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要点(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要点(结构).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要点 1 土建篇 1.1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设计要点 1.1.1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产生应力集中。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如下图填充区域示意)或设置梁(或厚板)封闭凹口,使建筑平面规则.当楼板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当不能设置梁时应设置暗梁,并在梁或暗梁处配置板顶受力筋,加大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凹口状平面建筑的加强示意图 形状不规则楼板的加强示意图 1.1.2 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在确保楼板承载力的前提下,应适当提高楼板的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设计厚度一般不宜小于
2、 120mm(短边长度不大于 3.6m 的开间,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不宜小于 100mm);厨房、厕浴、阳台等处板厚不得小于 90mm,并宜双层双向配筋。应注意楼板内置管线对楼板的削弱可能引起板裂缝,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 120mm。对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适当加强板底部的受力钢筋,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单向板宜采用如下分布筋:短边跨度 L(m)板厚 h(mm)分布筋(AS为受力筋面积)L3。6 80h120 6150 且15%AS 3.6L4.5 120h150 8200 且15%AS 4.5L6 150h200 8150 且15AS 6L7.5 200h
3、250 10200 且15AS 7.5L9 250h300 10150 且15AS 1.1.3 现浇板配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以增加与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圆钢筋,选筋应遵循小直径、小间距的原则。1.1.4 屋面、建筑物两端的开间、变形缝两侧端开间及跨度大于 4。2m 的现浇板(如下图填充区域示意)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 150mm,直径不应小于 8mm.建筑物两端、变形缝两侧及跨度大于 4.2m 的现浇板(斜线填充区域)需加强配筋 1.1.5 外墙悬挑板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如下图示意),钢筋数量、规格不应少于 710,其截断位置应根据弯矩包络图确定。端开间阳角处容易出
4、现裂缝,宜采取防裂措施。板悬挑阳角放射筋布置 板悬挑阴角附加筋布置 1.1.6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产生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 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筋。板的上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 0.15,且不小于6200。宽度急剧变化的楼板需加强配筋 开大洞口削弱的楼板及其相邻楼板(斜线填充区域)需加强配筋 1.1.7 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 C30,当大于 C30 时应采取抗裂措施,如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采用减水率高、对混凝土收缩影响小的外加剂;采用中、粗砂;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
5、度收缩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配筋率均不宜小于 0。1);减小钢筋间距、各跨底部钢筋的间距及钢筋规格尽量统一以便将底部钢筋拉通布置等措施。1.1.8 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当其长度大于 45m 且无变形缝时,宜适当加强楼板配筋,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钢筋。当后浇带是为减少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度应力时,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注的时间间隔不宜小于 2 个月;当后浇带是为调整结构 不均匀沉降而设置时,后浇带混凝土还应在两侧结构单元沉降基本稳定后再浇注。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低温下浇注。长度大于 45 米且无变形缝的剪力墙结构设置后浇带 楼板后浇带做法大样 1.2 填充墙墙面裂缝防治措施设计
6、要点 1.2.1 多层砌体结构中,后砌的填充墙应沿墙高每隔 500mm600mm 配置 26 拉结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 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 500mm600mm 设 26 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 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1.2.2 墙长大于等于 5m 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小于 5 米时墙顶宜采用“滚砖”补砌;墙长超过 8m 或层高 2 倍时,宜在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 4m 时,墙体半高处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或将门窗洞顶的圈梁沿墙全长贯通来代替水平系梁。以上做法详见下图。墙长大于等
7、于 5 米时墙顶与梁拉结做法大样 墙长小于 5 米时墙顶与梁拉结做法大样 水平系梁做法大样 1.2.3 窗台部位设置钢筋砼压顶扁梁或采用钢筋砼窗台板,配置构造钢筋 48,高度120mm。窗台板或压顶扁梁每边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 240mm。窗台砼压顶扁梁做法大样 1.2.4 填充墙与砼构件接缝处,应加设钢丝网片抵抗墙体裂缝。钢丝网片与基体搭接宽度100mm,门窗洞口等应力集中区也应在角部设钢丝网片。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 1。2mm,且宜采用热镀锌。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每200mm300mm 加铁片固定,挂网应做到平整、牢固。当填充墙抹灰总厚度超过 35mm 时,整片墙需加设防裂钢丝网,做法同上。钢丝挂网做法大样 1.2.5 砌体女儿墙高度不宜大于1m,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4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女儿墙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砼压顶整浇在一起,构造柱和压顶梁做法参照下图所示。女儿墙构造柱及压顶梁做法大样 1.2.6 内外墙施工应尽量选用抗裂性能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外墙抹灰层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碳纤维、耐碱玻璃纤维等纤维材料或采用聚合物砂浆;内墙采用柔性腻子和弹性乳胶漆;外墙选用吸附性强、耐候性好、耐碱度高、耐洗刷的高弹性防水涂料或柔性面砖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