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
《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2)外檐 项目拟对建筑外墙修缮加固,若有拆除部位需按现状恢复,现状铝板及石材幕墙更换,现状主入口处楼梯间二层至八层外墙新增石材幕墙,增加屋面保温层,重做屋面防水,并对外门窗、雨水管进行维修更换,对台阶、坡道、散水等损坏的部位进行修缮。3)结构加固 依据抗震鉴定标准、鉴定报告及国家相关规范对整楼进行全面抗震加固补强及修复,包括但不限于鉴定报告中提到的结构加固内容。4)消防工程 主体建筑增设一部室内封闭楼梯间;在室外既有的地下消防水箱间旁,新增消防水箱间;并在屋顶增设水箱间。5)电梯工程 项目拟在建筑室内安装 2 部垂直电梯,其中 1 部电梯为更换现状电梯,另 1
2、 部电梯为新增电梯。1 部为消防电梯兼作无障碍电梯,另1 部为客梯,载重量均为 1T。6)给排水工程 给水系统:本工程所在地市政水压 0.20MPa,水源为两路 DN200市政给水管,满足生活及消防的市政给水管网要求。中水系统:本工程所在地市政水压 0.20MPa,水源为 DN150 市政中水管。中水系统为市政直供,室外设置水表井。污水系统:室外化粪井前管道根据室内污水系统调整情况进行调整;室外化粪井后管道利旧,不改造。雨水系统:室外雨水系统均为利旧,不改造。消防给排水系统:本工程为高层公建,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在室内配置建筑灭火器。7)暖通系统 本工程供
3、暖热媒及补水由首层换热站提供,供回水温度 8060。辐射供暖系统末端分配器前设置混水设备,混水后供回水温度为5040。供冷系统采用一拖一或一拖多小型风管机或四出风空调设备,方便与装修美观结合。8)电气专业:(1)供配电系统 津塘路校区增设 630KVA 变压器一台(9145 X60VA/=549KVA),在原有一路电源的基础上,从市政上口电源引一路电源,达到双电源供电要求,保证学校正常的供电安全。负荷等级: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二级。消防负荷、消防应急照明、消防安防控制室、给水泵房、中水泵房、换热站、电梯等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其它按三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应急照明为集中电源集中 控制型系统。(2)建筑
4、物防雷、接地及安全 建筑物防雷:本工程为改造工程,现状应达到防雷等级二类,若无法满足需按现行规范要求增设防雷措施。接地及安全:本工程为改造工程,本建筑接地系统重新补打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4)弱电系统包含:有线电视系统(CATV)、通信网络系统、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均按现行规范设计。9)围墙及大门工程 本项目拟拆除重建围墙及新增电动伸缩大门。10)室外设施恢复 项目开始施工后,由于围挡等原因,对院内的部分室外设施(注:篮球架)进行临时迁移,改造完毕后,拟按照原景形式,采用“不扩大面积,不新增设施”的原则进行
5、恢复。11)室外路面工程 本项目拟围绕建筑主体设置消防车道,非消防车道区域结合景观铺设花砖。二 施工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GBJ59-99)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 4.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50367-2006)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13)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9.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
6、-2021)10.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8-2021)11.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12.工 程 结 构 加 固 材 料 安 全 性 鉴 定 技 术 规 范 (GB 50728-2011)三 施工前技术、人员、机具准备 1、技术人员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技术方案及操作工艺教导施工人员,遵守工地相关规章制度,爱护室内所有设施。2 针对本工程我公司配备项目经理 1 名,技术人员 2 名,技术工 12 名,小工若干名。3 机具: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电弧焊机、角磨机 4 台、鼓风机 1 台、台钻 1 台、电焊机 3 台、打磨机一台、
7、锤子凿子胶铲等。四 施工工期及主要施工安排 1、针对本工程为加快施工进度,具体施工时分三组施工队伍,同时施工。第一组负责;剔凿打磨施工(见工艺),第二组负责:碳纤维补强粘贴(见工艺),第二组负责:柱粘钢(见工艺)五 施工工艺及方法:5.1 粘贴碳纤维 5.1.1 粘贴碳纤维:定位放线结构表面处理浸润树脂胶的配置与涂刷碳纤维片材粘贴刷二遍胶养护、检验 1、定位放线;首先认真熟悉图纸,结合现场,明确要加固的部位,然后弹出要加固部位的纤维位置,每边位置线应适当放大2到3cm。2、混凝土表面处理;对加固构件表面的浮渣、装饰层及剥落、疏松、腐蚀劣化混凝土予以清除,严重不平的地方应分多次修复,用 角磨机进
8、行打磨直至露出基层,对转角粘贴处进行倒角处理,并成圆弧状。3、配置涂刷浸润树脂胶;用机械搅拌方法,将树脂胶的两种成份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为防止气泡要以同一方向搅拌。用滚筒将树脂均匀的涂刷在构件上,不得有气泡。4、按照设计尺寸裁好纤维布,将裁剪好的纤维由梁一端沿一个方向粘贴,后用干燥的滚筒刷多次滚压挤出气泡。并使浸润胶充分的浸透纤维,待胶初凝时刷二遍胶方法同上。5、养护、检验;在胶固化期间避免纤维的扰动及遇水。允许误差;尺寸偏差位置20mm,粘贴空鼓率5且单个空鼓率面积100c时,宜将空鼓处切除,重新粘贴。5.1.2 粘贴要求 1、施工要点 1)、事前准备 施工前,要考虑加固结构物状态、环境
9、等,然后制定施工计划,做必要准备。、现场勘察 根据施工现场及现场周围环境,事前做充分的现场调查。、材料准备 按加固结构物的状态,采用不同修补方法。表面处理方法,根据设计要求或其它需要准备资材、机械。依碳纤维布的用量确定树脂量,依施工时期的温度确定树脂规格,准备所需材料、使用量。、加固材料 确认使用数量、规格。、脚手架搭设 根据加固梁、板的高度、周围状况,搭设脚手架方式。、障碍物拆除:拆除有碍于施工的设施。2)、为使碳纤维布获得充分的加固效果,必须将加固主体和碳纤维布牢固的粘贴,因此应对混凝土主体的表面等进行底面处理。、除去水泥浆(层)去除水泥浆及抹灰层,使加固结构物的混凝土主体露出。、结构面修
10、复 严重缺损的结构面,除去不良部分,用与混凝土同等强度以上环氧砂浆等,进行结构面修补。混凝土构件的缺损处及阶差,按需用环氧砂浆修补(树脂浆等)。、有裂缝时根据状态,研究修补方法,注入树脂等补修。、用转子打磨机等除去混凝土表面的脏污和浮灰等。注意打磨时不要形成尖角。、阳角、阴角处为防止碳素纤维布剥落和降低强度,用打磨或粘脂等形成在R 角。(参照图1)梁、柱角(阳角)要达到 R=20mm 以上,用转子打磨机等打掉。R 的确认(R=20mm),可在成形后检查。、灰尘除去 用除锈机除去混凝土上的粉末和灰尘,用吹风机和棉丝等除去。3)、预涂底胶:用预涂底胶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提高混凝土主体和环氧树脂粘贴
11、性。、预涂前确认施工处环境(温度、湿度等)和混凝土表面干燥情况。确认混凝土表面有无灰尘。有灰尘时,用吹风机、棉丝等除去。、预涂底胶混合 使用计量混合容器,确认有无污物(树脂、溶剂、灰尘等)。一次使用量要考虑可使用时间和涂装面积,混合量要在可使用时间3min以内。按产品说明配合比要求进行配组份混合。用电动搅拌机和刮刀等,充分搅拌达到均匀。混合容器下部角,很难搅拌,搅拌要特别注意。、底胶涂刷 用毛刷、滚刷等、均匀的将底胶涂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量根据混凝土表面状态而有差别。涂装次数:12 次左右。涂刷后,预涂胶吸收量大时,需要增加涂装次数。、干燥 干燥条件因预涂底胶种类及施工环境而不一样。但是应以指触
12、不粘手指为宜。4)、找平处理 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和碳纤维布间留有空气和膨起,主体表面必须平滑,轻微凹凸和阶差、针孔(汽泡)等,要用找平胶等,进行平整处理。、找平处理前,确认施工环境、施工面积、有无预涂底胶、指触是否固化等。检查预涂底胶指触固化。确认施工面有无泥土、灰尘等。如果有,用吹风机、棉丝等除去。、找平胶两组份混合 确认计量、混合容器中有无残存树脂、溶剂、灰尘等,而后使用。找平胶计量:注意主剂、固化剂配合比。一次使用量:要考虑可使用时间和涂付面积,混合计量要在可使用3min时间以内。用电动搅拌机和刮刀等,搅拌充分至均匀。混合容器下角部很难搅拌,要特别注意。、抹找平胶 用金属刮刀等在混凝土表
13、面凹部、针孔、阶差上找平胶直至平整。找平胶抹量因混凝土表面状态不同而不同,但是应以表面平整、阴阳角圆滑标准。、找平胶干燥 干燥条件因环境温度不同而不同,但是,需确认指触干燥,方可移到下道工序(通常为一天保养)。.5)、粘贴胶涂刷、粘贴胶涂刷前,要检查施工环境、施工面有无积水、找平胶指触是否干化等。不得淋水。检查施工面有无积水,如果积水用棉丝等擦去,放置一段时间,确认是否再发生积水。有可能积水,要停止施工。确认预涂胶或粘脂是否指触固化。确认施工面有无土和灰尘等,如果有,用吹风机、棉丝等抹去。、粘贴胶混合 树脂有夏用(S)和冬用(W),按施工时期区分使用。检查计量、混合所用容器中有无残余树脂、溶剂
14、、灰尘等,而后使用。注意粘贴胶的主剂、固化剂配比。一次使用量要考虑可使时间和涂布面积,混合量要在可使用时间3min以内。用电动搅拌机和刮刀等充分搅拌到均匀。混合容器下角部很难搅拌 要特别注意。、涂刷粘贴胶 用滚刷等将粘贴胶均匀涂刷在混凝土表面。根据混凝土表面状态、碳素纤维布的种类不同、用量而不同,但必须以涂刷均匀为标准。6)、碳纤维布粘贴 在涂刷底胶后立即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主体。注意碳素纤维布的粘贴方向,并保证粘贴胶完全浸渍充分脱泡。、准备碳纤维布 确认所用碳纤维布的厂家、规格及数量。用秤计量。、碳纤维布裁剪 碳纤维布裁剪:丈量叠合部分尺寸,用剪刀或割刀裁剪所需片数。裁剪布卷起后,保管在没
15、有灰尘、阳光直射和没有水分处。碳纤维布的废布,作为工业废物进行废弃处理。、粘贴 粘贴胶涂刷后,迅速确认碳素纤维布的粘贴方向,粘贴于粘贴胶涂刷面。粘贴胶要根据环境,区分可使用时间,气温高时要注意粘贴胶迅速固化。检查粘贴位置,要对准划线位置粘贴。从粘贴端头部沿纤维方向用滚刷滚压,使树脂浸渍于纤维上,两端 不整齐可从中心向端部粘贴。(参照图2)碳纤维布叠合部涂树脂后,对准粘贴;用脱泡罗拉,沿纤维方向滚压,使碳纤维完全浸渍于粘贴胶里。粘贴作业重要的是使碳纤维完全浸渍于树脂中的操作,一有疏忽就会留有空气,引起与加固主体粘贴不良。、叠粘贴接缝 粘贴碳素纤维布时,布太宽很难操作,要裁剪成适当宽度(300m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固 工程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