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除夜作》鉴赏.docx
《2023年《除夜作》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除夜作》鉴赏.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除夜作鉴赏 除夜作鉴赏 除夜作写除夕之夜,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深思苦调,委曲婉转,感人肺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除夜作鉴赏。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除夜作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原文: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译文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 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悲伤。 霜鬓:白色的鬓发。明朝(zho):明天。 译文二 住在客栈
2、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创作背景 像这样没有多少具体背景的诗很不容易确定其作年,但周勋初在高适年谱有一个绝妙的推测,他将此诗系于天宝九载(750年),根据是:“高适游踪虽广,然离梁宋而至远地,亦不过闽中、幽州、陇右、河西、剑南数地而已。高适至闽中时,年岁尚轻;次至幽州时,未及霜鬓之年;至陇右、河西、剑南时,已甚得意,与此
3、诗内容不合,故知此诗定作于第二次北上,即送兵清夷归来寓蓟门旅馆之时。”(周勋初文集第4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此说十分合于情理。 赏析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
4、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诗中写完一二句后,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
5、了,可是,他却又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除夜作 2023 除夜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