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考研资料.pdf
《经济地理学考研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考研资料.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名词解释 1.商业地理手册:商业地理手册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经典文献之一,是以商业地理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其作者是苏格兰学者奇泽姆。2.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方法为主,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3.实证分析:20 世纪 60 年代,数量革命促使经济地理学由描述走向理论解释,经济地理学进入实证主义分析时期。经济地理学的实证主义分析注重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4.结构主义地理学:采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
2、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形成中的影响作用。问答题 1.简述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首先,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等。其次,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发生。再次,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最后,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2.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以下是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如图所示。其中:(1)通论经济地理
3、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看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般原理。(2)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3)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其中:工业地理学是研究工业生产布局规律的学科。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客体主要是栽培的植物和饲养或捕捞的动物,研究的对象是这些生物性再生产部门的布局规律。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各类交通运输的空间格局形成原理。商业地理学主要研究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布、运输条件、贸易和市场等
4、商业活动的区域特点。信息业地理学研究信息产业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的关系。(4)公司地理学是研究公司空间结构、空间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3.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首先,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认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同时,经济-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地理学家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创新的区位条件,进而可以从空间上解释经济增长问题。其次,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
5、些问题上有特殊的作用。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资源问题: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名词解释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
6、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2.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4.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5.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6.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8.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
7、差异。9.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10.交通网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问答题 1.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答: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可用货币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度算的非经济因子。2.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答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
8、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2).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3).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
9、(4).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5).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
10、虑要素。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6).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7).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
11、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它自然与人文环境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影响。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
12、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8).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站场费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
13、局的重要因素。3.掌握城市区位型工业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图,并能根据该图绘制出城市区位型工业的合理区位选择范围。-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4.够掌握远距离递减的区位和卸货点的区位的图解。并能根据要求绘制出运费曲线。-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名词解释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分
14、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等费用线:所有运输费用相同的点连线。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简答题 1.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
15、义 答:(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1、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3、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2、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3、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2.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答: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
16、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三个阶段的区位因素: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它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基础上的聚集指向论。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
17、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答: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原料指数 以及区位重量 来 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
18、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4.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答:首先,考虑运费指向理论。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
19、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其次,考虑劳动费指向论。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其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它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费用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
20、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最后,考虑集聚指向论。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5.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答: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
21、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其特点有: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6.能够掌握综合等费用线和临界等费用线,并能够根据它们和给定条件,判定工厂的合理区位。-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名词解释 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性:
22、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以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的范围叫做货物的供给范围。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中心地的等级:是指根据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为中心地划分的等级。简答题 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交通、行政因素的制约,从而分别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1.根据市场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2.根据交通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3.根据行政原则建立的中心地系统。(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
23、系统有以下特点:(1)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其中心职能相对应。(2)中心地有规则地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地点。(3)各等级中心地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地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3,9,27,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2,6,18,54,(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上。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4,16,64,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3,12,48,192,(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24、根据同样的原则考虑行政因素。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特点是低级中心地只能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1,7,49,343,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是:1,6,42,294,2058,-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名词解释 1.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2.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即规模效益,或规模经济。3.范围经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使相互关联的经济
25、活动纳入到企业内部完成,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这就是范围经济。4.交易成本:所谓交易成本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 5.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而导致现有的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6.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或下游生产阶段扩展,以实现交易的内部化。7.多样化:多样化指企业向多部门扩展的增长战略。8.接触扩散:地理现象空间扩散的一种方式,地理现象由近及远地扩散。9.等级扩散:地理现象空间扩散的一种方式,地理现象是按照区域等级的高低分前后进行扩散。问答题 1.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答:1)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地理学 考研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