诗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
18、1.借助注释理解借助注释理解“遗民遗民”“”“胡尘胡尘”和和“王师王师”意思意思2 2.“泪尽泪尽”和和“南望南望”是关于遗民的动作描写,是关于遗民的动作描写,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什么?眼泪流干亡国之恨宣泄无遗向南眺望收复失地的企盼曲折地表达出对南宋曲折地表达出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地的失望与埋怨失望与埋怨。怜怜恨恨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3.3.最后一句中最后一句中“又又”字写出了什么?字写出了什么?4.4.大家知道这一年又一年是多少年吗?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大家知道这一年又一年是多少年吗?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
19、原已经沦陷了整整经沦陷了整整6565年了!补充背景资料年了!补充背景资料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北宋灭亡,中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大好河山落入金人之手。金兵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无数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临安称帝,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根本不思进取,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着统治着江南一小块江山,根本不思进取,无心收复失地,继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花天
20、酒地的日子。此时年过六旬的诗人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炭的景象,怎能不痛哭流泪、痛断肝肠呢?5.5.结合结合诗意和诗意和资料,想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资料,想想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课后第二题)(课后第二题)写出了老百姓对南宋朝廷的写出了老百姓对南宋朝廷的失望与不满失望与不满。表达了诗人盼望朝廷尽快表达了诗人盼望朝廷尽快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情感。的情感。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二、重点品读,随文得法 读这首诗后两句,读出诗人读这首诗后两句,读出诗人又恨又怜的情感又恨又怜的情感。遗民泪尽遗民泪尽/胡尘里,胡尘里,南望王师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读引领课 古诗三首 青山处处埋忠骨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精读 引领 古诗 青山 处处 忠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