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社 会会 学学 概概 论论教教 学学 大大 纲纲【说明】【说明】课程名称:社会学学时数及学分:21836 学时,2 学分;教学课时 34 课时,考察 2 学时。教材: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大纲编者:陈亚平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传媒专业学生开设的知识拓展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社会学知识,学会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观察社会现象,学习将社会学知识应用到职业实践。由于本专业学生没有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不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安排对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延长时间,专题部分则适当缩短,同时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社会学相关著作,使学生得到初步的社会学思维训练。特
2、别说明:社会学是西方人建立的、适应西方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的、以西欧语言为主要载体的社会科学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西方社会的人学习掌握社会学的难度。本课程以介绍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为主,在做到学理正确明晰的前提下,应该力求将社会学理论知识通俗化,消除学生接受上的障碍,才有利于培养社会学的思维习惯。由于国内社会学恢复建设不久,原创性成果有限,所以,本课程一般在采用最新编辑出版的国家优秀教材的同时,参考书目随时指定,以国外原创性著作、原版翻译教材为主,同时兼顾国内较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当前的研究和社会学调查告,以便于将国外学科知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本文】【本文】第一章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
3、对象与学科性质社会学的学科对象与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认识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了解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初步认识。掌握相关基本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条件成熟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授课时数】【授课时数】4 课时【内容要点】【内容要点】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1、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与背景,2、孔德、斯宾塞、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二二、社会学的现代发展1、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帕森斯与“结构功能”学派;中距理论(Middle-rangetheory);米尔斯
4、的社会学想象力(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战后社会学的应用发展。2、西欧国家的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卢曼的系统学派;布迪厄、福柯;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3、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依附理论”。4、中国社会学的发展。20 世纪早期的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中国社会学成就20 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学的停滞发展。20 世纪后期中国社会学的重建。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社会学家关于社会学定义的不同观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3、社会行动(social action)与社
5、会过程(social change)4、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社会学的定义2、关于研究对象的进一步解释三、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和基本问题1、社会学研究的领域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四、社会学学科概说1、社会学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和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的系统的、客观的研究。2、社会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一样,常常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贯彻实证科学的原则)研究人类社会。3、社会学是一门显而易见的科学。4、社会学的基本观点:人类行为是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制造的。5、社会学家试图从社会现象了解社会行动的原因。6、社会学仍然在确立其研究范围的过程之
6、中。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一、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特点1、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和应用社会学。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整体性观点;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学的应用性;社会学的建设性和批判性。二、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哲学,历史,人类学与社会学、文化、语言、宗教2、社会学与自然科学学科交叉;自然科学方法的运用。三、社会学的功能1、社会学的运用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和社会检测与描述。2、职业视野中的社会学应用倾向。社会研究方法正在成为一门公民教育的普及性课程。3、作为一种解释工具的社会学。四、社会学与
7、社会史【作业与思考】【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怎样理解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3、基本概念:孔德、斯宾塞、马克思、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芝加哥学派、帕森斯、结构功能学派、中距理论、米尔斯、社会学想象、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系统学派、布迪厄、福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依附理论”。4、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由那些部分构成?5、什么是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2、A英克尔斯:什么是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3、吉登斯:社会学第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
8、3 年。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一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历年。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000 年。6、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 1995 年。7、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 2003 年。8、肖枫:西方发展学和拉美发展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年。9、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章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社会及其构成【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对社会的基本概念的定义,理解社会概念的基本涵义。了解社会学关于社会类型的基本观点。理解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宏观文化的概念,对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变迁有较深的认识。掌握相
9、关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条件成熟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授课时数】【授课时数】2 课时【内容要点】【内容要点】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1、什么是社会?关于“社会”的语源叙述;社会的定义;马克思关于社会的理论。二、社会的类型与性质1、社会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2、公社社会(communal society)和社团社会(associational society)。费迪南德腾尼斯(Ferdinand Tonnies)的公社(德语 Gemeischaft)与社会(德语 Gessellschaft);迪尔凯姆机械的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
10、y)和有机的团结(Organic solidarity)。3、社会实在论与社会唯名论三、社会的特点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和整体性。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一、个人与社会1、人的生物性与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2、人是社会的行动者。社会定义的界定3、人的社会性因为文化而变得更加复杂。社会;文化。4、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的意义。二、社会关系。第三节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与分类1、文化的涵义。文化的定义;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分类。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文化制度二、文化的特性1、文化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2、文化是人类群体共同享有的社会产品。3、文化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三、文
11、化的结构与功能1、文化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2、文化的功能:整合功能;导向功能;维持秩序的功能;传续功能。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变迁1、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人类需要的多样性;人类实现自身需要的多样性;人类选择的多样性;人类意识的复杂性。2、人类文化的相对差异性:主流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3、中国文化的类型与特点。4、文化变迁:发明与发现;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作业与思考】【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社会?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定义有哪些涵义?2、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有哪些影响?3、什么是文化?文化有哪些社会功能?4、什么是文化变迁?影响文化变迁
12、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基本概念:社会、公社与社会、藤尼斯、机械的团结和有机的团结、文化、符号、主文化和亚文化、文化结构、文化丛、文化模式、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融合。【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民间文艺出版社 1990 年。2、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 年。3、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 1994 年。4、藤尼斯:公社与社会,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第三章第三章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关于人的社会化的基本理论;理解社会化概念的基本涵义。理解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各种因素以及社会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13、。了解社会化的基本阶段及其内容。认识人的社会化是终身社会化。掌握相关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条件许可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手段】阅读相关著作,分组讨论【授课时数】【授课时数】2 课时【内容要点】【内容要点】第一节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1、社会化概念人的社会化。2、人的社会化的涵义“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社会学研究社会化的三种角度。二、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社会化的必要性从个人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定义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的必要性;“没有社会化就
14、没有社会”。2、人的社会化的可能性;人有漫长的依赖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的工具条件。三、人的社会化的内容1、人类发展的任务。哈维格斯特(Robert Havighurst)人类发展的六阶段论。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2)学习谋生的基本技能。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角色理论。6)形成人的个性和人格第二节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一、社会化的实施机构1、社会化的机制三种模式: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天性与教养的对立。2、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二、基本社会化1、人类成长阶段说与社会化过程婴幼儿的社
15、会化;少年期的社会化;青年社会化。青年段的“六大高峰”。2、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心理上的断乳;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价值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社会变迁迅速;“代沟”问题。3、玛格丽特米德。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1、继续社会化2、再社会化3、终身社会化。第三节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个性及其形成1、什么是个性个性(personality);认知水平;能力水平;情感态度。2、个性的形成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环境与过程。3、关于自我认识的几种理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角色借用(role taking);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的三个部分:本我(I)、自我(ego)、超我(su
16、perego)。发生认识论皮亚杰(Jean Piaget)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1、个性与社会性社会个性(social personality)与社会人格。2、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三、个性与民族性1、个性与民族性的关系。2、关于国民性的研究。3、中国国民性的特点。【作业与思考】【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社会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阶段有哪些?3、青少年社会化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什么是社会个性?怎样理解个性与民族性的关系?5、基本概念:人的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人格、个性、社会个性、民族性和国民性、代沟、玛格丽特米德、镜中我、库利、角色借用
17、、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雷同性格。【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2、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3、沙连香:中国民族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4、戴维波谱,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第六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5、沙连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6、CS霍尔:弗洛伊德心理学入门,商务印书馆 1985 年。7、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 1981 年。8、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年。9、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 1998 年
18、。第四章第四章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理论;社会互动的基本类型。理解几种关于社会互动的理论的特色。理解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的关系,熟悉角色理论,了解角色扮演过程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掌握本章的相关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结合讲授进行讨论。【授课时数】【授课时数】3 课时【内容要点】【内容要点】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意义一、社会互动的涵义1、社会行为及其类型社会行为。马克斯韦伯与“移情式理解”(Verstehen)。马克斯韦伯的人类社会行为类型。2、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二、社会
19、互动的类型1、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人际互动的特点。群体互动;群体互动的特点。2、社会互动的类型交换;社会交换遵循的原则:互惠、成本。合作;合作的条件。竞争;竞争与“规则”。冲突与强制。3、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集体行为的定义。集体行为的特点;斯梅尔瑟定律。三、社会互动的意义1、促进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的发展库利;“镜中我”。符号互动主义。米德。2、社会互动能够满足行动者的需要3、社会互动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关系。第二节社会互动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1、社会交往的概念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2、社会交往具有满足人
20、类需要的意义。二、符号互动论1、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代表人物。符号。布鲁默;情境定义(definition of situation)。2、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拟剧理论”(dramaturgical theory);“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三、本土方法论1、本土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2、茄芬克尔与“违规实验”。四、社会交换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2、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Homans)和布劳(Blau)。五、人际互动人际互动中的非语言交流。第三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1、社会
21、角色的来源及其涵义社会角色;戈夫曼。2、角色理论。3、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4、社会角色的类型:角色丛;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s)与获得地位(achieved stats)。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二、社会角色的扮演1、角色扮演的过程角色扮演的涵义;角色扮演的过程。2、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作业与思考】【作业与思考】1、什么是社会互动?如何理解社会互动的社会学意义?2、社会互动有哪些类型?各类有什么特点?3、斯梅尔瑟是怎样解释集体行为的发展过程的?4、什么是社会角色?角色和地位的关
22、系怎样?5、什么是集体行为?怎样预防集体行为的发生?6、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7、简述符号互动的基本原理。8、基本概念:社会互动、集体行为、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先赋地位、自致地位、先赋角色、自致角色、理想角色、现实角色、角色扮演、角色丛、社会交换论、拟剧理论、印象管理理论、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混淆、非语言交流、符号和符号交往理论、斯梅尔瑟定律、本土方法论。布劳、戈夫曼。【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2、约翰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 1988 年。3、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4、DP约翰
23、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年。5、戴维波谱: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6、杰夫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 2000 年。7、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第五章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了解社会学关于社会群体的基本理论;认识初级社会群体;理解初级社会群体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认识人类婚姻与家庭的社会文化内涵,了解婚姻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掌握本章的相关概念。【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条件成熟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授课时数】【授课时数】2 课时【内容要点】【内容
24、要点】第一节社会群体及其类型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1、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结合体。偶遇群体和统计群体。2、社会群体的特征:成员之间有直接的明确的持久的社会关系;面对面的全面的互动;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群体边界;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二、社会群体的类型规模小群体、大群体;成员关系结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按照群体规范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形成缘由血缘群体(血缘关系),地缘群体(地缘关系),业缘群体(职业分工),趣缘群体(生缘群体)。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一、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1、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或基本群体(Primary group)。库利最
25、早提出初级群体的概念。2、初级群体的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的、面对面的、全面的相互交往(非工具性);人际关系亲密,感情联系丰富;成员角色的不可替代性;非正式控制(规范的非正式性和非强制性)。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与维持1、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1)家庭;2)同伴群体;3)邻居;4)朋友圈子和兴趣群体。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关键因素:1)经常性交往;2)非利己的动机;3)开放与宽容的态度;4)价值观念的相似与同一;5)行为模式的同一和近似。二、群体的功能及其变化1、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初级社会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初级社会群体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社会群体可以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概论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