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习题及答案.pdf
《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习题及答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东:游:辩斗:其:故:以:始:去:日中:初:及:则:盘盂:此:沧沧凉凉:探汤:乎:决:孰:汝:知:同 2.一词多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问其故 为 其 孰为汝多知乎?及其日中如探汤 3.古今异义:日中如探汤 汤: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4.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2)孰为
2、汝多知乎?5.下面两句话分别是直接引用句和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6.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7.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8.“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9.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10.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东:往东 游:游学 辩斗:争辩,争论 其:代词,那,指代“辩斗”故:原因 以:认为 始:才、刚刚 去:距离 日中:正午 初:最开始 则:就、却 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此:这
3、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 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决:判断,裁决 孰:谁 知:同“智”2.一词多义 为:表示判断,是 动词,说、认为 其:那,代词,指代“辩斗”其:它,代词,指代“日”3.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去:古义: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4.(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多智慧呢?5.(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6.孔子不能决也。7.两小儿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触觉出发,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结论。8.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9.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10.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小儿辩日 六年级 语文 小儿 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