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_知识更新培训心得体会_4.docx
《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_知识更新培训心得体会_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_知识更新培训心得体会_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_知识更新培训心得体会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知识更新培训心得体会”。 黑龙江省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姓名:何岩松 身份证号*258 报名序号:101132023942 公司名称:黑龙江省中能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仿生机器人及其智能运动控制 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吴伟国老师主讲的仿生机器人及其智能运动控制,对探讨工业仿生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等实际操作任务前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如工业仿生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工业机器人样机或本体产品的
2、物理参数识别、末端操作器操作轨迹规划、各种控制方法与技术等内容进一步掌握。学习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线性代数、机电一体化等机械工程类大学本科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使自己对仿生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尤其对机器人控制在原理、结构级成及控制策略上加深了理解,理论上得到了提高,下面就具体谈谈学习上的一些体会: 一、全自立型仿生机器人理论与技术基础 1.机器人控制技术基础 机构 通过关节(运动副)将杆件连接起来,在原动机作用下将个关节的运动变换成末端操作器的运动,实现某种作业; 关节空间各关节运动可用变量表示:回转关节(回转副)关节角;移
3、动副移动量 用位移来表示移动量;螺旋副 回转角度与位移的函数关系。将各关节(运动副)的运动量用变量表示,然后,将这些变量集合起来用矢量表示,则这些变量构成了关节空间。 机器人的自由度由原动机驱动的独立运动副,串联杆件机构自由度1个原动机对应1个自由度; 欠自由度机构存在无原动机驱动的自由度。 机构的运动变换关节空间与作业空间变换的映射关系机构运动变换问题完全转化为输入矢量、运动转换函数与输出三者之间的数学问题,则包括冗余度在内的机器人机构正、逆运动学问题完全可以用空间映射关系和关系式表达出来。 几何法 根据几何学上的作图、投影关系、臂形标志等几何分析得到简单的数学关系求解运动学 矩阵齐次变换法
4、按着规定的D-H法则设定各关节坐标系、建立D-H参数,写出各关节的齐次变换矩阵,得到由关节空间确定的末端操作器位姿矩阵,再根据末端作业规划的位姿矩阵与之的元素对应关系求解运动学问题。矢量分析 等等其中:用上述各方法,6自由度以内的串联杆件机构都能得到解析解。 动力学正问题 即给定力和力矩,用动力学方程求解关节的加速度,再积分求得广义坐标和速度。 动力学逆问题 即给定需要的广义坐标和它的前两阶时间导数,求广义力和力矩。黑龙江省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具体方法:拉格朗日-欧拉法、牛顿-欧拉法、广义达朗贝尔方程。基底参数 设几何参数已知,则把为确定给定机器人操作臂的运动
5、方式所需要的而且是足够的参数的集合定义为基底参数。 为实现“动态控制”而采用的力学方程式的计算被称为“逆动力学问题”。即为某机器人被给定运动时,求解实现该运动所需要的驱动力矩的问题。其输入为瞬间各关节的转角、角速度、角加速度,计算结果能用不只离心力、科氏力、重力,还含有线性项的形式来得到。其计算误差越小越好的机器人将通过前馈或者反馈来接近理想的线性控制器。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将实际机器人正确模型化的运动方程式,知道正确的参数,是最重要的。此外,要求采样时间尽可能短以接近连续性系统。依靠控制算法,寻求实时地计算运动方程式的数值解,快速求解逆动力学的方法。 2.全自立型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元器件基础 全
6、自立仿生型机器人系统特点及设计要求: 1)重量/体积比要小追求与生物相当的性能目标;2)结构紧凑、集成化程度要高 所有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硬件、软件、传感器、通信设备等全部集成在机器人机械本体内; 3)在形体上与生物相似(形似) 外观设计要求。从而给机械本体和系统的集成化设计带来难度; 4)机械结构设计复杂,必须考虑整体刚度、强度问题,而且必须综合解决搭载设备、元件所需空间与形体要求相悖、布线以及维护等问题。 全自立仿生型机器人系统设计对元器件要求: 1)驱动元件要求电机、气缸等高功率体积小。要综合考虑能源消耗、带载能力、驱动与控制元件体积等因素; 2)能源供给 电池、泵等。DC电池情况下,多为电
7、池组以获得大电流及电压,同等功率下,电池组体积大小与所用电机的额定电压、电流有关; 3)传动元件体积要小且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和刚度。集成化的机器人总重比非集成化的要高,相当于增加了关节传动元件的负载,关节刚度和运动精度降低将产生附加动载荷,从而降低了有效驱动能力。 传动方式与传动件 同步齿形带传动:谐波传动与谐波减速器元件:行星齿轮减速器与多级齿轮减速器:绳索绳轮传动:滚珠丝杠传动:直线导轨: 传感元件及原理 光电编码器位置、速度传感器:用于类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控制。超声波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用于各种移动机器人、仿人仿生机器人。加速度传感器:用于仿人仿生机器人。力传感器:用于各种操作型机器人力
8、控制、仿人仿生机器人力反馈控制。视觉传感器:用于各种操作型机器人视觉、仿人仿生机器人视觉识别。人体感知传感器:用于各种移动机器人、仿人仿生机器人。嗅觉传感器:用于仿人机器人。 3.计算机串行通信与网络基础 作为多自由度机器人系统、多机器人系统、机械系统的测控问题,往往需要多台PC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之间协调工作,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通信问题。因此,需要我们机械类的研究生也要掌握计算机通信的基础知识、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构成等内容。以达到能够实际使用的目的。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导线或其它能够从一台计算机把信息传到另一台计算机的介质(包括导线、无线)将计算机“连黑龙江省2023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9、培训学习心得 接”起来相互协同工作传递或接受信息。对于大多数项目而言,都存在一个标准接口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大多数方面,PC机上的标准接口遵守RS-232标准。远程通信工业协会(TIA)定义了信号功能、引脚位置和该接口的其他特点的文档。国际电信联盟(ITU)和CCITT(国际电话与电报顾问委员会)也发布了一个类似的标准。该接口的最初名字为RS-232。并且一直沿用至今。RS232是设计来处理两台设备之间的通信,距离限定在50到100ft。当你需要在一个更长的距离上或者比RS-232更快的速度下进行传播的时候,RS-485就是一个解决办法。 RS-485网络的优点及要求: 在集成化要求较高的情况
10、下,可用较少的信号线完成对多个终端的信息传输。半双工下,主控端只需3根信号线(A,B,GND)即可实现向其他终端的信息传输。组网成本低。传输线双绞线。即将A,B线做成双绞线的形式。最大传输速度115200bps.传输距离:500m1000m2000m因具体的RS232/485转换器而异。 4.机器人虚拟设计与仿真的集成化软件 仿生机器人设计难度较大,初始设计时电机额定功率及输出扭矩选择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和盲目性,很难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一旦在加工出样机后发现扭矩不够问题时需要重新修改,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浪费、甚至失败。为此,如果能够在设计完成后进行仿真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选择电机、设
11、计或购置传动元件、伺服系统,再加工制作,则可保证设计的稳妥性。为此,以我们在研究中所用到的仿真软件及仿真实例向学生讲述可用于机械系统动力分析与设计、控制仿真的大型集成化软件 5.仿生仿人机器人机构、力学与控制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首先是从模仿生物运动形态开始的。四足、六足动物(马、乌龟、蜥蜴等)等在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天然合理的运动规律(如不同的步态、能耗),其中包含着“机构”、“力学”、“控制”等合理性。本节通过对生物运动规律的分析,阐明其力学原理,进而寻求生物运动的控制机制,为学生研究仿生机器人奠定理论基础 双足步行的机构、力学与运动控制 人类能在凸凹不平以及仅有几个支撑点的支撑面上自如行
12、走。人可以利用比精密陀螺仪(Gyro)、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精度更高的三规半管、前庭器等姿势角、加速度传感器来进行步行控制。而且,人类步行所消耗的能量是非常低的。因此,本节以次为出发点,参考人类和生物的机构及步行控制方式讲述双足步行机器人开发基础理论。 四足步行步态、动态稳定性 a.移动脚步的一种特定的方式或样板;b.通过用不同的节奏抬脚向前行进的步法,如慢跑、快步走或行走;c.步调,行进步伐的速度或方式。 观察我们生活的自然界周围,你就会发现四足动物的步行方式有多样性、各不相同。例如:马慢走和奔跑时的情况相当不同;现代技术制作的机器人还远达不到像马那样的速度。所以,我们还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知识 更新 培训 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_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