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doc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8【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15年2016年2017年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T4(古代水利工程)T3(古代农业)T1(商周时期青铜器)复习建议:1学习本讲时要以文明史观为指
2、导,从经济文明的角度,整体把握古代时期中国2 / 28历史的阶段特征。2把握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如小农经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同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3三种手工业经营形态是本讲的易错易混点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石器锄耕商周时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_和_并
3、将其逐渐推广3 / 28铁犁牛耕(只要耕作方式),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后来出现犁壁。发明播种工具_东汉,使用耦犁的犁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并一直为后世沿用巧学识记古代农业4 / 28【点题训练1】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考点二 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1)概况
4、: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_(2)瓦解:春秋时期,由于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战争频繁,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1)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2)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3)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不抑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点题训练2】 诗经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这段描述直接表现了当时( )5 / 28A礼乐宗法制崩溃 B井田制尚存C土地私有制确立 D分封制瓦解考点三
5、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耕作技术的演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汉朝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耕作制度的变化,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宋朝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灌溉工具,曹魏出现_;唐朝时创制了_;宋6 / 28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巧学识记小农经济的“一、二、三”一个地位: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两个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
6、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三个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点题训练3】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考点四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手工业(1)特点:由_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2)发展历程: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7 / 28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
7、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3)代表性行业: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等家庭手工业(1)产品以纺织为代表,是农户的副业(2)产品主要用来_和家庭消费,一小部分出卖民营手工业(1)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两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3)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4)明中叶以后,许多行业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那时使用的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5)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 “_”,清朝时继续发展巧学识记古代手
8、工业经营方式【点题训练4】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8 / 28考点五 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部门时期状况代表性作品或技术冶金青铜铸造冶铁业,原始社会晚期商周时期西周晚期西汉东汉南北朝,9 / 28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已有铁器领先世界( 16世纪前),三星堆青铜礼器、_、四羊方尊等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_的水排 )灌钢法制瓷业,商朝,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
9、,形成_两大制瓷系统 10 / 28宋朝,大放异彩,五大名窑明清,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_是著名瓷都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_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在苏杭设织11 / 28造局 ,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缎;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有苏州、 杭州 、_巧学识记古代手工业【点题训练5】 古代冶炼时,在地面上挖出缶状炉缸,内层涂以耐火泥,上置顶盖,将生铁料烧成熔融或半熔融状态,鼓风吹炼并加搅拌,使成为熟铁,这一技术
10、始于( )A西周 B两汉 C南北朝 D明朝要点一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12 / 28、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
11、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典例训练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要点二 如何全面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上,铁犁牛耕的运用,使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之外开垦了大量的私田。(2)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13 / 28(3)战
12、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影响: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问题(1)土地的高度集中,一方面使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激化了阶级矛盾,往往酿成农民起义。(2)土地高度集中也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激化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的矛盾。3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抑制土地兼并采取的主要措施(1)实行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如屯田制和均田制的实行。(2)清查大地主土地的实际数目,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和明朝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编制“鱼鳞图
13、册”等。但是,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自身难以治愈的痼疾,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内奏效,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典例训练2】 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14 / 28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15 / 28要点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手工业生产部
14、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共存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三种形式。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发展历程曲折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典例训练3】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
15、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16 / 28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第1616讲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学案通向成功的试金石【2019【2019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精选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古代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八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16 中国 农业 手工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