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考语文考前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考前必备复习资料大全 中考语文复习的四大模块 问:中考语文复习有哪四大模块 答:1、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复习 语言的综合能力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透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测试基本要求是:能辨音识义;能修改病句;能揣摩和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能找出材料的焦点、中心,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连贯、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概述、转述某件事;能根据句式和修辞仿写句子等等。2、积累部分: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考试纲要列出的 50 篇重
2、点篇目,不但要篇篇背诵,诗文名句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3、阅读部分:文言文的考查我们要注重考纲中的重点篇目,突出重点,首先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让学生理解背诵;其次文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的关键词,逐句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等工作;第三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的背景、文章的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的主旨。4.作文部分:写好一篇记叙文三步走:审题、点题、成文。审题考生看到作文题目后要先审题
3、,审清题目要求,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审出主要内容、立意、叙事重点,不少考生因为没有审题、抓题目关键词的答题意识,看一眼题目没能审出题目真正的意思就着急开始写作;还有些考生在考前背诵了一些范文,旨在考试中能够套用,但是因为没有审清题意、确立文章的立意,导致跑题,造成了“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悲剧。中考语文复习步骤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
4、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二、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四、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5、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五、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六、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
6、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七、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的题目,也是比较能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中考语文文言知识复习资料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7、)“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
8、“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
9、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
10、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4.用否定副词“非”等
11、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附送:四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四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资料 1 一、多音字 的 d(悄悄的)尽 jn(尽力)折 zh(折磨)系 j(系鞋带)d(目的)jn(尽管)zh(折腾)x(关系)sh(枝折花落)塞 si(塞满)扫 so(扫帚)模 m(模型)颤 chn(颤抖)s(堵塞)so(扫兴)m(模样)zhn(颤栗)si(塞外)任 rn(任何)削 xio(削笔)钉 dng(钉子)鲜 xin(新鲜)r
12、n(任丘)xu(剥削)dng(钉在)xin(朝鲜)冲 chng(冲动)爪 zho(爪牙)刨 po(刨除)转 zhun(婉转)chng(冲床)zhu(爪子)bo(刨冰)zhun(转动)抹 m(抹掉)背 bi(背包)杆 gn(栏杆)撒 s(撒下)m(抹桌子)bi(背书包)gn(笔杆子)s(撒野)扎 zh(挣扎)拧 nng(拧毛巾)冠 gun(鸡冠)扒 b(扒开)zh(扎花)nng(拧劲儿)gun(冠军)p(扒手)z(扎彩)nng(拧转)吁 x(气喘吁吁)济 j(救济)散 sn(散落)奔 bn(奔跑)y(呼吁)j(人才济济)sn(散步)bn(直奔)二、近义词 观赏(欣赏)仿佛(好像)理解(谅解)大约
13、(大概)明艳(艳丽)时而(有时)缓慢(迟缓)稍微(稍稍)昏黑(黑暗)凉爽(清爽)寂静(安静)萦绕(围绕)安慰(慰问)拮据(困难)精湛(精巧)器重(看重)簇新(全新)鼓励(鼓舞)馈赠(赠送)教诲(教育)有名(闻名)耽搁(耽误)均匀(平均)约请(邀请)款待(招待)顿时(突然)惬意(满意)赞美(赞扬)道谢(感谢)抱怨(埋怨)尊重(敬重)形态万千(千姿百态)五彩斑斓(五彩缤纷)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疲惫不堪(筋疲力尽)三、反义词 众(独)孤(双)厌(喜)遥(近)闲(忙)日出(日落)流动(凝固)前进(后退)波澜壮阔(风平浪静)缓(急)明艳(暗淡)仰卧(俯卧)漆黑(明亮)蜿蜒(笔直)凉爽(炎热)高悬(低垂)
14、俯视(仰视)增添(减少)幽静(喧闹)安慰(责备)诚实(虚假)崭新(陈旧)迷惑(清醒)有趣(枯燥)闷闷不乐(兴高采烈)耽误(及时)漂亮(丑陋)满意(不满)赞赏(批评)僵硬(灵活)狼吞虎咽(细嚼慢咽)鼓励(打击)希望(失望)理解(不解)四、词语解释 1、众鸟高飞尽(完)2、湖光秋月两相和(和谐)3、风景旧曾谙(熟悉)4、甲天下(居第一)5、红叶似火(好像)6、拔地而起(超出、高出)7、危峰兀立(高)8、怪石嶙峋(形容山石重叠、突起)9、杜鹃显得有精神(活力)10、或浓或淡(有的)11、一路迎着溪流(小溪)12、突兀森郁(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1
15、3、要是把头稍微抬起来(如果)14、在洞里走了一转(一回)15、锦缎(表面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可做服装和装饰品等)16、维持生计(生活)17、生活拮据(困难、艰难)18、梦寐以求(睡)19、我给父亲当帮手(助手)20、变着法儿多赚钱(换个方式)21、面呈菜色(显)22、愚不可及(比得上)23、惬意(满意)24、尊严(尊贵庄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重)25、踌躇不前(犹豫)26、自然之道(道理、规律)27、鱼贯而出(连续、连接)28、响彻云霄(贯通)29、叫苦不迭(停止)30、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31、逞凶(行凶作恶)32、耷拉(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考前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