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云南省丽江市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云南省丽江市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说法正确的个数有()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这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
2、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在ABC中,若AB=C,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A3个 B4个 C5个 D6个2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则的值为ABCD3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y轴正半轴相交,其顶点坐标为(,1),下列结论:ac1;a+b=1;4acb2=4a;a+b+c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 B2 C3 D44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其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投掷一次,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偶
3、数的概率为( )A B C D 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发现,只用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就可以作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如图: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B,另一把直尺压住射线OA并且与第一把直尺交于点P,小明说:“射线OP就是BOA的角平分线”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D以上均不正确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ABCD7明明和亮亮都在同一直道A、B两地间做匀速往返走锻炼明明的速度小于亮亮的速度忽略掉头等时间明明从A地出发,同时亮亮从B地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从开始到第二次相
4、遇止,两人之间的距离米与行走时间分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A明明的速度是80米分B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C出发25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D出发35分时两人相距2000米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ABCD9如图,在ABC中,ACB=90, ABC=60, BD平分ABC ,P点是BD的中点,若AD=6, 则CP的长为( )A3.5B3C4D4.510点A、C为半径是4的圆周上两点,点B为的中点,以线段BA、BC为邻边作菱形ABCD,顶点
5、D恰在该圆半径的中点上,则该菱形的边长为()A或2B或2C2或2D2或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点P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动点,过点P分别作PEBC于点E,PFDC于点F,连接AP并延长,交射线BC于点H,交射线DC于点M,连接EF交AH于点G,当点P在BD上运动时(不包括B、D两点),以下结论:MF=MC;AHEF;AP2=PMPH; EF的最小值是其中正确的是_(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2分解因式:4m216n2_13因式分解:9a3bab_14如图,圆锥底面圆心为O,半径OA1,顶点为P,将圆锥置于平面上,若保持顶点P位置
6、不变,将圆锥顺时针滚动三周后点A恰好回到原处,则圆锥的高OP_15以矩形ABCD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为坐标原点,以平行于两边的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BEAC,垂足为E若双曲线y=(x0)经过点D,则OBBE的值为_16已知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图是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架的截面图,其中的粗线表示支撑角钢,太阳能电池板与支撑角钢AB的长度相同,均为300cm,AB的倾斜角为,BE=CA=50cm,支撑角钢CD
7、,EF与底座地基台面接触点分别为D,F,CD垂直于地面,于点E两个底座地基高度相同(即点D,F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相同),均为30cm,点A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50cm,求支撑角钢CD和EF的长度各是多少cm(结果保留根号)18(8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a=2sin45+tan4519(8分)如图,RtABC中,C=90,O是RtABC的外接圆,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BDCE于点D,连接DO交BC于点M.(1)求证:BC平分DBA;(2)若,求的值20(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为对角线,AEBD,CFBD,垂足分别为E、F,连接AF、CE,求证:AF=C
8、E.21(8分)探究:在一次聚会上,规定每两个人见面必须握手,且只握手1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3,则共握手 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5,则共握手 次;若参加聚会的人数为n(n为正整数),则共握手 次;若参加聚会的人共握手28次,请求出参加聚会的人数拓展:嘉嘉给琪琪出题:“若线段AB上共有m个点(含端点A,B),线段总数为30,求m的值”琪琪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线段总数不可能为30”琪琪的思考对吗?为什么?22(10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分别以CD,AD为底作等腰RtCDE、等腰RtDAF,连接AE、CF,交点为O(1)求证:CDFADE;(2)若AF1,求四边形ABCO的周长23
9、(12分)(1)计算:|2|(2015)0+()22sin60+;(2)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a= 24化简,再求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解析】试题分析: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x,2x,3x,x+2x+3x=180,解得x=30,3x=330=90,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的和是180,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若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
10、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A=B=C,设A=B=x,则C=2x,x+x+2x=180,解得x=45,2x=245=90,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三角形一个内角也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和它相邻的外角是相等的,且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有一个内角一定是90,故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又一个内角也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由此可知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和它相邻的外角是相等的,且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有一个内角一定是90,故这
11、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正确故选D考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B【解析】将k看做已知数求出用k表示的x与y,代入2x+3y=6中计算即可得到k的值【详解】解:,得:,即,将代入得:,即,将,代入得:,解得:故选:【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3、C【解析】根据图象知道:a1,c1,ac1,故正确;顶点坐标为(1/2 ,1),x=-b/2a =1/2 ,a+b=1,故正确;根据图象知道:x=1时,y=a+b+c1,故错误;顶点坐标为(1/2 ,1),=1,4ac-b2=4a,故正确其中正确的是
12、故选C4、B【解析】朝上的数字为偶数的有3种可能,再根据概率公式即可计算.【详解】依题意得P(朝上一面的数字是偶数)=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概率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概率公式进行求解.5、A【解析】过两把直尺的交点C作CFBO与点F,由题意得CEAO,因为是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可得CE=CF,再根据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可得OP平分AOB【详解】如图所示:过两把直尺的交点C作CFBO与点F,由题意得CEAO,两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直尺,CE=CF,OP平分AOB(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
13、关键是掌握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这一判定定理6、C【解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详解】解:-2,得:y=-2,将y=-2代入,得:2x-2=4,解得,x=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点,解此题的关键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比较典型,难度适中.7、B【解析】C、由二者第二次相遇的时间结合两次相遇分别走过的路程,即可得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进而得出C选项错误;A、当时,出现拐点,显然此时亮亮到达A地,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亮亮的速度及两人的速度和,二者做差后可得出明明的速度,进而
14、得出A选项错误;B、根据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的距离明明的速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B两地间的距离,即可求出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B选项正确;D、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出发35分钟时亮亮到达A地,根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明明的速度出发时间,即可求出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2100米,D选项错误【详解】解: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走了2800米,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了米,且二者速度不变,出发20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C选项错误;亮亮的速度为米分,两人的速度和为米分,明明的速度为米分,A选项错误;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距离为米,B选项正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米,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
15、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观察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由题意可知,当时,;当时,;当时,.时,;时,.结合函数解析式,可知选项B正确.【点睛】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三角形的面积9、B【解析】解:ACB90,ABC60,A10,BD平分ABC,ABDABC10,AABD,BDAD6,在RtBCD中,P点是BD的中点,CPBD1故选B10、C【解析】过B作直径,连接AC交AO于E,如图,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D=OB=2,如图,BD=6,求得OD、OE、DE的长,连接OD,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结论【详解】过B作直径,连接AC交AO于E,点B为的中点,BDAC,如图,点
16、D恰在该圆直径上,D为OB的中点,BD=4=2,OD=OB-BD=2,四边形ABCD是菱形,DE=BD=1,OE=1+2=3,连接OC,CE=,在RtDEC中,由勾股定理得:DC=;如图,OD=2,BD=4+2=6,DE=BD=3,OE=3-2=1,由勾股定理得:CE=,D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析】可用特殊值法证明,当为的中点时,可见.可连接,交于点,先根据证明,得到,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故,又因为,故,故.先证明,得到,再根据,得到,代换可得.根据,可知
17、当取最小值时,也取最小值,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也就是垂线段最短可得,当时,取最小值,再通过计算可得.【详解】解:错误.当为的中点时,可见;正确.如图,连接,交于点,四边形为矩形,.正确.,又,.正确.且四边形为矩形,当时,取最小值,此时,故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动点问题,综合考查了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线段的最值问题等,合理作出辅助线,熟练掌握各个相关知识点是解答关键.12、4(m+2n)(m2n)【解析】原式提取4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解:原式=4(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
18、解的方法13、ab(3a+1)(3a-1)【解析】试题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试题解析:原式=ab(9a2-1)=ab(3a+1)(3a-1)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4、【解析】先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PA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PO的长【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PA321,所以PA3,所以圆锥的高OP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5、1【解析】由双曲线y=(x0)经过点D知SODF=k=,由矩形性质知SAOB=2SODF=,据此可得OABE=1,根据OA=OB可
19、得答案【详解】如图,双曲线y=(x0)经过点D,SODF=k=,则SAOB=2SODF=,即OABE=,OABE=1,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B,OBBE=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及矩形的性质16、m1【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可得出m10,解之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详解:反比例函数y=,当x0时,y随x增大而减小,m10,解得:m1 故答案为m1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找出m1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解析】过点
20、A作,垂足为G,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G,从而求出GD,继而求出CD连接FD并延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H,利用三角函数求出CH,由图得出EH,再利用三角函数值求出EF.【详解】过点A作,垂足为G则,在中,,由题意,得,连接FD并延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H 由题意,得在中,,在中,.答:支角钢CD的长为45cm,EF的长为.考点:三角函数的应用18、,【解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详解】解:原式 当时原式【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19、 (1)证明见解析;(2) 【解析】分析:(1)如下图,连接OC,由已知易得O
21、CDE,结合BDDE可得OCBD,从而可得1=2,结合由OB=OC所得的1=3,即可得到2=3,从而可得BC平分DBA;(2)由OCBD可得EBDEOC和DBMOCM,由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得,由,设EA=2k,AO=3k可得OC=OA=OB=3k,由此即可得到.详解:(1)证明:连结OC,DE与O相切于点C,OCDE.BDDE,OCBD. . 1=2,OB=OC,1=3,2=3,即BC平分DBA. . (2)OCBD,EBDEOC,DBMOCM,. ,设EA=2k,AO=3k,OC=OA=OB=3k.点睛:(1)作出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由“切线的性质”得到OCDE结合BDDE得到OCBD是
22、解答第1小题的关键;(2)解答第2小题的关键是由OCBD得到EBDEOC和DBMOCM这样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得所求值了.20、见解析【解析】易证ABECDF,得AE=CF,即可证得AEFCFE,即可得证.【详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AB=CDABE=CDF,又AEBD,CFBDABECDF(AAS),AE=CF又AEF=CFE,EF=FE,AEFCFE(SAS)AF=CE.【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1、探究:(1)3,1;(2);(3)参加聚会的人数为8人;拓展:琪琪的思考对,见解析.
23、【解析】探究:(1)根据握手次数=参会人数(参会人数-1)2,即可求出结论;(2)由(1)的结论结合参会人数为n,即可得出结论;(3)由(2)的结论结合共握手28次,即可得出关于n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拓展:将线段数当成握手数,顶点数看成参会人数,由(2)的结论结合线段总数为2,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由该方程的解均不为整数可得出琪琪的思考对【详解】探究:(1)3(3-1)2=3,5(5-1)2=1故答案为3;1(2)参加聚会的人数为n(n为正整数),每人需跟(n-1)人握手,握手总数为故答案为(3)依题意,得:=28,整理,得:n2-n-56=0,解得:n1=8
24、,n2=-7(舍去)答:参加聚会的人数为8人拓展:琪琪的思考对,理由如下:如果线段数为2,则由题意,得:=2,整理,得:m2-m-60=0,解得m1=,m2=(舍去)m为正整数,没有符合题意的解,线段总数不可能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出握手总数;(3)(拓展)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22、(1)详见解析;(2)【解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DFADE;(2)连接AC,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四边形周长解答即可【详解】
25、(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CDAD,ADC90,CDE和DA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D AD,DECD,ADFCDE45,CDFADE135,FDDE,CDFADE(SAS); (2)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DDAC45,CDFADE,DCFDAE,OACOCA,OAOC,DCE45,ACE90,OCEOEC,OCOE,AFFD1,ADABBC,AC2,OA+OCOA+OEAE ,四边形ABCO的周长AB+BC+OA+O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2)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23、(1)5+;(2)【解析】试题分析:(1)先分别进行绝对值化简,0指数幂、负指数幂的计算,特殊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2)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除法运算,最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原式=21+42+2=21+4+2=5+;(2)原式=,当a=时,原式=24、【解析】试题分析:把分式化简,然后把x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求值就可以了试题解析:原式=当时,原式=.考点:1.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2.分式的化简求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