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街道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经研究,现就加强街道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适应机构改革后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遵循“统分结合、条块结合、平战结合、专群结合”原则,处理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基层“统一指挥、权责一致、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六有”(有班子、有机制
2、、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提高街道应急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二、完善管理体制1.健全基层应急管理责任制街道党工委每年研究应急管理工作不少于四次。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经常性检查指导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抓实重大风险排查化解。应急管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2.强化街道应急统筹协调功能坚持党政主导,构建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按职责分工落实的应急消防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书记、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消防管理站,应急消防管理站挂在区
3、域发展办,实行实体化独立运行,承担街道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统筹、协调、指挥、考核等职责。建立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防汛防台(抗雪防冻)指挥部和各类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3.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责任村(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一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作为应急管理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发挥现有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各类网格员作用,加强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化解。4.加强网格的应急管理职责全面推进街道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强化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应急管理信息网格排查处置。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队伍作用,将安全生产、
4、消防安全、自然灾害等风险隐患巡查以及避险转移、抗灾自救等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员职责,实现基层应急管理到户到人。实现网格员应急管理职责落实全覆盖。三、理顺职责关系5.明晰内部工作分工街道内部原应急管理工作职责分工不变,按照便捷高效、快速响应的要求,平时按照分工对本领域事务实行防救“一体化”管理,重大紧急事件以及启动应急响应期间,由街道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集中统一指挥调度。6.提升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合力推进应急办(安全生产机构)和消防工作站(消防机构)一体化建设,统筹负责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工作,管理本级专业应急救援常备队伍。街道其他工作机构及公安派出所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做好各自分管
5、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四、建设风险防范体系7.强化源头风险监管坚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目标导向,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重点突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整治,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辖区内危化品使用企业、三场三企、重点消防单位的监控、传感设备的在线监控;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控,汛期前内涝、地质灾害、安全等重要领域风险管控清单制定率和执行到位率达到100%。8.完善应急预案针对本地安全风险特点,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防汛防台抗旱、雨雪冰冻、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预案的编制,明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人员
6、临时安置及舆情应对等内容,要体现快速处置特点。各社区要建立职责清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多合一”应急预案。9.完善应急值班值守机制落实街道、社区两级人员值班值守,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值班任务,履行应急管理紧急信息上传下达职责。应急等级响应或有重大紧急事件期间,发挥应急消防管理站和各类资源和力量,启动临时性应急值班值守和指挥平台,履行应急值班、应急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职责。五、加强队伍建设10.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落实1名街道中层干部专职担任应急消防管理站站长,落实2名持有执法证的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从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管工作,不少于2人的专职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人员或
7、执法辅助人员;整合成立不少于50名的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规范化配强区域性微型消防站人员。11.加强教育培训和演练提高问题风险排查发现和协助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各类网格员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按照“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原则,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针对性组织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防台抗旱、人员疏散等群众参与度高、处置联动性强的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应急演练。每年开展1次以上综合性或重点灾种应急预案演练。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12.落实人员待遇保障保持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相对稳定,树立实干担当用人导向,积极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应急管理岗位锻炼,对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积极执行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的工伤、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抚恤政策,合理确定编外应急管理人员待遇,有关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从事高危行业监管、应急救援的编外人员及社会专、兼职救援力量,根据日常训练、集中演练时数,救援时长及强度给予相应补助。13.落实应急车辆和器材保障配备不少于1辆应急消防执法执勤检查车辆,按需配备应急保障车辆。全面推进村(社区)应急器材“5+X”标准配备,实现小型发电机、带动力排水泵、微型消防站、手持扩音器配备到每个村(社区),按需配置卫星电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