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三精编版.pdf
《古代文学史三精编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三精编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代文学史三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一、名词解释 西昆体:北宋初期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题材狭隘,主要是咏史、咏物和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形式精美,内容空洞。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独具面目的诗体,因其字诚斋而得名,严羽沧浪诗话中称为“诚斋体”。极具创造性与个性。其风格特征是细腻小巧,富有情趣,生动活泼;想象奇特,立意轻巧;善于调侃戏谑,作品幽默风趣;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3、山谷体:北宋诗人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以鲜明的
2、风格特征自成一体,因此被称为“山谷体”。黄诗中有丰富的人文意象,诗歌创作贯彻了求新求变的精神,从而创造了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章法回旋曲折,善用修辞手法,重视炼字造句,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同时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的缺点。晚年诗作体现出归真返璞的倾向。晚唐体 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二十五人列为“江西诗
3、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 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江湖诗派:江湖诗派因南宋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集中之作者,大多为落第文人,穷愁潦倒,浪迹江湖,但各人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分风格并不相同。其中成就较高者有刘克庄、戴复古等人,他们的作品表现了爱国情操,反映了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陆游的精神。“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辛派词人 以辛词为榜样,有意识地学习苏轼,有共通的爱国主义倾向。“以文为词”的表
4、达方式。议论纵横,豪迈奔放,恣肆粗狂的创作风格。代表人物:张孝祥,刘克庄,刘辰翁,陈亮。“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后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号中均有一“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似,且都由叶适鼓吹而闻名于世,故谓之“永嘉四灵”。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流行杂剧。代表剧作家为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张国宾、杨显之等。题材较多为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作品更多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呈现出两个剧种相互辉
5、映的局面。在南方戏剧圈中除了演出从北方传入的杂剧剧目外,较多剧作注重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伦理等社会问题。如杂剧倩女幽魂,南戏琵琶记等。重视爱情描写和个人情怀的宣泄。话本: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后世统称之为“话本”。传世宋元话本可以分为三类:叙述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等特点
6、。墙头马上:作者白朴,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是一部具有浓厚戏剧色彩的爱情戏。塑造了敢于把封建道德和伦理人到脑后,坚毅倔强的李千金的形象。情节紧凑生动,描绘女子大胆地追求爱情,勇敢地向封建家长挑战,成为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关汉卿: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窦娥冤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王粲登楼诌梅香 柯丹邱荆钗记 永嘉书会才人编白兔记 施惠拜月亭记 徐姬杀狗记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又称“荆、刘、拜、杀”。元诗四大家:元代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四人。二论述 苏轼对词的题材内容有哪些开拓 (1).苏轼在词的写作中更富于创造性,以丰硕的创作开辟了新的词风。苏轼在词
7、中言志抒情,记游怀古,扩大了词的题材,被后人誉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例如江城子抒发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如此郑重地以词悼亡,却由苏轼首创。(2).在境界上提高了词的品性,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塑造了一位雄姿焕发的古代英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激情和对功业未就的感慨。苏轼还开辟了具有放旷超逸情致的词境,代表作水调歌头,通过奇妙的想象,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乐观的生活信念。(3).苏词还对词的语言加以革新,以清新雄健的语言代替檀口软语,扩大了词汇的来源;苏轼通过内容和风格方面的全面革新,以士大夫的健康情趣和丰富阅历对花间樽前之词加以彻底改造,完成了词的文人化过程。试叙苏轼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学史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