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一、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本情况县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力量雄厚,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具有承担大中型农业项目的实力和经验,从2005年起,承担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配方施肥项目、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麦产业化项目等一系列农业项目,积累了项目实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通过改革,实现了以下目标
2、:一是明确了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任务,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定性为公益性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并对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人员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和要求。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设立了十七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镇(街)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指导。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以镇政府(街道办)管理为主,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充分听取县农业农村局的意见这一管理体制。三是合理设置了机构和编制。县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服务中心、水产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编制为131人,其中在职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7人。镇(街)农技推广机构定编17个镇(街)农业
3、综合服务中心,为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拨款事业人员编制为91人,现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31人,初级57人。四是建立健全了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了将县、镇(街)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编内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和网络已初步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为我县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二、任务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对标乡村振兴等农技推广服务支撑的硬任务,以提升农技服务效能为目标,以推广农业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为导向,统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服务需求,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组织方式,为
4、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主要目标继续推进我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并巩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实现主推技术精准进村入户到田。1、科技示范主体培育数量不少于30个,每个示范主体辐射带动1020名示范户;打造一批家庭农场、生态循环农场等农业科技展示样板;计划建设2处以上(含2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着力打造集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2、今年计划招募3-5名特聘农技员,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促进特色种
5、植、养殖产业的发展。3、推广5项以上符合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绿色生态等要求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及模式,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4、全县不少于1/3基层农技人员接受业务培训,培育10名以上技能过硬、服务优良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三)重点任务1、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职能力。组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找准职能定位,围绕关键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农业减灾防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履行好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职责。改进和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探索农技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工作机制。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经营性农技服务活动的有
6、效引导和必要管理作用,支持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组织协同开展农技服务,鼓励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做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遴选推荐工作。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服务组织、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力量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搭建社会化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推用”利益联结机制。遴选推介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效果好的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建设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借助农业科研院校发挥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通过院
7、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3、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今年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计划招募3-5名特聘农技员。特聘农技员招募、使用、管理、考核,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协议等程序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广泛进行公示,并与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约定服务期限、任务、收入等。组织特聘农技员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贯,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围绕加强动物防疫强化服务,促进种植、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8、方式,对特聘农技员履行任务情况进行在线动态管理。4、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完善农技人员培训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和培训师资库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省级遴选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统一组织脱产培训;市县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地培训,确保1/3以上在编基层农技人员接受业务培训。县里统一印发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脱产业务培训。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为镇(街)农技推广机构培养高素质推广人才。5、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按照技术示范到位、农民培训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聚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农技 推广 体系 改革 建设 任务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